甘肃省教育厅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央、国务院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各族人民,用最大的努力,积极地、有步骤地予以实施。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两基"攻坚任务。
我省将"两基"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政策、强化措施,靠实责任、奋力攻坚,"两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跨越。2003年初我省已有61个县实现了"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76.78%,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8.47%。"两基"工作顺利推进,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有26个县没有实现"两基"目标。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两基"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04年4月,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发出了"两基"攻坚总动员令。为了积极推进"两基"工作,在强力实施"两基"攻坚项目的同时,教育厅党组及时做出了"三位一体"(即厅机关一个处室,一所高校、一个厅直属单位共同帮扶一个项目县)对口支援"两基"攻坚县的决定,对未实现"两基"的18个县进行对口帮扶。 2005年底,教育部提出2007年硬件达标,2010年全部实现"两基"目标的要求。教育厅党组根据"两基"攻坚县的实际,决定对"三位一体"对口支援工作进行调整。在原确定任务不变的基础上,把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三位一体"对口支援工作当中。要求各处室、单位和高等院校选派能担任高中教师的人员轮流到对口帮扶县支教。为了使支教工作能相对稳定,并保证教学工作的连续性,我们以每批不少于6人,每人支教时间不少于一学期进行选派。 人间自有真情在。面对事关千家万户,惠及陇原儿女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战线的同志以满腔热忱,昂扬斗志,投入到"两基"攻坚中去,奉献才智,贡献力量。省教育厅把教育帮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作为推进"两基"工作的强有力措施,举全厅和全系统之力,坚持"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献智、各尽所能"的原则,在工作指导、物资支援、校舍修建、送教下乡、教师培训、贫困生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全省"两基"攻坚工作的新突破。
--物资资金支援。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各高等学校共为"两基"攻坚县筹措赞助款100万元、捐助电脑168台、打印机5台、电视机30台、卫星电视接收设备7套、课桌凳4250套、办公桌椅258套、床架及床板1500付、图书32500册、文体器材100余件、衣被万余件、装备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10个;新建小学2所,改建小学2所。 --开展教师培训。利用寒暑假、双休日举办多种形式短训班,培训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各类教师3300多人,培训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百余名。有的帮扶小组还把外教请到县上,既给学生讲课,也进行教师培训工作。 --救助贫困学生。机关工作人员慷慨解囊,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了一对一的资助活动。在机关干部的带领下,部分高校和厅直属单位,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和教师开展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活动,个人捐款9.8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17名。这些贫困学生中最多的每年能得到300元资助,并连续资助3年(有个别是4年),最少的每年也能得到100元,帮助其完成小学或初中阶段教育。另外,对口帮扶小组从各种渠道筹措资金12万元,用于因贫困而辍学学生生活补贴,使500多名学生重新返回了学校。 --支教活动。未实现"两基"的县、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特别是高中教师缺额比较大。2005年12月,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口支援"两基"攻坚县工作通知》,提出把选派高中教师作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实解决对口支援县高中教师紧缺的问题。在2006年年初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厅领导就对口支教工作进行了动员。2月15日,厅党组专门召开支教帮扶工作推进会,对支教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厅和全系统把支教工作作为新的一年开展的一项首要工作,抓紧落实。 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三位一体"支教活动在全厅和教育系统引起了积极响应,有关单位迅速行动起来,下基层、跑学校,了解情况。有的帮扶小组在包片领导的带领下,深入到对口帮扶县区,对所需人数、专业等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学校的意见;有的帮扶小组通过电话联系,有的将县教育局负责同志请上来一同商量,在选人方面,尽量做到按需选派,人尽其用。2006年选派的97名教师全部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讲师以的约占总人数的30%。主要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等紧缺专业。他们到基层学校后,尽其所能,发挥特长,有的带2、3门课,周课时多达20多节;有的还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有的放弃休息时间,举办教研教法等专题讲座,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 还有的帮扶小组,帮助受援县制定"两基"攻坚规划、帮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协调、组织开展"手拉手"帮扶及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口帮扶和支教活动,使受援县的一批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素质得到提高,一批家庭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一批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梅花香自苦寒来。"三位一体"教育帮扶工作作为体现教育行政部门特殊使命、特别关怀和特色服务的政治任务,引起了厅系统上上下下的高度关注。厅党组成员分片包干,统筹协调帮扶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白继忠下基层调研带头不走大路走小路,不走油路走土路,不走熟路走生路,深入帮扶县,对"三位一体"工作进行指导;厅党组成员、高校工委副书记、厅机关党委书记高永新带领帮扶小组深入边远山区,走访偏远学校,听取帮扶县的意见建议,掌握帮扶工作的重点及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帮扶工作开展;国际交流处通过爱德基金会争取外援捐款4.8万元,改建小学一所,并选派外籍教师为环县免费培训外语教师150名;为了使农村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能够受到高、中等教育,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银行学校分别为16名积石山籍学生减免学费9.6万元,对来自舟曲县118名学生实行学费减免一半和贫困生资助制度;兰州商学院规定,支教人员在支教期间的相应工作量视同完成学校教学工作量,计发相应职级(职称)津贴,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兰州工专党委书记何开源鼓励他资助的学生,不仅资助该生完成初中、高中学习,只要考上大学,将继续资助他完成大学学业。有关"三位一体"单位、高校紧密配合,确保了对口帮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位一体"对口帮扶不仅仅带来的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工作上的推动。2005年《甘肃日报》连续报道了"漳县竭尽全力抓两基"、"漳县两基攻坚牵动人心"、"漳县各部门大打两基攻坚战"等情况,"两基"攻坚迅速走上快车道。2007年,随着岷县、康县、礼县、夏河、康乐等五县通过"两基"验收,全省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79个,人口覆盖率达到94.79%,"两基"攻坚实现历史性突破。"三位一体"对口帮扶工作为"两基"攻坚县顺利通过"两基"验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