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叫苏辛,来自广西南宁,现在是天津财经大学2005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我的家曾是一个普通却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但父亲因病早逝,母亲长期卧病在床,过早地结束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学会了为家庭生计奔波。曾经很长时间内,我在街边摆小摊卖东西维持我和母亲的生活。几经波折,在200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
很快,大学报到的日子来到了。但此时,妈妈因久病卧床,已经欠下亲朋好友和医院的巨额医药费。怀着不安,我带着借来的500元踏上北上的列车,前往学校报到。当时,我已经做好了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回家的思想准备。在天津站,接站的学长热心地向我介绍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应该可以通过入学“绿色通道”报到,这让我看到一丝希望。在“绿色通道”现场的老师详细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后,一边热心地为我讲解学校的助困措施,一边迅速为我办理了入学手续,并嘱咐我安心学习,上学的费用可以以后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措施逐步解决,并让我把我带的500元留作生活费。虽然当时我还不知道我今后四年怎么过,但“绿色通道”让我打消了面临辍学的顾虑,就这样,我安顿了下来,成为一名大学生。
入校后不久,学校给我安排了2个勤工助学的岗位,拿到第一个月的收入时,我激动的一夜未眠;母亲从信中得知了我顺利报道并获得勤工助学机会,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放了下来,她再三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报答国家、学校。勤工助学的收入满足了我基本的生活需要,还节余一小部分,寄给母亲补贴家用,一部分存起来以备今后学业支出。
正当我开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时,2002年5月,母亲突然去世,噩耗传来,我悲痛欲绝。有一段时间,我终日沉浸在悲伤和痛苦的回忆之中无法自拔。是母亲生前的爱和鼓励、是老师同学的关怀使我很快走出悲伤,重新振作起来,返回学校继续学业。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就在一年级结束时,我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获得了校级一等奖学金、单科优秀奖学金,也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学校三好学生和天津市三好学生。我深深的知道,如果没有国家和学校的帮助,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我回报这些无私关爱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还是在2002年,国家设立了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国家奖学金”。经过学校严格评选,我有幸成为首批国家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在拿到奖学金的那一刻,我真的流泪了,对我而言,6000元的奖学金,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对于经济困难的我,更是雪中送炭。同时,学校还减免我一学年的学费,一下子为免除了学习的后顾之忧,缓解我生活上的重重压力。国家奖学金体现了政府对困难学生的关爱、扶持和帮助,它激励我更加勤奋的学习并努力进取,在获奖的那一刻,我暗自下定决心,惟有认真学习、不断进步,锻炼本领,才能更好的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对我的关爱。
在获得国家奖学金后,我更加刻苦,更多地承担了为同学们服务的工作,热心为社会作奉献,大学四年,我利用假期做志愿者,参加了许许多多的公益活动。2003年,我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2005年,我还因为成绩优秀被免试保送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我经济困难时,国家及时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在我举目无亲,学校时时刻刻在关爱着我。大学期间,我不断地获得各级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同时,学校又减免了我大学4年的一半学费和住宿费。学校当时进行领导干部情系本科生的活动,负责联系我的学校领导是学校党委书记,他经常给予我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时刻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怀!
是天津财经大学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让我感受生活的幸福;是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我重拾起信心和勇气。今天,国家进一步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必将会有更多的像我一样大学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在这里,我想代表他们,真心地说一声:谢谢!我们会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谢谢。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