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部2006年第21次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相关背景及内容介绍

2006-09-20收藏

  (一)背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经教育部同意、民政部批准于1990年成立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学术性社团。第一届学会会长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何东昌担任。2002年10月换届,第二届学会会长由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明达担任,陈至立国务委员出席换届大会并讲话。学会现有以地方省级职业教育学会为主的团体会员163个,共有分支机构16个,联系着全国职业教育战线的数千所院校、数十万教师和科研、出版、教学仪器生产厂家。

  学会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国务院和教育部职业教育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活动。

  一是根据形势发展,组织高层次、高规格座谈会、研讨会。

  --今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6月2日我会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高规格的“《职业教育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以进一步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促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成思危副委员长、吴启迪副部长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会后,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以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等全国性媒体进行了报道。

  --2005年,利用学习纪念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20周年机会,学会召开了部分两院院士参加的座谈会;12月,全国职教会工作会闭幕后,学会及时与北京市职业教育学会一起,共同召开学习贯彻《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并发文各地方学会要作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

  --结合2002年国务院《决定》、2004年《意见》、2005年《决定》及其相应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会四年来分别围绕现代职教体系、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和职教创新等主题组织了群众性科学研究活动,并召开了2003、2004和2005 年度学术年会。2005年学术年会上还进行了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院校长的颁奖活动,成思危副委员长、张榕明副主席、吴启迪副部长出席年会并作了报告。会后期刊编辑委员会组织所属13家刊社组成期刊采访团,对表彰奖励院校长活动作了全程报道,对杰出院校长做了集中宣传,为召开全国职教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是各分支机构在不同领域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推广科研成果。

  学术委员会于2004、2005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以“职业教育与就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的中青年职教论坛,并于2006年8月举办了“2020年中国职教前景展望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高峰院士、贺贤土院士以及王明达会长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其中有不少青年学者和来自职业教育机构以外的专家,与会者就未来15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将向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和建议。

  在搞好“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主题下,教学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第一线教师参加的群众性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同2004年、2005年一样,2006年又举办各项活动50多个,参加活动的教师达7000多人次。其中,今年6月在苏州、宁波分别举办了中等职业教育工科类专业、文科类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两个会议共有560多人参加;8月初在呼和浩特举办的“06'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有以高职高专院校系主任层次为主的教师400多人参加,准备充分,学术水平高,受到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教学专题研究,年底前应有22个专题的216个课题结题,届时将组织课题评奖,并选择优秀成果汇编出版。

  师资专业委员会配合教育部职成教司起草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调研整理了十几个省市的抽样调查材料,召开了专家座谈会,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和资料。另外,还向教育部师范司提供了《关于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的建议》。

  中专教育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题调研,并召开研讨会,对在中等职业教育扩招背景下的教育政策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资源配置、招生就业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

  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委员会配合国家民委筹备召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开展职业教育调研工作。

  职业指导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关于职业指导工作的调研,并召开了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展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的专题论坛。

  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在完成了对民办教育、教育扶贫、煤矿职工素质与职业教育、职教城建设等4个大型专题调研并公布了调研报告基础上,今年又对企业职业教育、校办企业的发展出路、陕西省一网两工程等3个专题进行了调研,目前正在形成调研报告。

  各地学会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决定》落实情况的调研工作。报送调研计划的有陕西省职教学会、广东省职教学会、湖北省职教学会、安徽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浙江省职成教协会、黑龙江省职教学会、山东省中等专业教育学会等。他们分别就地方贯彻落实《决定》、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社区教育、中职学校开展荣辱观教育等专题开展调研。

  学会开展工作和活动重视群众性,特别是第一线广大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参与,努力为第一线教师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展示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参与学会及其分支机构各项活动的院校长、教师、研究人员约1.7万人次。

  学会培训交流部组织职业院校和会员单位赴国外和境外地区参观考察、交流和培训。一年来共有11个团组、99人参加了活动,为职业院校领导和教师学习借鉴国外、境外办学经验、办学理念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服务。

  根据需要,培训交流部组织职业院校领导和教师的参加国内培训工作,围绕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高职评估、就业指导、教学改革、数字化课件制作、新校长培训等需求举办研修班25个,一年来有2000多名教师和校长参加了研修活动。

  三是开展规划课题研究,进行学术成果评奖活动、出版成果。

  学会自2004年起开展了两年一度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规划立项工作。到2004-2006年规划中,立项课题100。目前,有75个项目结题,结题率75%。完成结题的项目中,由专职研究机构人员承担的项目占11.9%,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有关人员承担的项目各占7.4%,由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承担的项目占70%以上。侧重于宏观类选题的占立项课题的47.8%,侧重于比较微观类选题占52.2%。经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了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并即将颁奖。

  学会与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八届(2006年“天煌杯”)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收到申报论文2500多篇,大大超过了往届。

  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第六届职教期刊优秀文章评选活动,有2100多篇获奖。其他许多专业委员会也大都开展了相关领域研究的论文评选活动。

  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教学专题研究,年底前应有22个专题的216个课题结题,届时将组织课题评奖,并选择优秀成果汇编出版。

  学会组织开展了 “职业教育中价值观和态度教育比较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该课题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学会做事》一书为基础,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适用于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不同层次、不同目标人群的加强价值观和态度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目前参与该研究活动的已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高职学院、2所本科大学和1家企业。该课题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题。

  2007年,学会将完成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奖工作,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0个、二等奖20个、三等奖30个;将于2007年学术年会期间颁奖。目前,各地、各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有关组织,正在积极开展申报、初选、初审等工作。

      (二)2006年学术年会日程安排与论坛内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9月22日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市隆重召开。学术年会将紧紧围绕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职教的各项工作部署,以“推进教改、加强科研、提高质量”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这一主题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主题的选择既体现了学会组织的责任也与学会自身联系基层院校的优势相关。

  1、日程安排

  9月22日

  上午:8:30?C10:00学术年会开幕式及大会学术报告。

  10:00―12:00第四届全国职业教育仪器设备(教材)展示会开幕式,并参观展示会。

  下午:继续大会学术报告。

  晚: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9月23日

  上午:新分支构成立会,不参加分支机构成立会的与会代表考察天津职业教育。

  下午:召开8个专题论坛。

  9月24日

  上午:学术年会闭幕式,各专题论坛报告人大会交流汇报,学术年会闭幕报告。

  2、7位专家的大会学术报告:

  (1)中国制造业发展与职业教育    中国工程院柳百成院士

  (2)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政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研究员

  (3)从模式选择到制度创新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研究员

  (4)在实践中创新--天津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探索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龙德毅

  (5)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

  (6)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林德芳

  (7)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新范式

        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副所长余祖光研究员

  3、八个专题论坛题目:

  第一论坛主题: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

  (由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办)

  第二论坛主题:工学交替、产教结合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由管理工作委员会与轻工科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三论坛主题:就业导向、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由指业指导专业委员会与学生工作委员会主办)

  第四论坛主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由教学工作委员会与职业高中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五论坛主题:德育研究与职业道德教育

  (由德育工作委员会主办)

  第六论坛主题: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和证书教育

  (由商科专业委员会与中专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七论坛主题:职教师资中外专家论坛

  (由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八论坛主题:国际职业教育装备论坛

  (由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

  4、组织形式

  (1)国际化的学术年会形式

  随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化程度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术年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提交的成果越来越丰富,学术年会的形式也不断变化,逐渐接近国际上职业教育大型学术年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逐渐形成大规模、多层次的论坛,报告、研讨相结合,科学严密的组织,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政府支持下的民间团体自主办会模式。分支研究机构的主动性和作用明显增强,与会者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研讨的互动程度不断提高

  (2)分支研究机构的作用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和群众性普及程度都有了长足进展。职业教育学科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分支学科的不断丰富,学科的分化和综合带来了研究工作的新格局,同时也促进了分支研究机构的发展和创新。事实上,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的大量学术活动,多数研究成果产生于分支研究机构。这就为他们在学术年会这一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基础,调整学术年会的组织形式,形成分支研究机构和总会的合理分工的大家办会的新模式是大势所趋。这次年会,从主题分工、论文征集、人员组织等都发挥了双层的作用和积极性,更好地调动了所有参会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所有参会人员服务。

  (3)积极参与互动,广泛分享信息

     这次年会参加者范围广泛,有职业教育决策、管理者,有职业院校校长、教师,职业教育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企业界和关心职业教育的各界人士。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为大家提供了充分互动的机会,使决策者得到政策执行的反馈,使研究者的成果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和面对面的推广;使一线院校的鲜活经验得到总结和提升。其他会议多数是在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圈子内进行,缺乏上下、左右和供需双方和多方的沟通与对话,因此,学术年会的平台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必要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会成果的大小决定于信息分享程度的高低。这次年会将尽量多的采用计算机通讯手段,高效、准确、快速传播信息,如:各个论坛的报告和发言都要使用计算机投影,会议报道、信息查询、会议记录都要运用计算机技术,一方面体现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运用的成果,一方面更要为会议参与者提供便捷的服务。会前、会中、会后都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会议信息,推广会议成果。

  5、年会特点

  这次年会的召开,适逢“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高潮之中,可以及时地为职业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提供一个研究、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会。会议地点选在天津,为大家了解国家职业教育实验区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会议得到天津市政府的关心,天津教委和职业教育学会主动承办会议,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和周到的服务,为会议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这次年会与6个分支机构的成立大会同时召开,同时还有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教学装备设备展,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综合的职业教育盛会。这不仅为组织者和参加者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为有关各方节约了成本,大大提高了会议的信息量和效益,特别是为第一线广大教师和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积极参与的机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