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部2005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

介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2005-03-29收藏

〔王旭明〕: 大家好!欢迎各位继续参加我们第五次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昨天刚刚度过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一直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食品卫生安全又是中小学生安全话题里面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此今天我们请教育部体卫艺司的司长杨贵仁,和副司长廖文科两位先生,为我们公布卫生部2004年学生食品安全方面的统计结果。欢迎大家提问。 

〔杨贵仁〕: 尊敬的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们十分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支持。近几年,各地学校对学生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力度加大,学校食品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学校食物中毒上升的趋势得到遏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有所下降。据卫生部2004年的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与2003年相比,中毒起数下降17.5%,中毒人数下降25.52%。因学校食堂组织的学校集体用餐导致学生中毒事件没有出现人员的死亡。借此机会,我想简要的向各位通报一下学校卫生工作的一些情况。另外,我愿意和我的同事回答各位提出的任何问题。  〔10:46〕

〔杨贵仁〕: 第一,近今年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一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规章和文件,依法管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如:2002年,我部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该规定从学校食堂的建筑、设施、环境卫生到从业人员的管理,以及原材料的采购、贮存、加工、烹饪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10:47〕

〔杨贵仁〕: 2003年,我部又与卫生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3〕69号文件进行了转发,该《意见》进一步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学校签订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要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要将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对中小学的综合评估体系之中,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要加大改善学校食堂等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力度。要建立食物中毒及传染病流行事件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事件后,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10:48〕

〔杨贵仁〕: 二是,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2003年和2004年,先后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卫生防疫和健康安全网络视频会议”、“全国学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工作现场会”、“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主管领导培训班”、“全国学校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研讨会”等,对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各项食品卫生安全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要逐级签订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书;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  〔10:49〕

〔杨贵仁〕: 三是,加大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督导的力度和频度。近年来,我们每年都要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督导检查和专项检查。2001年、2003年教育部分别组织了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专项督导检查;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多次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省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2004年,我部还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作为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检查。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有效促进了各地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措施的落实。  〔10:49〕

〔杨贵仁〕: 四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了对农村学校食堂和饮水设施改造的投入力度。我部制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省在制订本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整体规划和年度项目改造计划时要统筹解决农村学校急需改造的学生食堂、宿舍和厕所等生活和卫生设施。去年,由中央财政安排一亿元专项补助经费、各地安排配套资金对东北三省及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食堂与饮水设施进行改造,带动了各地通过多种途径筹措经费,改善学校食堂与饮水设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要求,使学校食堂与饮水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10:50〕

〔杨贵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狠抓各项措施落实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有关法规文件要求,加大了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力度,把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列入部门的工作重点,并相继成立了主管领导负责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建立健全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到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如:湖北、山西、山东、黑龙江等省与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与所管辖学校签订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责任状,要求学校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并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江苏、湖南等省制定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责任追究办法,加大了对食物中毒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追究的力度,湖南省仅去年一年就对15名责任人进行免职、降职、记过等处理。  〔10:50〕

〔杨贵仁〕: 许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学校食堂和饮水设施。如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筹措资金,分批、有序地改建学校食堂,总达标率为95.6%;河南省2002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全省农村初中食堂改造工程,按照“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参与为辅”的原则,多渠道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每年省教育厅拿出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用于农村初中食堂改造。浙江省教育厅为解决学生安全饮水问题,从2003年8月开始,全面启动了农村学校改水工程,截至目前,全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6070万元,对32个县(市、区)1264所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和厕所进行改造,其中改水644所,改厕620所,受益学生80余万人。江苏省教育厅从去年4月开始,启动了以改善农村中小学食堂、饮用水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六有”工程。四川省自贡市从2004年起,计划用两年时间筹集两千万元资金,完成农村中小学学生饮用水设施改造工作等。  〔10:50〕

〔杨贵仁〕: 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大了学校卫生和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如上海市教委针对食堂从业人员面广量大、流动性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两级培训模式,对学校卫生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即先对学校食堂管理员和保健教师进行一级培训,再通过他们对一线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二级培训。天津、宁夏、四川等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对学校领导、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和卫生人员等进行了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方面的培训。重庆、天津、内蒙古等地教育行政部门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在学校推行并建立食堂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和实施该项制度,加大了对学校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和检查的力度。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大了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力度,单独或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检查,并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制度,定期督查。  〔10:51〕

〔杨贵仁〕: 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4年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108起,中毒人数4921人,死亡6人。与2003年相比,报告的学校食物中毒事件总数下降了17.5%,中毒人数下降了25.52%。因学校食堂及学校组织的集体用餐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没有出现人员死亡。  〔10:51〕

〔杨贵仁〕: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措施。虽然近年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体有所好转,但由于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致使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少学校食堂卫生设施设备简陋,管理机制不落实,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有效预防与控制。因此,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大力度。为此,我们将加倍的努力,在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0:51〕

〔杨贵仁〕: 一是,进一步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度,包括进一步明确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提高责任意识,落实各项监管责任。二是,研究制定食堂从业人员培训要求,建立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我部正在研究制定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要求及组织制作用于培训的学校食堂管理多媒体教学片,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展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骨干培训工作,推动和建立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度。三是,坚持每年一次的以学校食品卫生为重点的学校卫生工作检查制度等。我部今年将在下半年再次组织以食品卫生安全为重点的专项督导检查,同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一次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  〔10:52〕

〔杨贵仁〕: 四是,继续推动各地将农村中小学食堂、饮水设施改造纳入第二期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同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以此推动农村学校食堂和饮水设施改造工作。五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要求学校利用健康教育活动、校园板报、广播等多种宣传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的同时,我司将在今年5-8月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网开展“青少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网上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吸引青少年学习食品卫生和营养知识,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10:52〕

〔杨贵仁〕: 三、夏季即将来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一次部署,督促学校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安全措施。一是,要尽快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对夏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一次部署和安排,提醒和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尽快组织一次学校食品卫生检查,特别是对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卫生隐患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并及时予以整改。三是,要督促学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特别要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以确保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四是,要针对夏季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一次对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  〔10:53〕

〔杨贵仁〕: 下面,我们愿意回答各位提出的任何问题。谢谢大家!  〔10:56〕

〔王旭明〕: 谢谢杨司长。通过杨司长的介绍,我们大家知道了2004年校园食品安全的有关情况。刚才我们第四次新闻发布会,是维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第五次新闻发布会,我们主要是说维护学生生命的权利。如果按时间顺序来说,只有生命有保障了,才有受良好教育的可能。我们教育部和各级政府为维护学生生命的安全,包括维护学生食品卫生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的多项措施。卫生部2004年对学校食物中毒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年比2003年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总数下降了17.5%,中毒人数下降了25%,可见我们工作的成果。  〔10:57〕

〔记者〕: 前两年对西部地区教学点进行调整,他们那些地方是山高沟深,人口比较分散,所以寄宿的学生比较多。给他们拨的钱,大部分都是盖教学楼、食堂、宿舍、水,有的人喝的是外面的山泉水,有的水源比较干净,有的水源受到污染。这方面跟义务教育工程配套,以后有没有新的举措?  〔10:58〕

〔杨贵仁〕: 我们在学校寄宿方面,一些地方的学校对于教学的设施比较重视,教学楼非常现代化。但是学校的食堂和厕所,包括宿舍做的工作不够。学校最破旧的房子就是食堂和宿舍,这是一个现状。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对改造学校的食堂和厕所、饮水设施等等重视起来。可能大家注意到,我们以前的危房改造,只是危房改造,现在将卫生设施的改造,也加进去了,这里表现出一种重视的程度。是否会拿出一些专项,因为教育方面总的经费不足,需要钱的地方很多,所以专项很难说。但是,能够把它纳入危房改造工程,同步改造,这是非常好的形式。我认为办学条件改善都会通盘考虑,下一步的措施,会进一步加强力度。  〔11:00〕

〔记者〕: 我们的规定可能更多地约束学校的食堂或者通过一些检查工作,但是学生的许多食品来源于学校外或者学校内的小卖部或者摊贩,这些食品的来源往往是更危险的,我想问一下在这方面的问题,教育部、卫生司法部门会有什么机制监督吗?  〔11:01〕

〔杨贵仁〕: 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学校食堂必须在有证件摊点去采购食品,在《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有明确的要求。这是我们部门的法规,我们会督导检查和落实。二、学校周边50米之内禁止小商小贩贩卖食品,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护措施。我想,从这两方面都是有要求的。但是,现实中要把这些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有一些地方,特别是小的城镇在这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11:02〕

〔廖文科〕: 我补充杨司长刚才说的问题。刚才这位记者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有这么几个事情需要我们明确:第一,刚才杨司长说的采购问题,我们对食堂采购人员是有要求的。我们寄希望于质监部门、卫生部,希望他们能够加强监管,凡是有正当资质的企业,生产销售的产品都是合格的。那么,在这么一个前提之下,我们要求我们的食堂采购人员,必须到有资质的销售点去采购。而且,采购时候,要索证。你采购的食品来源、日期、生产单位等等要索证。而且要有一些资料作为将来备查的材料。  〔11:03〕

〔廖文科〕: 第二,关于周边的环境质量也是这样的,我们希望我们的有关的部门,包括质监、工商、卫生。在我们学校周边,在更远的地方,不是距离可以卡住的,还有一些小摊点,这些摊点的质量也是寄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大家要是加强监管的话,可以保证这些有合格资质的小的商店,生产出来食品,符合卫生要求,我们学生去吃了以后可以保证安全。第三,我们对我们的学校学生,要进行食品卫生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要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有一些学校的食堂,或者是质量差,或者有一些学校没有食堂,中午孩子要到一些周围的饭店吃饭。那么,我们希望他们选择这些就餐场所的时候,也要注意相对卫生条件好一点,有没有卫生合格证等等,那些流动的摊贩往往没有这种资质,不要去流动摊贩那儿去买食品。通过我们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我们想也是一道防线。  〔11:05〕

〔王旭明〕: 是不是说各级食品卫生安全的责任,不仅仅是在学校。我听杨司长的介绍,食品安全卫生的责任,应该是包括卫生检疫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各级教育部门。  〔11:08〕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讲到的是预防好多食品的来源,我现在想请问两位,现在如果说在高校要发生一定规模,当然我们不希望发生,如果发生突发了食品中毒,或者其他食品安全方面问题的话,我们各个高校应急系统和应急能力水平如何?因为在2003年时候,教育部和卫生部包括国务院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各个高校都要建立这样相关的应急系统,到现在应急系统建立得怎么样了?他们的应急能力如何?  〔11:08〕

〔廖文科〕: 谈到高校发生食物中毒,其实还包括其他的突发事件,我们怎么处理?这几年尤其是非典之后,我们整个教育系统都在借鉴非典的一些做法,吸收非典时期的一些好的经验,把这些应急的做法转变为常态的机制,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事。首先,我们要求各高校根据非典期间的做法,建立相应的预案,包括人员配备、领导机构、组织机构。另外,我们有一个所谓的报告机制。因为有一些事情,光靠学校处理这些突发事件,老实说我们有一些力量或者是水平还是有限的。我们必须依赖于我们的其他部门,尤其是卫生部门,出了事情以后,好多事情的应急处理,需要我们卫生部门来承担。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快速反应的机制,我们要求我们的学校发生这种突发事件以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自己处理不了,必须及时的报告,报告上级部门,比如报告教育部门,报告相应的卫生部门,包括政府。那么,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可以协调有关的人员、协调有关的力量,共同来处理这个突发事件。所以,我们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反应快速的机制。  〔11:09〕

〔廖文科〕: 另外,在这里我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育部在非典时候,在国务院领导之下,我们专门组织制定一个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这个预案是从组织机构,到具体的报告制度,包括一些应急的措施,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应急处理的时候,我们强调一个基本的原则,首先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作为第一需要,任何工作都要围绕保证学生安全作为第一需要。比如说,发生突发事件以后救人是第一位的,发生突发事件以后,其他工作也要马上向有关部门报告,这也是救人的一个重要的措施。但是,有些事情不是等到来人再处理这个事情,我们学校还有校医院,如果自己处理不了的话,马上送到相应的医院。救人第一位,第一位是想办法救人。另外,在我们程序当中,要强调控制事态的扩大。比如说,我们发生食物中毒,尤其是有一些食品刚刚卖出去,马上发生食物中毒,立即封锁食品。包括一些药品,尤其是一些投毒类的事件。发生这个事件以后,立即封锁食品,采取各种措施,卖出去的赶紧追回,使这个事态尽可能的缩小。  〔11:10〕

〔《中国教师报》记者〕: 杨司长讲的都是着眼于保证学生食品卫生的,现在在农村有很多住宿的学生,他们的食品营养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了解很多学生从家里带的是咸菜,一个星期都吃不了什么东西。在城市当中,我们了解城市食堂、小卖部出售大量的膨化食品,造成很多城市孩子的肥胖。我不知道在营养结构方面,体卫艺司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意见?  〔11:10〕

〔杨贵仁〕: 农村特别是西部寄宿学生非常多,我们看了以后,感到很难受。拿一个礼拜或者半个月的干粮来学习。这个事情,我们教育部和国家已经高度重视,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关于城市孩子的肥胖问题,营养教育滞后的问题,我们原来生活比较苦一些,突然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好、喝好,城市肥胖孩子大幅度的增加,这个方面我们已经重视了,也在采取措施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现在一些大城市都是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北京市的营养餐做得非常好,大家可以考察一下。  〔11:11〕

〔杨贵仁〕: 关于膨化食品,也跟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有关。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了,越来越注意,我和女儿礼拜天也出去吃饭,她原来喝饮料,现在喝茶,一方面节约钱,一方面说明她对营养的知识还是了解的。有时候我也和她的同学一块聊,他们都特别注意饮食。我认为总的来说学校的食品卫生教育还是有效果的。但是确确实实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办班,我们要推广经验。我想随着我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大家更关注营养的结构。  〔11:12〕

〔《京华时报》记者〕: 第一,在今后的措施里面,有一个建立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制,这里介绍的比较简单,我想详细的问一下,这个培训范围大概有多少人适用,相对来说偏远地区执行起来比较难,这个问题怎么办?第二,这个培训怎么发证,怎么达到我们的上岗要求?  〔11:12〕

〔《京华时报》记者〕: 第三,学校要建立突发事件预案解决机制,我们的预案人怎么做好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话,或者没有及时通告的话,我们会有什么处置措施?  〔11:15〕

〔廖文科〕: 这位记者讲的是两个制度,这两个制度是我们正在考虑的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刚才说的建立食堂炊管人员的培训制度,制度的建立不是我们说建立,明天马上可以全国实施。这个应该是有一个过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措施。我们对食堂炊管人员的基本的资质,会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有方方面面的要求,比如讲到专业培训,将来我们会制定一个食堂炊管人员的培训大纲,你要懂得哪方面的知识,要制定一个培训大纲。当然,炊管人员的知识掌握的范围,不可能像现在搞食品卫生专业人员的要求。国家的有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应该知道,教育部对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有关要求应该知道,食品卫生的最起码的专业知识也应该知道,一些操作的程序也应该知道。所以,我们将来会搞一个食堂炊管人员的培训大纲,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工作,必须进一步的完善工作。  〔11:15〕

〔廖文科〕: 第二,大纲制定完成以后,要根据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一个教材,编写一个食堂炊管人员培训的教材。根据教材进行教学。第三,除了文字教材以外,我们还要搞一个多媒体的教材。组织食堂炊管人员观看,观看之后对我们食品卫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至于说,在什么时候完全达到没有培训的就不能上岗,我想这可能有一个过程,大纲制定以后,可能要对这个文件提出一些要求,要求各个地方在什么范围内,在多长时间内,对所有的炊管人员都要进行培训,最后提出一个要求,如果没有经过培训的话,就不能上岗,按照这个过程来做。  〔11:16〕

〔廖文科〕: 另外,讲到食堂炊管人员资质的话,我们会从其他方面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对文化的要求,作为一个食堂炊管人员,不能说没有一点文化基础,现在都讲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我想你应该至少满足九年义务教育。我们到一些地方了解,确实还有炊管人员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只要在家里会做饭,我们学校的食堂就请他来,工资也比较少。另外,身体健康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有传染病,到我们学校食堂来做饭,如果在做饭操作过程当中,不注意操作流程,完全有可能把病传到我们学生的身上。对心理素质我们会提出一些要求。现在,我们学校的食物中毒里面,投毒这一块,与前些年相比有一些上升的趋势,但是上升趋势不是很大。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呢?在投毒方面,往往是有一些炊管人员有一些心理的问题。比如两个承包人员,隔壁的食堂承包人员生意好,我对他有一点嫉妒,我想把他慢慢搞下去,给他的食堂投一点毒,他认为投毒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说明他法制意识有一点淡薄。比如我们的具体管理人员在食堂工作,如果因为工作上的疏漏,领导批评他的话,他心里也是感到难受,采取投毒来报复领导。  〔11:20〕

〔廖文科〕: 第二,关于报告人制度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操作这个事。每一个教育行政部门,每一个学校都应该确定一名固定的报告人员,有一个人管这个事,出了事以后要明确,而且对报告人员我们要登记管理。从登记管理来讲,我们首先从省一级教育管理部门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报告人,对这些业务必须要熟悉。不能随便一个人,都弄不懂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而且这个人要登记注册,包括联系方式,我随时可以找到你。另外,对这个报告人我们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今天讲的食品卫生,将来我们的报告人要对所有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要负责的。报告不及时,或者你了解情况不及时,将来我们对报告人会有一些措施,当然像刚才记者说的采取什么样子的处理,我们也会根据报告人失职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置。  〔11:22〕

〔廖文科〕: 另外,我们想将来能不能逐级延伸到地市一级,甚至县一级报告人我们都要掌握,包括高校报告人我们都要掌握,就是我们不仅仅掌握省一级的报告人,我们还要往下延伸,每一级的教育部门都要延伸一些。当然是不是全国所有高校报告人都到我们这儿来,还要经过专家进一步的讨论。是不是需要把所有学校的报告人资料全部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还需要研讨。  〔11:27〕

〔《中国改革报》记者〕: 我看到资料上有一个卫生行政部门为了食品的安全,建立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我曾经在清华大学的食堂看到了,感觉是非常好。那么,我问一下人家有的人说大学很多都是后勤社会化,都包出来了。我在想,这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制度,我们教育部怎么能够和卫生部门配合做好这件事,还是学校怎么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的管理,把这件事情做好,请介绍一下。  〔11:27〕

〔廖文科〕: 量化分级管理是一个非常好的管理办法,从食品卫生管理来讲,有好多的关键点,通过这些关键点对整个的食品卫生和餐饮业有一个分级,有水平很高的,有水平差的,有中等的。根据食堂的定级采取相应的管理。如果好的话,我可以管得少一点,对差一点、等级低的要经常的管理。有一些高校食堂承包出去,我们怎么管,这个实际上跟我们前面谈到的整个食品卫生管理的整个的思路是联系在一起的。学校的食品卫生,实际上是整个社会食品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国家对食品卫生来讲,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如卫生部等,对食品卫生进行不同角度的监管。我们教育部门要按照卫生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加强管理。但是,这里实实在在的说,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会相应的采取措施。量化分级管理我们会和卫生部门加强配合,对教育部门以外,其他的一些部门管的食堂,希望卫生部门和其他部门加强监管。对于承包这一块,我们希望将来和卫生部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加大监管力度。另外,即使是承包以后,我希望我们的高校,包括我们主管这块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不能放弃监管的责任,这是我们教育部历来的态度,包括承包当中,我们要反反复复强调,在确定承包的时候,要把食品卫生作为你的承包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要对他们提出要求,不仅仅是经济上承包,食品卫生的监管,要作为承包的一个非常重要事情来做。  〔11:28〕

〔王旭明〕: 通过你们的介绍,我们特别了解了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有关的情况。我们应该相信食品卫生安全,应该说是我们整个社会食品卫生安全系统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单独的一个问题。应该社会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这个工作。重要性在于“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所以我们媒体更应该注重我们生命健康,包括食品卫生。谢谢大家!第五次新闻发布会结束。  〔11:28〕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