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部2004年第15次新闻发布会:介绍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文字实录)

2004-04-28收藏

2004年4月28日

[人民网记者]:教育部2004年第十五次新闻发布会将介绍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09:57]

[人民网记者]: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牟阳春将出席会议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09:57]

[人民网记者]: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季平、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林志华、发展规划司院校设置处处长戴井冈、发展规划司综合处处长金平一、发展规划司事业计划处处长楼旭庆、发展规划司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秦昌威。  [10:01]

[王旭明]:大家上午好,特别感谢大家,今天我们是连续作战,刚刚举行完一场新闻发布会,接着进行下一场。大家知道,统计数据在我们各项工作中都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基础。大家也知道,日前联合国有一位教科文的官员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做评估的时候,就引用了一个两三年前的数据,由于这个数据是属于过时的数据,其后所得出的结论自然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我们说,数据准不准,及时不及时,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  [10:02]

[王旭明]:我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统计数据,应该说最权威的部门是我们今天在座的这样几位官员,今天我们就将发布2003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各项情况的统计情况。今天还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今天在座的各位官员,是15场新闻发布会以来还没有的,实际上他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工作,大量的工作他们在幕后悄然进行着。他们做的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我们的院校设置,我们的事业计划,我们的统计等等,社会力量办学与管理等等,都在这个司。今天我们请到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司长牟阳春先生,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季平女士,以及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处长林志华女士,设置处的处长戴井冈先生,综合处的处长金平一女士,计划处的处长楼旭庆先生和规划处的副处长秦昌威先生。可见对我们今天这个新闻发布会非常重视,几乎这个司里主要的官员都来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了,非常感谢。  [10:03]

[王旭明]:下面首先请牟阳春司长公布2003年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情况。  [10:04]

[牟阳春]:我正式向大家通报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之前,想讲几句题外话。首先,代表全司同志对我们的新闻单位多年来对发展规划司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发展规划司刚才王主任已经介绍了,在教育部是一个综合性的司局,除了负责本职工作的事情之外,很多属于计划外的或者职责外的工作我们也做了不少,教育西部资源开发、教育资源建设、教育东北老工业城市振兴、改造,教育部各个司基本上不着边的事都拿到规划司来,所以确实比较综合,有时候我们自己议论,我们是教育部的一个筐,往里面装的东西比较多。  [10:05]

[牟阳春]:规划司现在是八个处,一个办公室,主要负责教育部的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和制定工作,年度招生计划的制定工作,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也包括一些设置,学校的合并、撤销、升格,新设等等。还有高教的后勤管理,全国各类学校的信息统计,包括部署学校的基本建设,还有全国学校教育基本建设的宏观管理等等,所以工作的面比较宽。  [10:05]

[牟阳春]:但是今天,想向各位同志介绍的主要就是2003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事业发展和统计信息方面的情况。  [10:07]

[牟阳春]:2003年,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了教育几个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国教育事业总规模稳步发展,各级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各级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提高。  [10:07]

[牟阳春]:一、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巩固的任务依然艰巨。  [10:07]

[牟阳春]:1.2003年全国又有51个县和12个县级行政单位通过了“两基”验收,我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提高到了91.8%。  [10:08]

[牟阳春]:2.由于受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学龄人口减少的影响,小学校数和在校生人数有所减少。全国共有普通小学42.58万所,比上年减少3.11万所。小学的在校生11689.74万人,比上年减少466.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女童入学率98.61%,男女性别差异为0.08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  [10:08]

[牟阳春]:3.全国共有初中6.47万所,比上年减少915所。在校生达到6690.8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2万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2.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  [10:09]

[牟阳春]:二、高中阶段教育。教育阶段教育总规模持续增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机会不断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继续回升。  [10:10]

[牟阳春]:4.2003年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共有学校3.19万所,招生1261.66万人,比上年增加80.92万人,在校生3241.35万人,比上年增加333.2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3.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  [10:10]

[牟阳春]:5.普通高中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58万所,招生752.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43万人。在校生19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81.02万人。高中阶段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10:11]

[牟阳春]:6.中等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学校1.48万所,招生509.53万人,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在校生1254.68万人,比上年增加63.8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  [10:11]

[牟阳春]:三、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经达到1900万人,比上年增加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10:12]

[牟阳春]:7.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552所,比上年增加了156所,其中本科院校644所,比上年增加15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20个,其中普通高校407个,科研机构313个。  [10:12]

[牟阳春]:8.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2003年共招收研究生26.8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增幅为32.72%。在学研究生65.13万人,比上年增加15.03万人,增长30%。  [10:13]

[牟阳春]:9.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共招生382.17万人,比上年增加61.67万人,增长19.24%。在校生达1108.56万人,比上年增加205.2万人,增长22.72%。  [10:13]

[牟阳春]:(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推迟到204年春季,还没有统计在2003年数据中。)  [10:14]

[牟阳春]:10.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科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6471人增加到7143人,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由上年的10454人增加到11662人,高职院校由上年的校均2523人增加到2893人。  [10:14]

[牟阳春]:四、民办教育。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十六字方针,民办教育得到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10:15]

[牟阳春]:11.2003年,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7.02万所,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416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比上年增长1.6倍;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4万人,比上年增长36.7%,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重为7.2%;民办中等职业教育1382所,在校生79.4万人;民办初中3704所,在校生258.8万人;民办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万人;民办幼儿园5.55万所,在校生480.23万人。  [10:16]

[牟阳春]:五、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10:17]

[牟阳春]:12.200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64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04万人。幼儿园院长和教师共70.91万人。学前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7.4%,比上年增长0.6个百分点。  [10:17]

[牟阳春]:13.200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51所,招生4.88万人,在校生36.47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的残疾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63.64%和66.23%。  [10:17]

[王旭明]: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数据是比较多的,表面上看,数据是比较枯燥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这几年来取得的大的变化和进步。  [10:20]

[王旭明]:比如说义务教育,我们目前实现“两基”的人口覆盖率已经提高到了91.8%,大家知道,“两基”的人口,到2003年开始,又高出了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的教育可喜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最令人可喜的是高等教育,正式公布,我们国家比上年增加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7%。过去我们正式公布的数据是15%,所以我们国家离大众化教育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0:20]

[王旭明]:特别是昨天我们刚刚开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闻发布会,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学科,这几年来的发展显示出了它的旺盛的蓬勃的生命力。全国普通高校、高职共招学生300万人,增长了16.24%,不知道有没有分开的数字。但是校均规模里面,高职院校由上年的2523人增加到了2893人,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增加了。另外看我们的民办教育,以民办高校为例,去年在校生81万人,比上年增长了1.6倍,这个增长幅度是非常大的,大家也知道,去年我们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今年初的时候,我们又召开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新闻发布会,可见对促进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透过这几个枯燥的数字,可以看出一年以来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的走势是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10:22]

[中国青年报记者]:我注意到第8条,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比较迅速。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批评,认为发展速度过快。比如说前几天新华社发了一个稿子,讲一个茶壶三十个碗,导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调。不知道规划司对于将来研究生发展的情况到底是怎么规划的?有什么样的打算?  [10:23]

[牟阳春]:本来我们没想来这么多人,后来想想多来一些人吧,因为我们的处室可能要和新闻单位打交道的比较多,以后想到部里了解某些方面的情况,有的说那个情况我没有参加,向我介绍一个会,他肯定会知道的。既然人来得多了,介绍情况,发言的机会也就多一点,不一定都是我们司领导讲。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就很好,请季司长说一说。  [10:24]

[季平]:这位记者提的问题实际上是社会上近几年来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从99年高校扩招连续五年来,研究生的教育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从招生规模的速度,年递增的速度是年均26.9的增长速度。98年的时候,研究生的招生规模7.2万,到了2003年是26.9万,2004年准备安排33万。  [10:28]

[季平]:研究生的发展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第二是我们的办学条件能不能有能力支撑。第三方面,我们的社会需求有多大。从第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中国高等教育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在校规模由1998年的341万,发展到今年的1108万,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年均以28、29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研究生的规模,由于过去相对于本专科的规模来讲,还比较偏少。所以近两年尽管研究生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就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比例而言,我们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10:28]

[季平]:我们用2003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来测算,我们国家的本、硕、博比是36:4.2:1。发达国家是25:10:1。这个比例结构还是不太协调的。这样带来的结果是我们的本科学生报考我们硕士的时候,硕士的录取比例是4:1,硕士考试尽管这两年发展比较快,但是实际上招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考起来不是很容易。  [10:29]

[季平]:所以我认为,从现在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研究生规模不是大,而是小,特别是硕士生。我们认为,现在研究生发展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计划分配上和资源的保障上的问题,可能有的学校招生规模比较大,一个导师带比较多的研究生的情况,但是就全国而言,我们的研究生数字并不是很大。特别是硕士这一块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0:29]

[季平]:研究生今后还要继续发展,但是研究生的发展结构上,我们可能要进行调控,因为我们的硕、博比是4.2:1,硕士和博士的比例就显得比较小,而美国的硕博比为10:1。一方面,由于硕士的生源有限,近年来博士招生的录取率是50%,淘汰率不高,影响生源质量,同时我们现在培养的规模,已经跟美国接近了,美国授予博士学位的总人数,我们最近查了一个资料,当然这个资料还要进一步的查查,它是有五万人左右。  [10:30]

[季平]:我们中国2003年博士的招生规模已经达到5万多一点了。从我们经济实力、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来看,我们跟美国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因此今后应该加大对于研究生科研项目和科研资金的投入,同时适当稳定博士生的发展规模,重在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10:30]

[季平]:说起来研究生培养这一块,话就比较多,时间关系我就说到这个地方,如果这位记者同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底下还可以再交谈。  [10:30]

[牟阳春]:最近几年研究生的发展速度也要控制一下节奏。因为在高等教育的总的发展速度和节奏的掌握,应该是相一致的。  [10:3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才您在报告中和旭明主任的发言中也提到,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教育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从数量上来讲,我们累计的规模已经超过了90%,这会不会引起我们国家教育思路的调整,从追求数目的平衡到追求质量上来,这里面提到了关于教育质量的均衡问题,我们国家东部、西部的均衡,农村和城市之间,具体到某各城市,比如说北京,城区之间的教育质量也并不是很均衡的。所以请规划司透露一下教育质量均衡方面的思路,我们国家宏观调控的思路,请简单介绍一下。  [10:32]

[牟阳春]:教育质量,按照我们部里工作的职责分工来讲,规划还是数量的发展,质量由相关的司局来管。总体来讲,对今后几年的教育质量的工作,教育部是下决心要狠抓的。  [10:34]

[牟阳春]:虽然说现在外界的舆论对我们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认为,从高等教育到中等教育,质量还是有保证的。质量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比如说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质量受不受影响呢?我觉得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10:35]

[牟阳春]:首先,一流大学,像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这类学校,培养高层次的,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是质量要求。还有其它一些研究型的学校,培养的质量要求又有所不同。而像高职的培养层次的质量要求,就是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型的人才。当然,我们觉得从发展规划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质量问题是一个今后教育发展或者是生存的生命线。质量本身的好坏、高低,就决定着你这个学校的发展,不管你是中学还是大学,都是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标准。  [10:35]

[牟阳春]:比如说,2003年,我们发的通知书是428万人,真正到位的是382万人,就有40万人拿到了通知书不去报道。这就反映了学生,包括学生的家长,对上学的选择余地加大了。同理返过来证明,我们学校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因为质量问题,有的学校就无法生存,因为没有生源了,就没有办法继续办了。所以对质量问题,我们部内还是十分重视的,高教司搞的精品课程等等,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的措施。  [10:36]

[季平]:我补充一点,刚才您提的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在2000年实现了“两基”,这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九个人口大国里中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走在了前面,对世界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但是在普九的质量上也确实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偏远的农村地区,是本届政府着力要下大功夫解决的重点。  [10:38]

[季平]:去年国务院召开了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就是要把农村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都提上来,农村这一块不提上来,中国整个的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是无法保证的。本届政府已经把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教育部提出201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要由“两基”向“两全”发展,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第二是全面提高普教的质量,这是教育部未来发展的工作目标。  [10:38]

[农业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2003年全国51个县的行政单位和近几年“两基”的验收是不是速度加快了?刚才季平司长说,到2010年达到“两全”,要“两全”的话,按现在的覆盖率算,还有8.2%,8.2%这么一个数值,从现在开始6年的时间实现这个目标,数值很小,但是难度很大。我们在这方面除了投入增加了,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我们下去以后,看到教育实际上“两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贫穷。农民穷,上不起学。还有一个情况,有的实际上报了名,上了初中,但是开学不久又回家了,所以统计上还有一定的水分。  [10:42]

[季平]:你提的这个问题是我们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下决心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平衡的,虽然从“两基”到“两全”没有几个百分点了,但这是难度最大的几个百分点。中国2000年已经实现了“双八五”的目标,但2002年还有372个县未普九,这部分是我们“两基”攻坚的难点。这372个县的普九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全面普九是实现不了的。本届政府在这方面已经下了非常大的力气。  [10:43]

[季平]: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西部“两基”攻坚计划,明确了攻坚目标、任务和措施,国家将加大投入,解决偏远地区初中、小学一些寄宿制的条件保障,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相对措施来保障攻坚目标的实现。这一攻坚任务已经列入了本届政府的教育发展重点,也列入了国家西部开发的重点。  [10:44]

[季平]: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是温家宝总理,他对于西部开发工作提出了若干项本届政府的发展目标,但是只有一项定量的指标,就是到2007年实现西部地区的“普九”。尽管任务非常艰巨,中国政府的决心是非常大的,我们对“两基”攻坚的信心是非常充足。今天我们主要讲事业发展这一块,有一些举措和保障措施,有一些材料,底下还可以再给你提供。  [10:44]

[人民日报记者]:我注意到第9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这几个数字是一起的,请谈一谈,教育部对于本科、高职这两个类型招生的结构规划有没有什么样的调整?  [10:46]

[牟阳春]:本科和专科的比例,从结构上讲,还需要进行结构调整。比如说98年的时候,我们本科学校的校数和专科学校的校数,本科的多于专科学校。在校人数也是本科高于专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以后,专科审批权下到省市审批之后,调动了省市的办校积极性。这几年,高职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但是这四年来,专科学校平均一年增加150所,到目前,我们1500所高等学校里,本科占了644,专科956,已占总量的65%了。  [10:47]

[牟阳春]:招生数也是这样,2003年我们招的380万人里,本科招了182万,专科200万。我们将近1200万的在校生里,本科是620万,今后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优化比例。  [10:47]

[?望周刊记者]:我问一个数字的问题。从去年底开始,我一直做一个调研,就是2000年以后初中生辍学率反弹的问题。我也掌握大量的数字,我就觉得,我们的统计数字都是平均数,比如说现在说的初中辍学率是2.84%,当然跟我了解的不一样,但是肯定是上升的,所以我觉得很有意思,为什么说毛入学率达到多少,比上年提高了多少,初中辍学率为什么没有说比上年怎么样了,肯定是上升的。我的调查结果,到县里评的,最高的达到7%,这个您肯定心里都有数的。我们统计的平均数,最大的毛病就是反映不出差异,尤其反映不出一些地方的严重情况。所以我觉得至少应该有这方面的,让记者知道,我们这个辍学率到底是反映在什么地方,主要是农村,哪些部分的县,像老少边穷地方,还有“两基”攻坚线,最高的能达到多少?据说有的乡镇能达到10%。还说一个数字,初中在校生是6600多万,专门乘了一下辍学率2.84,就是187万,就应该直接说辍学是187万,让我们有紧迫感。同时,初中没有读完的绝对不止这些,还有小学辍学率呢,小学都没有读完,高中的毛入学率也不是百分之百,这样的话,一年还是有几百万的人没有上完初中,没有普九。如果光说辍学率、毛入学率多少,初中辍学率多少,没有增加或者降低,没有一种背景,不给人一种比较,不知道这个辍学率是在下降还是在上升。  [10:52]

[牟阳春]:我们给大家提供这份材料,是比较抽象的。如果说大家还有更详细的材料,可以到我们统计部门继续了解。我们这个统计数字是根据国家统一的报表一级一级的汇总上来的,这个数字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权威的数字,但是汇总之后,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水分,基层报的属不属实是另一回事,我们统计局统计的数字,各地市报的,有的是掺杂虚假的,如果县里报的有水分,那么到我们这里可能也会一些水分的。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这个数字还是如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的。可能我们的记者到全国各地去执行任务的时候,到某一个县或者某一个村看到的情况和我们的数字有一些出入,局部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很正常的。  [10:54]

[牟阳春]:关于辍学率,我们有一些领导同志到下面指导思想工作的时候也提出来,说你们的辍学率中学百分之二点几,小学0.34%,到下面看很多孩子都没有上学啊,这个数据的分析情况,让我们的林志华同志给大家介绍一下。  [10:54]

[林志华]:刚才那位记者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而且是非常专业的问题。刚才牟阳春司长也解释了全国和平均局部地区的差异,给人感觉上是差异很大的,很多人到边远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我们的百分之二点几的辍学率相比,可能不属实。关于属实的问题,我们下面再讨论到底报的数字是不是准确,但是我想,刚才这位记者已经说到了,我们绝对数和相对数的感觉,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10:55]

[林志华]:我刚才就想,你已经算了一个数据,整个初中的辍学人数准确的计算是190万,这是初中的辍学。那么初中的毛入学率是92.7%,倒推一下,还有7.3%没有上初中,这个是多少呢?我们也做了一个准确的计算,全国的初中学龄人口七千多万人,在校生6691万人,没有在校的占7.3%,也就是五百多万,整个加起来,初中没在校的和辍学的达到了717万,这和你感觉那个辍学率才百分之二点几和全国有717万初中年龄的学生没有在学校,你就会感受到,这个数字是相当庞大的,这七百多万与国际比较,也是相当于好多国家整个中学的人数了,所以应该说,我们现在的这个数据是从每个学校统计上来的,它的准确度,我作为统计处长,应该说是基本准确,但是也不能排除个别的地方是有水分的。这七百多万,如果撒在那些农村和贫困地区,那么它的辍学率和不在校率也是不低的。  [10:56]

[牟阳春]:而且这七百多万都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到了具体一个镇里看,比例是相当高的。  [10:56]

[林志华]:我们掌握的也有10%,可能还有比10%高的个别地区。所以你的信息是非常准确的,谢谢。  [10:57]

[工人日报记者]:看了我们的统计,有关学前教育,我想问一下,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关注的问题,有没有纳入到教育的规划?还有对早期教育的教师,现在来源也比较杂,对这些教师有没有培训的计划?谢谢。  [10:58]

[牟阳春]:这个问题请我们规划处的处长秦昌威处长回答。  [11:02]

[秦昌威]:第一个问题,从我们部里还是十分重视的,历次五年计划包括十五计划都有幼儿教育的内容,关于教师队伍的问题,首先我们现在有专门学校培养幼儿教育的教师,幼儿教师的培训,也纳入到了整体的教师培训计划当中,我们有专门负责教师培训的部门,有关情况他们会详细介绍。  [11:02]

[工人日报记者]:我说的是0?3岁的孩子。  [11:02]

[秦昌威]:十五计划里明确提出了要注重发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在我们现有的幼儿教育体系中,这一部分的发展应该说还不足,但我部已经对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11:03]

[记者]:0?3岁的教师,就是育婴师,按照要求是很专业的,是综合型的人才。但是我们的幼师教育,基本上是3岁以后的学童教育,3岁以前的有没有?  [11:04]

[秦昌威]:正如这位记者0?3岁的不光是教育问题,包括多方面,如卫生保育。这一块,在十五以前,一直属于卫生部门的管理,对于教育问题,社会还没有象现在这样重视。“十五”开始,0-3岁教育问题明确由教育部负责,我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我们部里是基础教育司负责幼儿教育包括0?3岁的教育,详细的问题他们将来会有机会向大家介绍。  [11:04]

[牟阳春]:0?3岁的幼儿教育,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关于师资的培养,东部地区曾经提出来一个过渡计划,我们认为幼师,也就是0?3岁这个特点的师资的培养要加大力度。比如说山东一个幼师,我们给了一个师专,专门培养幼儿教师的,其中要专门培养一部分早期教育师资。现在又有三个省、四个省报来这方面的要求。从全国的布局来讲,不一定每个省都有,但是全国布局上要办专门培养幼师班的专科学校。0?3岁儿童的教师的培养也是这些学校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了。  [11:04]

[新华社记者]:我们的统计数据,是不是应该把教师的培训的情况再加在里面?另外,经费投资的详细流向是不是有一个统计?第二个问题,我做了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我们的学生增长,所有的从小学到高校,我们的学生每年净增长是400万左右,每年的经费也在增长。我想问一下地我们的学生增长和经费增长两个数据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的人均经费增长是什么情况?  [11:05]

[牟阳春]:您提的这两个问题,以后我们以后再回答,今天提供的材料主要是事业发展的这一块。师资培训和经费使用情况,那个统计教育局也有,但是这里面没有专门提供。想将来会介绍专门的具体情况,这些具体的数字现在回答起来比较困难。  [11:05]

[王旭明]:每年4月份我们公布全国教育经费情况的通报,请您查询一下。  [11:05]

[中国改革报记者]:我看一个数字没有看明白,小学的在校生11689.74万人,初中在校生是6690.83万人,这两个学生和初中的毛入学率达到92.7%,我有点算不上来。小学的在校生和数量减少得很快,还有一个数字,普通高中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好象现在一些发达的省也搞一些普及高中的东西,根据这两个,一个减少一个增加,规划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11:07]

[林志华]:小学是6个年级,初中是3个年级,刚才介绍了,初中是6千多万的在校生,人口数是七千多万。小学是一亿多在校生,也有一亿多的学生,是年龄段的,小学大,初中小。  [11:07]

[北京青年报记者]:我注意到这边有一个承认高等教育招生推迟到2004年春季,平常大家也有注意,春季高考出现了比较冷的情况,我想问一下2005年的春季高考北京是否会取消?  [11:08]

[牟阳春]:这是学生司主管的工作,具体问题可以到那里了解一下。截止到目前,我们参加部里的会议,还没有作出这样的决定。  [11:08]

[季平]:春季高考是各省提出来参不参加这个试点,所以不是教育部来决定谁做谁不做,现在春季高考目前还比较少,还是要各省自己的考虑,最后教育部来定。  [11:08]

[牟阳春]:前一段有个同志问我,因为现在春季高考的人数不多,是不是就不搞了,现在教育部还没有作出决定。  [11:09]

[王旭明]:过去每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统计数据就是公布就完了,去年建立新闻发言人发布制度以来,今年开始,我们正式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把数据对外公布,并且为各位解疑答惑,我们今天特别感谢牟阳春司长、季平副司长以及教育部规划司的几位官员给我们解答了这么多的问题。希望明年发布的时候,我们继续开新闻发布会,继续回答大家的问题。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再见  [11:11]

[牟阳春]:如果大家有具体的情况需要了解,欢迎到我们司里查询  [11:11]

[人民网记者]: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11:15]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