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科学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另外,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人力资源成本升高,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西安交通大学瞄准国家需求,充分发挥工科和交叉学科的优势,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给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1956年,为了改善我国西部科技教育的落后状况,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交通大学整体内迁西安。经过几代交大学人的努力,现在的西安交大已经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兼有文理经法医的综合性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西安交大通过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建立创新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西安交大不断发挥自身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对区域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安交大赛尔机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就是西安交大凭借自身的科技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典型代表。
2005年经过两年的科学论证和紧密筹备,在陕西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西电集团、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和陕西法士特有限公司等企业发起成立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现有的科研力量和研发平台,发挥交大在工科方面雄厚实力和人才优势,提供针对地方企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科技产业化平台。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合作,将西安交通大学在能源重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数十个科研项目成功产业化,这些项目的产业化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升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西电集团合作,共同开展±800kV干式直流套管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该项目的实施代表着我国在特高压±800kV级直流输变电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产业化后年销售收入预计达1.8亿,缴税总额870万元,净利润3000余万元。工研院与陕鼓集团合作,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在流体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优势,完成透平压缩机组成套设备关键技术开发,该技术的开发使国内特殊介质透平压缩机组的设计、制造水平赶上或超过国外同等技术水平,替代成套设备的引进,并有望进入国际市场。在电力电气制造领域,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开股份有限公司、温岭紫光真空电器公司共同开发的252kV单断口高压真空断路器,使中国在未来的SF6气体“排污权”方面处于技术制高点,为环境友好型电力装备的重大突破作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西安交大赛尔机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是西安交通大学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NERC)的经济实体,国家级“全可控涡”机泵节能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单位。专业从事“全可控涡”三元叶轮离心压缩机、鼓风机等透平机械及其它工业气体设备的研发、设计、工程及制造。赛尔以西安交大王尚锦教授发明的“全可控涡”三元叶轮机泵节能核心技术为依托,形成了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离心式压缩机、鼓风机及低温透平机械的设计制造体系,配置有世界先进的大型关键加工设备和试验装置,其产品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炼油、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水资源、环保工业以及空分装置等领域。
赛尔依托西安交大流体机械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西安交大机械、材料、动力、能源、电子、信息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瞄准透平压缩机的国际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趋势,致力于传统压缩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实体的结合与创新,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流动机理的探索到设计方案的变革,从结构设计到加工工艺不断引入现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加以创新,逐步提高中国流体机械及压缩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公司现有资产6亿元,年创产值近5亿元,可满足每年十亿元的产销规模。
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已成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交通大学与企业广泛的科技合作,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效益增长的“助推器”。在当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形势下,西安交大在不断增强自身科研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发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责任编辑 张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