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李明新
教育部进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一项非常有益、非常及时的教育改革举措。为什么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却举步维艰?原因虽然很多,其中教育质量评价观念的束缚,阻碍着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质量为核心,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反应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全方位的关注与关怀,作为学校,我们应该如何参照改革方案与评价指标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呢?
首先,要进一步使家校树立科学的学生质量观。
这次出台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反映出我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观回归了基础教育的本真。基础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是基础性。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是全民教育,是大众教育,是素质教育,守住“基础”才守得住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看学生的基础性发展要怎么看?我认为,一是发展的全面性,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只看学科成绩,对于青少年,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人生奠基的重要方面。二是发展的人本性,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谈以人为本,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关注儿童生命的幸福成长,三是发展的个性化,也就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就会指导我们改进工作。比如从去年开始,我们落实西城教委关于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通过课程改革,不但每天有体育课,而且专门的体育健身时间大大超过了一小时。
转变观念不只是学校干部教师的事,当前更重要的是要宣传教育家长,宣传教育社会。在这一方面,我们北京小学以建设良好学校教育生态理念为指导,成立了促进教育家长委员会,每个学期,促委会都围绕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班级建设目标,开展丰富的活动。我们准备专门在家长中召开科学质量观的大讨论,宣传教育家长,科学育子,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其次,要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
第一,继续抓好“四课”建设工程,奉献优质教育。
“四课”建设工程是我们北京小学课程、课堂、课余、课业的系统性、整体性改革工作。近年来,围绕“以学生发展质量为核心的个性化教育创新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创新了独具特色的四季课程,形成了实与活的课堂文化,开辟了丰富的课余活动时空,专门编写了严格控制课业的高质量学本。其中,抓四季课程建设,使我们的学生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依据季节特点与生命成长规律开设科技创意周、传统文化周、律动健身周、读书实践周等综合实践课程,使学生获得了综合素质的提升。抓课堂文化建设,是切实减轻负担、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核心环节。如果没有提高课堂质量做保障,只能是负担更重。北京小学的课堂既强调扎扎实实,又强调生动活泼,实与活辩证统一。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些改革受到学生的欢迎,家长的称赞,专家的肯定。这种系统的改革使学生获得了全面的、生动的、健康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低负担,高质量”已经是社会对北京小学质量的认同。
第二,抓好学生的质量评价工作,激励自主发展。
北京小学目前使用的是自己创新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手册中依据我们的认识,有许多科学质量观的引导。比如每个人最坚持的一项体育活动、一项艺术爱好,比如自己每学期最满意的进步与最大的遗憾,比如自己感觉进步最大的一个方面等等。对学生评价的功能在于什么?评价应发挥它的激励功能和发展性功能。要变“揭短”为“扬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自信而有尊严的成长。全面发展不一定全面优秀。只有“扬长”教育,才能使每个学生抬起头来生活、学习,才能有尊严地在班集体中成长。比如我们每年设有年度荣誉奖,激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作为学校应抓重点难点问题的实践研究,比如学生体质提高和防止视力不良问题,比如学生德育实效性问题,比如学生作业质量问题。研究的方向就是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