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散发材料二

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背景材料
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及可持续发展

2013-10-12收藏

  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建立“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等概念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1972年教科文组织完成的教育发展报告——《学习: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1996年的德洛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重申了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了既通过学校,又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为了动员成员国推进终身学习,教科文组织在其2008-2013中期战略(34/C4)中设定了一个总体目标:实现有质量的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与此同时,许多成员国已经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地区”已成为推进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尽管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是在发达国家形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欧盟委员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战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委员会和帕斯卡(PASCAL)国际观察站的研究表明,尽管面临各种挑战,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促进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事实上,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或“学习型社区”战略的效果已得到证明与认同,希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会员国可以以此动员并鼓励其地方政府。

  2008年,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镇,城市化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增长。到2030年,60%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因此,迫切需要满足世界范围内快速增长的城市社区公民的学习需求。事实上,全球1000多个城市已经成为或正在建立学习型/教育型城市,表明将学习放在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战略优先位置已成为世界上值得注意的现象。同时很多城市都热衷于参与国际政策对话、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同行学习并从中受益,以通过有效运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推进市民终身学习。

  国际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持续宣传、促进和能力建设过程。为了将终身学习的政治与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的战略与举措,并评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收益,需要明确一套学习型城市的特征。因此,在由成员国教育部、国际组织和机构及私人机构推荐的专家组成的学习型城市发展专家组的帮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研究所(UIL)已着手研究起草《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将些关键特征将作为城市政府和相关方面至力于建设学习型城市,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行动要点。

  教科文组织把进一步加强和加快世界大都市的终身学习实践作为促进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号召成员国采取更务实、更实用的行动建设学习型社会,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建立了学习型城市国际平台(IPLC),其总体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平台,以动员城市有效使用各领域资源,开发和丰富人的潜力,促进个人终身成长,发展平等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创造可持续繁荣。

  在此背景下,教科文组织决定与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合作于2013年举办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

  一、大会地点和时间

  大会将于2013年10月21- 23日在中国北京举行。10月20日为与会者注册日,24日离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教科文组织选定北京国际饭店作为开会与住宿地点。

  二、大会主办、承办和合作方

  1)合作主办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市人民政府

  2)联合承办方:

  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

  北京市教委

  3)合作伙伴:

  联合国人居署

  阿拉伯城市发展研究所

  欧盟委员会

  巴西教育部

  土耳其教育部

  韩国教育和科学技术部

  越南教育培训部

  日本文部科学省

  国际成人教育理事会

  帕斯卡(PASCAL)国际观察站

  思科系统公司

  亚欧基金会

  贝塔斯曼基金会

  英特尔公司

  微软公司

  南非开普敦高等教育财团

  汉堡自由汉萨同盟城市

  三、会议宗旨和目标

  大会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一个全球性平台,动员城市在各领域有效使用资源和潜力,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平等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增强凝聚力,创造可持续繁荣。

  具体而言,本次大会的目标是:

  通过“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

  确认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

  交流国际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

  激励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列,强化城市社区全民的终身学习。

  四、会议主题与分主题

  根据国际社会中城市面临的挑战,发展学习型城市专家组在咨询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工作定义:

  学习型城市能够有效动员其各领域资源用于:

  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

  重振家庭和社区学习活力

  促进工作场所学习

  推广运用现代学习技术

  提高学习质量

  培育终身学习文化

  以此,学习型城市将增强个人能力,创造和增强社会和谐,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及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定义,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的主题是“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其包含以下三个分主题。1)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义;2)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3)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战略。

  分主题1: 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意义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各国政府在制定议程和愿景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然而,终身学习的政策是在地区、城市和社区具体实施的。因此,只能通过一个一个社区、一个一个城市、一个一个地区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此外,与农村相比,城市在解决面临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时有更好的条件。城市带来就业和收入。由于规模和就近优势,治理良好的城市比起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城市有利于更大的社会流动、性别平等和包容不利人群。城市聚居生活可以减轻在脆弱的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压力。此外,人力资本的形成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地区和城市是更合适调动人力资本促进增长。激发城市活力最好通过内涵发展、人才开发以及人们带来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面对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开发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培育充满活力市民的城市更有潜力成为21世纪新时代活跃的领导者。

  按上述思路,分主题1将阐述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意义,激励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接受全民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他们自己、他们的公民和这个星球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由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将有利于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实现普遍的教育权利,必将具有深远的号召力。

  预期成果: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们倡导的强化包容、繁荣和可持续的全民终身学习理念。

  分主题2: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一条魔法线能使城市一跃而成为学习型城市。另一方面,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国际实践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需要可操作的、务实的方式来实施全民终身学习。在准备阶段,学习型城市发展专家组已确定了以下学习型城市的六大组成部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重振家庭和社区学习的活力;促进工作场所学习;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运用;提高学习质量和培育终身学习文化。

  聚焦于这些学习型城市的组成部分,通过交流成功的做法,分主题2将帮助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们明确建设完整的学习型城市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使他们了解制定市一级政策的有效要素和注意事项。

  预期成果:由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们明确建设完整的学习型城市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分主题3: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战略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城市要建设具有创新、竞争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城市社区。这些需要根据愿景、政治意志、承诺、调配和利用资源与潜力来完成。此外,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依靠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有前瞻性的机构率先促进包括城市内部所有利益相关者间、学习伙伴间以及和其他学习型城市间的对话与合作来实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城市和个体学习与能力发展的过程。

  通过聚焦学习型城市建设主要战略的成功经验交流,围绕分主题3的讨论将为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提供一系列具体的战略与举措。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实施这些战略与举措,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预期成果: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确认的一系列学习型城市建设和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具体战略与举措。 

  五、参会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邀请会员国派一个由负责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组成的2-3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此外,教科文组织也将邀请国际组织/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及私人机构代表、以及教育和终身学习领域的专家参加会议。

  中国教育部邀请其有关市长、城市教育官员和专家参加会议。

  六、工作语言

  英文,中文,法文和西班牙文(同传翻译)

  七、费用分担安排

  本次会议将不收取任何参会者的报名费。中国主办方将负担会议期间的会场、翻译、和代表的当地交通和餐费。会议代表(最不发达国家代表除外)需要自负住宿费用,以及旅费和其它费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从私人伙伴寻求支持,负担最不发达国家代表的旅行费用,中国主办方负担其会议期间(20-24日)在指定饭店的食宿费用。

(责任编辑:于晓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