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散发材料八

一体两翼 层级多元 互动灵通
吉林省构建农村校长培训体系的新格局

2013-11-19收藏

  “接到培训通知的时候,我还在埋怨:一个正常的培训干嘛要占我们的休息时间呢?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可是,听完报告离开会场的那一刻,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在“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有一位叫changbaiming的网友在博客里写道:“听了几位杰出校长的报告,就像给自己充了电一样,如梦方醒……”

  “作为一名农村校长,参加这么‘接地气’的培训真难得,既听到了名校的经验介绍,又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基于什么样的办学思想,对我太有启发了!”来自吉林省集安县的农村小学校长谷春燕说。

  近三年来,吉林省每年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校长培训。农村校长全员提高培训项目,农村骨干校长队伍培养项目,以及偏远贫困乡镇中小学校长援助培训、远程影子培训项目等等,农村校长培训工作得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全线推进,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为整体提升全省农村中小学校长的专业水平、协调发展城乡教育、普惠千万农村学生夯实了基础。

  “一体两翼”的培训格局

  经过三年的努力,吉林省已经形成了以农村中小学校长全员提高培训为主体,以农村骨干校长提升培训和农村薄弱学校校长援助培训为侧重的“一体两翼”培训格局。

  在这种“一体两翼”的培训格局之下,省、市、县干训机构分工协作,系统开展了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乡镇”为原则的三级联动培训,从而彻底消除了农村校长培训盲区。每一位农村校长都在这个体系中得到了应有的培训,保证了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据统计,三年来,吉林省省本级组织培训了600名农村中青年骨干校长,借力“国培计划”培训了近200名农村中小学教学校长,有1000余名农村骨干校长接受了影子培训。三年间吉林省农村校长每人累计参加了40学时的集中培训,近4000名校长参加了远程培训。通过分层、分岗、分类培训,有效提升了全省农村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

  今年10月,依托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吉林省成立了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吉林分院,为吉林省农村校长远程培训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农村校长可自主选择课程,开展视频课程学习,有效解决了农村校长培训的工学矛盾问题。由此,校本团队研修和校际网络社区研修等信息化学习模式应运而生,五年内将有上万名农村校长接受网络远程培训。

  “层级多元”的培训项目

  吉林省教育学院主管校长培训工作的副院长龚玲说:“在保证培训课程的专业性、针对性、丰富性的同时,我们力求培训项目层级化、多元化,以期适应不同的培训对象。”

  以“吉林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高级研修班”112名校长学员为依托,建立的近百所省级农村校长义务培训基地校,是吉林省为实现农村校长培训资源优化的重要举措,每年有计划地组织500多名农村骨干校长进入基地校,接受为期10天的影子培训,体验名优校长的办学思想,学习基地校鲜活的办学经验。与此相呼应,各市(州)、县(区)也根据实际情况,遴选确立了一定数量的市(州)、县(区)两级农村校长义务培训基地校,每年组织100名偏远贫困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到基地校参加影子培训,在情境体验中快速提升治校能力。实践取向的“跟岗培训”,受到全省农村校长的普遍欢迎。

  立足全省实际,吉林省还通过省、市(州)、县(区)三级干训机构协作开展了农村校长专项培训和少数民族校长专项培训。如“国培计划——2012吉林省农村中学校本研修培训者研修班”,通过为期三个月的理论学习、实践考察、驻校研修、返岗实践等环节,为全省农村中学培养了一批教学校长;“国培计划——2013吉林省农村中小学校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研修项目”,以《专业标准》为依据,帮助一批农村校长诊断专业素质现状,明确专业发展任务,走上专业自主发展的道路。

  另外,为保证偏远贫困乡镇学校校长也能得到优质培训,保证全体农村校长每三年接受一次优质的案例培训,吉林省三级干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农村乡镇校长援助培训。如“中小学杰出校长培养对象报告团”赴偏远贫困地区进行巡回讲学,进行案例培训,覆盖了全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3000余名校长,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各市(州)、县(区)也相应地利用本区域名优校长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了“送培下乡”活动。

  “互动灵通”的培训模式

  “在培训过程中,每一位专家都用心良苦,通过各种形式让学员们互动起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强化团队意识,排除心理压力”,正在参加培训的赵春淼校长情不自禁地说:“别出心裁的团队活动,使我们之间的陌生感迅速化解……”

  “指导专家和学员之间,学员和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强调互动灵通的培训模式的重要原因”,吉林省教育学院校长培训中心刘洁主任说:“我们力求培训符合成人学习特点,结合校长已有经验,充分调动他们的内驱力,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在集中培训阶段,吉林省采取了“团队研修”、“专题讲座”、“案例教学”、“世界咖啡”、“任务驱动”、“跟岗学习”、“返岗研修”等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培训模式。在这种培训模式之下,即便是“专题讲座”,在学员的眼里也是另一番景象——来自吉林市的李末校长在“培训总结”中这样写道:“教授拿着麦克风和多媒体遥控器,一直站着讲授,时而穿行于学员之间,很新鲜,也很有趣,但谁也不敢懈怠,因为他随时从你身边走过,随时向你问或严肃或有趣的问题。哎,用我们农村校长的话说,‘出来培训真好!’”

  在“返岗研修”阶段,指导老师一方面引导学员读书,学员登录网络培训平台进行相关理论的拓展学习,另一方面本着“短期培训,长期服务”的原则,以学员在集中学习阶段、跟岗培训阶段的研修状况为基础,通过“信息交流中间站”、“友谊联通互助服务站”、“教研培训成果分享平台”为载体,通过网络问卷调研、赴校实地座谈等途径,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

  “真没想到,培训结束的第三天,指导老师的信息就来了”,曾参加过农村骨干校长培训班的张文耀校长,提起自己参与培训的经历激动地说:“指导老师再三强调‘返岗研修’的重要性,提示大家工作再忙也别忘了‘研修’……”

  一体两翼,层级多元,互动灵通的农村校长培训体系使吉林省农村中青年骨干校长得到快速成长,一大批有思想、有激情、有活力的农村中小学校长脱颖而出,成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助推农村校长专业发展,以校长的专业发展带动农村学校改进。农村校长培训为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的吉林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责任编辑:于晓媚)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