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春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二

努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

2014-02-26 来源:教育部收藏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14年2月26日)

  按照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部署,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作为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重点加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省三年毛入园率已达70.8%,比2010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

  一、大力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0年底,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面对省情,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公办幼儿园建设为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口,三年建设1200所公办幼儿园,重点解决县镇、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省政府连续3年把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全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每年召开专项推进会议,与各市(地)政府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纳入政府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建立了严格的月报制度、排序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适时跟踪建设进度和质量,督促落后地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省人大、省政协开展学前专项质询和视察,专项督查落实情况。经过三年奋斗,截至2013年底,全省完成公办幼儿园建设1598所,其中新建474所,改扩建1124所。2013年,全省公办幼儿园1898所,较2010年增加1100所,公办园比例由20.2%上升到27.3%,在园儿童比例由2010年的30.7%增加到47.5%。

  二、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公民办共举”的思路,我省把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作为扩大普惠资源的重要措施。2012年,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联合下发的《黑龙江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普惠性民办园办学条件不低于或接近同级公办园水平,收费可在同级公办园标准基础上浮动15%。2012-2013年共投入1.15亿元,扶持民办园3400所次,受益幼儿24万人次。目前,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并予以扶持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已占民办园总数的39%,到2016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

  三、加大投入和师资保障力度

  在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责,资金投入力度空前。三年累计投入约56亿元,其中2013年投入22.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2倍多,有力地保障了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需求。为保障新增幼儿园师资需求,省编办制发了《黑龙江省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幼儿园事业编制按照教职工与幼儿1:6的比例核定”,“幼儿园事业编制总额的30%,实行定编不定人,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人员”,“现有基础教育阶段空余编制优先安排学前教育”。三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9655人,在编教师总数达到13455人,比2010年增长了82.5%。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学前关键环节和深层次改革,我省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一是继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加快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提高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比例;三是构建长效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来源,完善成本分担机制;四是开展幼儿园核编定岗工作;强化公办幼儿园独立法人地位,按标准配齐师资;五是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整顿清理无证办园;六是深入落实《指南》,克服小学化倾向,提高教育质量。到2016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责任编辑:赵亚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