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去年在校生达3700万人,各类高校2852所,毛入学率40%

高教质量“国家报告”首次发布

2016-04-08 来源:《人民日报》收藏

  教育部7日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

  质量报告由4本报告组成,1本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和3本专题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

  报告对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给予积极肯定,同时直面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力图为今后中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提供重要依据。

  在校生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世界第二

  《报告》显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各类高校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并适度超前。2000年以来,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国主动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步调保持协调。新建院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大转型,占据“半壁江山”,与产业结构对接更加紧密。

  一些重点建设高校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科研成果集中在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数量占据2/3以上,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贡献度显著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更加切合实际。2009年之前,新建院校自觉面向地方、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比例不足80%;2009年之后,100%的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型。

  中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大幅增长。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增加了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了4.9倍,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增加了1.7倍。从2010年到2014年,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了57%。

  中国高等学校中,90%以上的高校成立了专门性质量保障机构,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评价。中国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建立了一整套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建立了以院校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支柱的评估制度,广泛开展国际领域质量保障合作,走出了一条“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质量保障新路子。

  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

  所谓“四不够、一不高”,是指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

  《报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对国际上普遍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教育”“培养质量文化”等先进理念没有应有重视。现实中高校仍普遍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传授,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被压抑,创新创业空间被挤占。同时,在全球推行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全球大学多维排名”等国际质量监测评估项目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中国高等教育需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必须站在世界水准上把握发展大方向,更需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吴岩强调。

  “强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意识,把提高质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报告》指出,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把自身质量建设置于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之中,把握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前沿方向,加强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与国际上高等教育强国比肩而行。主动用国际比较的眼光检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和差距。同时,面对经济转型发展、世界科技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仍需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仍需要继续实施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等重大建设项目,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仍需要加大资源经费投入力度,加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保障力度,改革教师评价和加强绩效评价,强化高校主体责任和营造质量文化。

  “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充分自信,但更应该冷静自省。”吴岩说,中国高等教育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过去的“全面支撑”,更要转变为当前和未来的“率先引领”。在“十三五”开局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红利就是人力资本红利,是中国持续发展、由“大”变“强”的原动力。

难得的是危机意识(短评)

  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了这样一个关键词,“冷静自省”。过去,中国高等教育界很少探讨质量问题,这并非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没有问题。今天,之所以有人把“钱学森之问”上升为“世纪之问”,就在于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危机意识。

  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第二十八位,其中创新排在第三十二位,而高等教育和培训排在第六十五位。高校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下,需要有更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中国高等教育任重道远。(本报记者 赵婀娜)

(责任编辑:耿道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