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有关情况介绍

2017-02-14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经国务院同意,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配套文件,是1+X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制造业人才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证的重要举措。

  一、编制背景和过程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制造2025》把“人才为本”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五大方针”之一,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李克强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

  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部署了11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决定由教育部牵头,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编制。刘延东、马凯副总理高度重视《指南》编制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2015年8月,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外专局共同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一年多来,教育部组织31个单位开展了21项专题研究,先后赴多个省份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充分听取了行业企业和学校代表的意见。《指南》文本形成后,先后充分征求了有关专家、行业企业、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部门的意见,通过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评估论证,2016年6月,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1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

  二、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总体形势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迈进人才强国行列,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数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二是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85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和2%。三是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制造业高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重在行业和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同时,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传统产业人才素质提高和转岗转业任务艰巨,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不强。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工程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和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三是企业在制造业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职工培训缺少统筹规划,培训参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制造业生产一线职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整体较低、发展通道不畅,人才培养培训投入总体不足,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尽快加以解决。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必须把制造业人才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在制造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三、编制思路

  《指南》编制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二四四”。“一”就是实现一个目标;“二”就是坚持两个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一个“四”就是秉承四个理念:创新、融合、协调、精准;另一个“四”就是突出四个重点:抓改革、强基础、补短板、优环境。

  实现一个目标,即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坚持两个导向,即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

  秉承四个理念,即创新、融合、协调、精准;“创新”重点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人才发展活力;“融合”重点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协调”重点是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体系,增强人才供给能力;“精准”重点是对接制造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提高人才支撑效率。

  突出四个重点,即抓改革、强基础、补短板、优环境。“抓改革”重点是完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人才开发体制机制;“强基础”重点是夯实专业技术、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3支人才队伍基础;“补短板”重点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高技能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优服务”重点是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机制。

  四、主要内容

  《指南》全文约17000字,共分为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人才工程、保障措施等五部分。

  规划背景:主要分析了制造业人才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总体要求:分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两部分。

  指导思想明确,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深化产业与教育融合为抓手,以夯实人才队伍基础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对接制造强国建设战略任务和重点领域,提升人才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能力,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引领性和针对性,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具体目标包括,制造业人才资源基本满足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更加吻合、重点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明显提高、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人才发展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重点任务:共包括七部分24条。一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包括贯通制造业人才系统培养渠道,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二是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包括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加快产学研用联盟建设。三是提升与先进制造业相适应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包括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全员质量素质。四是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主要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五是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主要是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整体提升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六是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主要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提升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七是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包括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促进人才合理流动配置,有效开展人才评价与激励。

  重点人才工程:共包括五项。一是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主要依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二是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通过实施中国制造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在普通高校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万人计划”等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三是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通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重点领域技术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依托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五是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质量素质教育行动,建设质量相关专业教育示范基地,支持各地举办质量素质提升研修项目等。

  保障措施:主要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抓好指南实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五、主要特点

  制造业人才发展,涉及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指南》涵盖了人才发展多个领域的政策措施。实施《中国制造2025》“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人才培养在人才发展中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在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服务决定地位,有为才能有位”。《指南》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服务国家战略,教育主动作为”,具体概况为四个“全”。

  一是全方位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指南》强调“健全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全面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从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各层次各类型教育均提出了重点任务。中小学教育,强调要在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加强制造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和培养;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重点培育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大力培养技术技能紧缺人才。本科教育,重点推进探索应用技术型发展模式;加强制造业相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把制造业相关高等学校打造成“工程师的摇篮”。研究生教育,强调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继续教育,强调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推动制造业企业职工培训全覆盖。

  二是全领域进行人才供给改革。《指南》强调要“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提出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确定了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和研发人员占比等具体目标。同时,《指南》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发展绿色制造、打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等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均有针对性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如,提出要引导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相关专业倾斜,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强调要围绕“四基”建设、智能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领域,重点培养先进设计、关键制造工艺、材料、数字化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是全过程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指南》在专业设置上强调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发展需求,增设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教学内容上围绕先进制造业所需的关键能力和素质,强调要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面向高校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强化信息化、绿色制造、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培养模式上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制造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相关专业标准制定、课程教材开发、教学实施等。推动高校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机制。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改变‘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完善工科学生实习制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上,强调要建立并推行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四是全角度加强人才培养保障。为保证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指南》对一些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保障和支持政策,强调要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力度。在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领域,强调要完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期间的保障政策,完善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关支持政策,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类专业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实训条件,保证学生‘真枪实练’。在经费保障方面,强调要落实好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在实施相关重大建设工程、重点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鼓励和引导社会、用人单位、个人投资人才培养。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等统筹力度,支持制造业人才教育培训。

  六、指南实施

  《指南》作为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各地、各部门的重要文件,是指导推进制造业各领域人才发展的行动纲领。下一步,一是抓好《指南》的宣传解读工作,使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各方面准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指南》要点和政策。二是抓紧制订时间表、路线图,使目标任务可量化、可考核,扎扎实实地把指南变成年度计划,把年度计划转变成实际行动,把实际行动转换为具体成果。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及时帮助解决《指南》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实施情况监测、跟踪指导,推动《指南》有序实施。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