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领会精神 积极行动 办好高质量的特殊教育学校

2017-07-28 来源:教育部收藏

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 芦燕云

  近日,国家颁布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二期计划》),这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办好特殊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此次提升计划总体目标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三全面”:即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是对一期计划实施成果的延续和巩固。学习领会和把握此次《二期计划》的重要精神,对于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我们在未来四年要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和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抓手。

  一、扩大非义务教育规模是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期计划》指出:“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可以看到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残疾人接受非义务教育的重视,这是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我们特教学校办学指明了方向。

  我校作为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职高)的15年一贯制特殊学校,将在《二期计划》的指引下继续加大向两头延伸发展的力度。《二期计划》指出:“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主阵地,残疾幼儿进入融合幼儿园接受早期康复、教育将惠及孩子的终生。学校在2010年3月开始招收残健儿童,创办培智学校的附属融合幼儿园, 2013年晋升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现有6个教学班140名幼儿,其中有15名特殊需要幼儿在各年龄班中随班就读。今后学校继续整合各种资源争取支持,加大融合幼儿园的办学力度,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学位,使更多的学龄前残障幼儿接受早期教育。对未能入园的学龄前残障孩子,积极开展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做到一人一案,保证一周个训时间,每月开展融合活动,提高融合幼儿园的办学质量。

  《二期计划》指出:“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非义务教育的高中(职高)教育已成为满足残疾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高层次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1996年我校率先在北京市成立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部,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探索出“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的职业教育模式。未来学校将结合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完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大学生职业培训力度和广度,挖掘社会资源,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社会生活等综合能力,促进更多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实现就业,自食其力,实现有尊严的生活。

  二、夯实融合教育基础是普特学校合作共赢的重要保障

  《二期计划》指出:“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目前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分布广泛,特性突出,对普通学校的价值观念、教育资源、管理模式、专业技能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作为融合教育的骨干团队,我校从2015年9月起先后把四位最优质的师资派到普通学校做支持教师,老师们进班辅导、家访、个训,给全体老师做培训等等,以提供最直接、常态化的支持,得到了普通学校的认可,很大程度缓解了目前我区普通学校资源教师严重不足、缺乏足够的专业来支撑障碍程度和类型日益加重的随班就读学生变化的困难。但目前仅仅是初步尝试,这个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将按照《二期计划》的部署,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继续做好支持教师进入普通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明确支持教师的职责,培养更多的有能力有专长的教师进入普通学校做支持、培训和指导,普特合作实现共赢。

  落实特教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是北京市全面推动中小学融合教育的重要举措,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半天参加普通学校活动是促进残疾学生融入主流、融入社会,平等享有教育资源的有力保证。该项举措我校已经开展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尝试了特殊学生到普通学校参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教育实践活动等不同层次、形式的半日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后将与普通学校加强沟通,在满足适合学生能力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开发内容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等方面下功夫,适当加大融合活动密度,加强活动后的分享、总结和提升,切实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

  三、拓展特教学校职能是应对特殊教育挑战的必然要求

  《二期计划》指出:“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支持特教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作为特殊学校应主动作为,积极思考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紧紧围绕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品质;另一方面,围绕支持服务做文章,不断拓展办学职能。

  未来四年我们的学校将积极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要努力成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逐步由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向辐射学区内所有学生的学习支持中心转变;要努力成为专业教师培训和输出中心,培养未来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多面手”;要努力成为各类课程资源研发中心,在学习解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不同残障程度、不同教育安置形式学生的校本课程及配套的教材、学具等资源;要努力成为特殊学生康复训练中心,着力培养能够承担进行肢体动作、语言、认知、心理、音乐、美术治疗等专业的康复教师,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元康复需求;要努力成为家庭、社区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对社区及家长进行咨询服务,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个训,充分挖掘残联、社工、家长组织、爱心人士等政府和社会多种资源,促进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延伸。

  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障。特教学校教师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精湛的专业做支撑。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教育步伐,就需要我们主动学习,自觉提升。《二期计划》指出:“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特殊学校如何抓住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以应对融合教育挑战,将是未来四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认为未来的特殊学校教师应不仅仅具备在一类残疾儿童或单一学科、领域的教育和训练能力,未来应能在两个学科以上甚至在多个教学岗位进行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能够胜任教育者、督导者、协调者、康复师、评估师等多重角色任务,能够担当多学科、多学段、多领域的全能教师将会更受欢迎。教师应该是新课程的研发者,新课程的践行者,新课程的传播者。

  因此,学校将抓住教师专业标准实施与卓越教师培养契机,加强教师在职的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培养教师具备合格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个性品质,具备较为精深的复合型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具备应用性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鼓励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了解教师未来四年的专业发展需求,尊重教师的发展目标和愿望,为不同需求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适合其施展才能的舞台,支持和帮助每位教师由单一课程型向复合型发展,由理论型向实践应用型发展,走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未来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

(责任编辑:于平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