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回归常态 走向真实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校长  刘可钦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颁布,对于中小学校有着非常鲜明的导向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深入学习,领会《指南》三个价值导向

  一是建立清晰而又整体的育人格局。《指南》鲜明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小学生要爱国、爱党、爱人民,认同并拥护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成为自觉体现“四个自信”,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指南》明确了各个学段德育工作的侧重点,五大板块的德育内容体系,六大德育工作实施途径等,为基层学校聚焦德育工作,开展实践创新行动提供了完备的政策支持。

  二是提出德育工作要落细落小落实。德育工作要克服大而空,大而全的说教方式,走出以“启动宣讲式活动”为主的惯性思路,《指南》提出,要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从细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德育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得能力、习得健康品格和良好行为的重要途径,而不只是停留在内容的“渗透”和“附加”上。

  三是强调德育工作要回归常态。《指南》提出,德育工作要注重知行合一,将学生日常生活与社会最大对接,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蕴含在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之中,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要让“教书育人”成为每个老师的自觉,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

  二、切实落实,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实践

  一是强化“真实的学习”。学习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致和人际关系所在,有学习的发生就有德育内容的实现。要用“真实的学习”作为德育课程建构的主线,建构与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对接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坚持德育与儿童生活深度融合,回归生活常态,将做人、做事、爱国、爱党、爱家乡等融入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

  二是培养“规范的学生”。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遵循安全、责任、规则、尊重、合作等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行为养成与支持系统”五大基石,形成全面、全员、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规矩”,将来走向社会依然能够用得上的“行为习惯”,成为“受欢迎、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三是形成“健康的生态”。学校、家庭、社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以及其他关联方的良性互动,是形成一个学校德育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开展好“家校共同体发展委员会”,“好老师进社区”,“邻家孩子”,“周末公益课”,“家长志工”等工作,构建紧密联系的家校良性互动平台,让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孩子、服务社区、连接社会的共同学习中心。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