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丰富品德成长机会 优化立德树人氛围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长海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集中精力梳理了学校德育实施途径,提出了符合个体品德成长规律的具体要求,有助于丰富学生品德成长机会,营造立德树人的适宜生态,增强德育实效性。

  一、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升各学科教学的德育阵地意识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立德树人应该贯穿各科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是有计划、系统地向学生传递道德认识、启迪道德情感、引导道德行动、促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课程,其根本宗旨在于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学校、家长和学生应高度重视德育课程,在确保课时的前提下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效果。

  如何将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问题。当代课程改革一直重视各学科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细致把握各学科德育功能,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为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提供精神养料,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纲要》提纲挈领地对各门课程的德育潜能进行了分析,未来在实践中,学校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有所偏重,另一方面要融会贯通,不宜僵化理解。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是全方位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能为学生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激发学生拼搏进取的动机,给学生以规范、引导、鼓舞和激励。

  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教育理念提炼本校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二是要以办学理念为轴心创新校园规章,指引师生言行,使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三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美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办学理念的直观呈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使校园处处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价值。

  班级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对学校活动的参与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引导性、针对性、主体性、创新性,确保班级面貌有切实的改善,确保师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受益。

  学校要重视发挥中外文化财富在学生良好品德培育中的奠基作用,引导学生与好书为伴,在书香中成长。身处信息化时代,学校要全面理解网络、数字化生存给中小学生成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小学生的网络使用加强关注和引导,对网络资源善加利用,扬长避短。

  三、丰富校内德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稳定的道德品质需要经过漫长而复杂的主动活动才能逐步生成。当代中小学生在社会和家庭中普遍缺少协调人际关系、养成道德品质的机会,丰富校内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节庆纪念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德育元素,是集中对中小学生开展专题德育引导的重要机会。节庆纪念日活动要加强规划,注重细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行动,防止节庆活动的娱乐化、庸俗化、刻板化。

  以升旗仪式、开学仪式、入团入队仪式等为代表的仪式活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当代校园仪式既要严肃庄重,又要贴近学生实际,体现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以增强引导性和吸引力,鼓励学生用“脚踏实地”的方式来“仰望星空”。

  校园节会活动和团队、社团活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升校园生活趣味性、调动学生自觉自律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学校在时间、经费和场地等方面要予以确保。

  面对德育活动易松散随意的状况,学校有必要启动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系统梳理各项德育活动,将德育活动有机纳入年度、月份工作计划,增强德育活动的计划性和实效性。

  四、建好用足校外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以主人公姿态参与社会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学校德育应因势利导,为学生走出校园承担社会责任、学做合格公民创造机会。

  各类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为学校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未来,学校要加强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开发,建立融参观学习、互动交流、模拟体验、实践探索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劳动是公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要丰富学生的劳动机会和志愿服务机会,促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劳动习惯,端正劳动观念,在劳动中锻炼能力,磨练意志品质,发展创新能力,学会合作共处。

  研学旅行具有趣味性强、研究色彩浓、教育意义广的特点,备受学生欢迎。学校要加强对研学旅行的规划和组织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彰显其研究色彩、教育意义,另一方面要持续做好安全保障,免除师生和家长的担忧。

  实践育人的开展,要求学校主动联合当地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要求加强德育领域的家校合作,以学校为中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共同立德树人。

  五、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为每个学生提供正向的成长空间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是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紧密相联的,规范合法的学校生活能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而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校园民主管理、明确岗位责任是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为人师表是基本的师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教师争做“四有”教师,依据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扎实投身育人工作,杜绝体罚学生等不当行为。教师在师生交往中体现的良好情操能促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习得相应的道德品性。

  教育部在2015年公布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鼓励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部代表国家明确提出对中小学生的总体期望和要求,同时将制订细则、具体实施学生管理的权利交给学校,这一做法切实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持续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等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工作,有助于汇聚各界力量,促进教育公平。学校要加大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爱保护力度,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多关心、多引导、多鼓励,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文明、进取、合作、乐观的良好品质。

  六、关于学校落实《指南》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中小学德育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随着学生年龄和理解能力增长,逐步达成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不应好高骛远,使德育沦为高喊口号的空洞说教。

  二是要在常态开展和体系构建上做文章。“一阵风”式的德育不仅不会带来学生思想行为的进步,反而会降低德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未来,学校应在加强校本德育体系建设上做文章,以制度形式明确每学期、每月的德育工作安排,并持之以恒。

  三是要在改革创新上动脑筋。学校德育领域存在重说教轻活动、重物质奖惩轻理性引导等违背规律的现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蔓延、校园欺凌事件频发都与此不无关系。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切实树立将德育视为本职主业的观念,努力创新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四是要在促进学生自觉自律上求成效。“教是为了不教”,德育的实效应体现在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能自觉践行。这要求学校德育重视对学生理性自觉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理性地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行动抉择;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行动、独立承担行为后果的过程中逐步达成行为自律。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