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石中英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学段特色,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指导性意见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阐明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总结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秀经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反映德育工作的性质,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条基本规律。而人们对德育工作性质的认识又依赖于其对道德范畴本身性质的认识,是道德范畴本身性质在德育工作者思想中的反映。关于道德范畴本身的性质,伦理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人强调其先验性,有人强调其普遍性,有人强调其功利性,有人强调其情感性,林林总总,不一而足。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系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正当性辩护。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一种行为道德与否、正当与否的认识、判断和评价自然会有所差别,反映着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什么抽象的、永恒的和普世的道德,只有具体的、时代的和特殊的道德。一些古今中外都接受的道德原则,例如“爱”“尊重”“责任”“正义”等,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也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行为要求。基于这种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德育工作也具有具体性、时代性和社会性,没有什么抽象的、永恒的与普遍的德育工作。具体地说,德育工作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法等要素也都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时期的德育工作,都必须研究那个时代的特点,反映特定社会形态及其发展阶段的要求,并努力体现在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指南》的制定,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及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根本性质的把握上。这既是《指南》制定的理论基石,也是运用《指南》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论。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基础性工作,中小学德育则是这个基础性工作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指南》提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要放开眼量、着眼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必须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南》中提出的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这些指导思想,一方面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也集中阐明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价值方向,那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把握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这些基本原则既体现了上述中小学德育根本性质和价值取向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培育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是对既往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经验的概括总结。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领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这个方向性原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立德树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必须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聚焦问题,找准发力点,切实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来;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队伍。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遵循规律,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性的反映,也是中小学德育不断提高实效性的要求。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努力发现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并积极应用好这些规律,才能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德育工作就应当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努力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在德育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体现阶段性特点,反映个性化需求,在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培育正向的道德情感和积极的道德体验,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知行合一,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水平。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协同配合,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系统性的反映,也是克服以往教育界所诟病的“5+2=0”现象的必由之路。一般而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比起智慧建构来说,更加具有开放性,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是相左的。所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比起其他各育来,面临的挑战更多,更不可能走“封闭式德育”的老路。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社区和各个社会机构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努力形成“5+2≧7”的德育新格局。特别重要的是,学校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学习和人格养成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常态开展,努力构建德育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各种研究表明,亿万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懈的努力,而且这中间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学校一方面要努力健全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使得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废,始终朝着德育工作的正确价值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求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好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问题,努力做到落实落小落细,将德育工作意识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交往活动中去,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团结有爱、勇于担当的良好育人氛围。

  把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坚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确原则,教育者必须树立起德育工作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仁义之邦、礼仪之邦,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有悠久灿烂的道德思想和德育传统,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德性智慧与德育工作经验,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仁宅义路、知行合一、家国情怀、义利统一、防微杜渐、内省慎独、榜样引领等等。这些思想几千年来指引着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构成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历史基因,也是我们今天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需要认真整理和继承创新。但是,近代以来,受制于种种原因,德育工作的文化自信也面临着严重的缺失状况,一些教师对于这些优秀的道德文化和德育传统认识不够、继承不够、发扬光大更不够,使得在中小学德育工作领域也时常出现“言必称希腊”的现象。对这种现象,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予以重视、克服和解决。这并不是说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们不要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学习,而是说在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同时或之前,应该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思想和德育传统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这也是我们学习其他国家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与思想基础。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