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用好“指南针”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准方向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 朱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相比智育这条学校的“生命线”,长期以来德育似乎更成了学校的“风景线”,重智轻德的现象在中小学校并不少见,究其原因,理解认识不到位,加上方式方法太随意,从而导致表面热闹却根基不实。

  做实一件事,依据是根本,抓手最关键。近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终于在基层的热切期盼中发布了。《指南》为基层学校德育工作厘清了职责,明确了“三不”的基本定位。

  德育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指南》明确,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换言之,德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和政治学科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德育副校长和团队工作者的任务,所有教师都应是德育责任人,各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今年9月起,国家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门学科教材将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投入使用,这是国家层面重视教材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趋向全学科育人的有力实践。《指南》更进一步要求,“建立实现全员育人的具体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全员育人的主张。

  德育不只是“一节课”的事。课堂教学固然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德育绝不应该仅仅在学科教学中发生。《指南》还为我们明确了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多种实施德育的途径和要求,拓展了德育的渠道和方式方法,把德育工作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环节、全过程延伸,充分体现了全程育人的宗旨。

  德育不只是“一个学校”的事。学生失德行为经媒体报道后,社会舆论总是一边倒地诟病学校、诟病教育,殊不知很多不良行为的出现,来自家庭、社会方面的因素往往是压垮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指南》明确了协同配合的德育原则,提出“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并将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同时,《指南》还明确了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不同学段的学段目标,使德育工作相互衔接、不留死角。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指南》将德育工作的原则、目标、内容、途径、要求和保障,构建为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的工作体系,为基层学校实施德育工作提供了专业、规范、可操作的指导和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好《指南》,既需要有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格局,又需要有一以贯之的定力,更需要久久为功的耐性。

  一、德育重在“唤醒”自觉

  “人之初,性本善。”德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唤醒学生本性的善,激发他们的道德潜能,引导他们自觉知善、向善、行善。如何唤醒?校园是天然的“德育场”。《指南》明确要“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这种引导和熏陶,不仅在于通过板报、走廊、橱窗、墙壁的布设等显性校园文化来传递学校的价值追求,更要通过校训、校规、校歌、校报、校园网络等校园隐性文化来凝聚师生的精神共识。仪式是适宜的“催化剂”。《指南》为我们指出了26种节庆纪念日、6种仪式活动,以及每年定期的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这些仪式不单是形式,更传承着文化。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等,总能升腾内心作为中华儿女和学校重要一分子的自豪感;神圣的入队、入团和成人仪式宣誓,总能激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肃穆的清明祭扫仪式和传统节日习俗,总能激发为党为祖国奉献的使命感。实践活动是优质的“育苗园”。科学设计德育目标与达成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各种“魅力场”“实践园”中,深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受必将浇灌着学生心中真、善、美的种子蓬勃生长。

  二、德育巧在化于“无形”

  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在德育中,直白的说教最是苍白无力,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与滋养,更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南》为我们提供了11种主题实践、3大类劳动实践,更用研学旅行拓宽了德育的时空。德育就是让学生在公益活动中看到社会现状,进而学会包容、仁爱和责任;在劳动实践中体会生活艰辛,进而懂得节俭、勤劳和孝悌;在研学旅行中感受成长过程,进而明白协作、分享和自律,等等。在学校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家庭让孩子传承家风,这些也都是德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的“巧”便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悟”,把有形的“规范”化为无形的“慎独”。

  三、德育旨在养成“习性”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德育更多的是一种养成教育。《指南》不仅明确了德育的总体目标,更首次细化了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小学低年级,以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为主;小学中高年级,以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为主;初中学段,以培养明确的公民意识为主;高中学段,以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这些学段目标不是独立而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和递进的,是顺应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的统一体。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实现行为习惯化、礼仪规程化、内容递进化、活动课程化、课程系列化,引导学生从小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习性和德行。

  四、德育成在见“人”见“智”

  一是“见”学生。每个家庭环境中走出来的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在德育过程中更要立足每个学生的品性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立足每个家庭的情况做到家校一致、协同育人。《指南》特别提出要关爱特殊群体,这既是对特殊群体学生心理、人格的格外关切,也是教导学生“仁爱在身边”的生动表达。二是“见”教师。加强研究、探索规律,对教师进行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培训固然重要,但身教重于言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自身的德行去影响、感染、润泽学生,才是根本之策。三是见于“智育”全过程。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教育全部工作可用道德一个概念以统括之”,说到底,智育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德育,两者并行不悖,是知行合一的统一体。德才兼备,方可成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立德是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越来越多的家长以爱的名义把孩子锁在培训班唯恐“输在起跑线上”时,当学校还在以培育英才的名义把学生囿于课桌前为考分呕心沥血时,请关注《指南》、重视《指南》、用好《指南》,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方向,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校准方向。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