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耿申

  中小学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既定的情况下,使德育工作取得成效和实效的一切途径、一切模式、一切技巧、一切经验及其由于实际情况不同而需要通过因时因地制宜而发生的一切合理的改造和适切的变换,甚至各个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既定德育目标的细化表述、对德育内容所进行的分解、取舍、增添、重编,以及对于德育结果的评价维度及指标的构建、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应用等等,从本质上讲,都属于德育工作方法问题。如果说当今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亟待加强改革与创新;那么,虽然不断完善德育内容也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方法的创新,就意味着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实施途径和要求”方面提出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既是德育途径,也是德育方法。例如,“课程育人”,是说各科教学都是一种育人途径;而“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要讲究适合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学生年龄阶段及生活实际的不同的育人方法和技巧。《指南》中关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督导评价、加强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要求,既是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保障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实施德育的重要方法。如果说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实践锻炼、道德评价等是微观而具体的德育方法,那么,课程、文化、管理、协同等途径以及领导、条件、队伍、科研等保障就是中观层面的德育方法,而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对德育目标进行细化表述,对德育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则可视为宏观层面的德育方法。从德育方法的角度看待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保障,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创新,有助于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方法创新的本质,是对抽象的德育方法根据当下变化了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化加工,使之变成具体的应用方法。抽象的德育方法和具体的德育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概念化的方法,具有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的特征。比如,“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就是亘古不变的德育原则;“说理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共情理解法”等就是稳定且有效的德育方法。后者是还原到具体情境中的方法,具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所谓德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求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在充分理解科学、抽象、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力发挥自己的教育想象力,通过对概念化的德育方法进行情境适应性的改造和加工,使学生得以深化道德认知,体悟道德情感,付诸道德行动。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挖掘传统德育经验。我国的“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都是两千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重视挖掘这些传统方法的现代价值,可使德育工作变得更有深度和厚度。如,孔子既重言教,更重身教,被誉为“万世师表”。今天的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在言行一致、为人处事上成为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向善的道德情感,应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而具有个性的修养行为。如何做到“循循善诱”,如何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在“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更应成为每位教师根据实际情境创造性地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即便在德育评价方法方面,孔子所概括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谓孝矣”的孝道评价方法,在今天都有其方法论层面的参考价值。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学习经典德育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一切从儿童出发;裴斯泰洛奇的“爱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权威来自于爱和责任;蒙台梭利的“自我教育”理论,强调好习惯的自我养成;埃里克森的“本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思想,强调教育氛围、共情理解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性;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思想,强调道德实践对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价值;柯尔伯格的“道德思想实践”,提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从纪律道德到合作道德的过程等等。近代教育开启以来,德育新理论不断涌现,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无尽的理论资源。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开展德育科学研究。德育方法的研究包括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等。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儿童道德发展报告(2017)》,就是一份以全国7省77,953份调查样本的数据为基础的大型调查研究报告。该报告揭示出的中国当前儿童少年(9~17岁)道德发展状态,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性参照数据。如,报告显示,“说理教育法”和“实际锻炼法”是最受学生喜欢的德育方法,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喜欢程度又有所不同。许多学校自发开展的德育方法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用科研的方式尝试了许多新的德育方法,有些方法获得了推广应用。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所开展的学科渗透德育的行动研究,把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道德认知的发展,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和体验,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行动的统一,都需要家校社三方形成一致的认识,采用一致的方法和行为。例如,在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方面,只有在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学校才能创造性地将“自愿”“无偿”“利他”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以某种安全、高效、快乐的方式推进实施,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志愿精神教育。

  虽然德育方法是依附于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却也是德育目标和内容得以落到实处、学生道德品质得到理想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德育工作中,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那种以为既定德育内容一定对应某种固定的德育方法的思维习惯,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是十分有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小学具体德育工作的方法永远处在创新之中,永远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尝试,科学地创造新方法,艺术地运用新技巧,以全面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