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贯彻《指南》重在校本德育课程建设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浙江省宁波中学 李永培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系统化、分层次、可操作的整体要求,是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指南》,将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改善校内外的德育环境,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共识。

  德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内在逻辑。在学习贯彻《指南》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体现育人要求、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校为本的德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德育载体、提升德育效果、促进学校德育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工程。

  一、对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当下,课程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绕不开的主题。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体现育人方向的基本指针,更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资源。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课程越来越成为实施教育教学的唯一依据。

  学校课程反映着学校教育的文化积淀和价值指向,蕴含了学校的教育实力和竞争优势。为切实有效地贯彻《指南》,进一步

  认识学校德育的内在规律,突出学校德育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克服学校德育的经验化和随意性,积极构建强调德育认知、体验和践行,体现育人目标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基础架构

  如果说《指南》是对学校德育方向的把握,那么,校本德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架构就是一种基于学校办学哲学和培养目标的路径选择。在基础教育阶段,行为规范和基本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的共同基础;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性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德育认知的重要来源;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参与、过程体验和德育实践是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载体;榜样引领、学校文化浸润和价值渗透则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升效果,各学段之间承上启下的学段衔接课程应当引起校本课程设计者的足够关注。校本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强化基础、系统设计和渐进安排,能防止低学段讲理想、高学段补行规等本末倒置现象的产生。

  尽管各学段德育目标随着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也会因学校性质而有所不同,但在中小学阶段,校本德育课程的基本构架总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

  (1)衔接性课程领域;

  (2)养成性课程领域;

  (3)学科性课程的德育认知基础和育人因素;

  (4)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领域;

  (5)榜样引领、文化浸润和价值渗透课程领域。

  由于学校德育的整体要求、分散实施、目标明确、途径各异的特点,校本德育课程的设计要考虑整体性、层次性和渐进性,考虑各项教育活动的系统、自洽和内容的逻辑关联性。同时,由于德育效果滞后的特点,在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既要重视形成性效果,更要强调教育效果的发展性预期。

  三、校本德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指南》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提出的整体且细化的规定性要求,对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的逻辑鲜明、体系完整的指导性意见,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打开了全新视野。

  在基本原则上,《指南》在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坚持协同配合,落实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参与度,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强调坚持常态开展,创新德育载体,有效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德育整体效益。

  在实施途径上,《指南》除了强调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基础要求外,着重对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导向性要求。

  显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新时期,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已经成为校本德育课程组织和实施过程中新的关键词。

  实践育人。以“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和志愿服务”为主线的社会实践的首次系统表达,阐述了学校德育践行和体验的新要求,以及层次性和个性化特点,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指标构成。在高中学段的学习领域中,综合实践活动已列为必修课程基础领域之一,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与《指南》中的实施途径搭建了课程融通的平台。

  管理育人。这是学校德育的传统命题,《指南》在原有的“以导为主,管导结合”基础上,强调了学校和教师作为管理主体的职责性要求,强调了学生作为养成性学习主体的制度约束的必要性,强调了制度和规范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同时,通过强调对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关爱,要求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区分“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防止形成教育误区。

  协同育人。学校教育是一项整体的工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不可或缺。《指南》把“协同育人”列为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将进一步强化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四、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融合和整体化

  随着课程意识的不断提升,以校为本的德育课程将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的工作平台和重要资源。置于学校课程大视野中的校本德育课程,它与学校课程相互融合、互为依托,是学校课程的有机架构。宏观角度看,无论是原来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是当下“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都十分强调基础、能力和道德情感的融通和整体化。各项教育活动所依托的课程领域必须服务于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不能“各自为政”。

  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接轨和融通是一个优化设计的过程,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基于学科基础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和践行,校本德育课程只有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各个领域,才能更好地凸显课程的价值,最大限度地绽放校本德育课程的生命力。

  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构校本德育课程需要从学段特点、教育目标、实施途径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需要整体设计、分步选择、预留接口、适度可调。在浙江省教育厅创建示范性特色普通高中活动过程中,宁波中学在2012年构建的“品学共融,个性发展”课程体系,通过“智能基础课程”“志趣专长课程”和“意志品行课程”三大课程领域的有机组合,以及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的有效互补,无缝对接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学术型高中的培养目标,体现了校本德育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指南》是学校德育的规范性文件,更是德育工作实践和创新的指导性意见,认真学习、有效贯彻《指南》,重视体现学校哲学、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将为中小学德育创建新的空间、拓展新的视野。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