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准确把握《指南》精神,不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2017-09-05 来源:教育部收藏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陈秀珍

  近日,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中小学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指南》涵盖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中小学生价值培养方向、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要求等内容,建立了中小学德育体系化发展的框架,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指南》之后,感触很深:一是《指南》中完备的德育工作建设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落实途径等给予了明确指导;二是依托《指南》精神,学校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化

  《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要实现文件的精神要求,首先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体系化建设。在完善学校德育组织机构和德育实施方面,我们要完善学生的德育常规管理,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同时明确学生德育导向,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学校从党总支到团委,从校长到德育处、从年级组到班主任、从社区到家委会、从课程到活动,都要有明确、规范的工作目标和流程。在领悟《指南》精神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将德育目标序列化,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目标内容体系。如,初一年级突出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和自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初二年级突出青春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三年级突出公民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年级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时,将德育内容课程化,学科教学要有明晰的三维目标,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落实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发利用好系列化的德育校本课程等。同时,学校对重大纪念日、节日和有关时事,按照“一月一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统筹安排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学生论坛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注重活动的序列开展,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的有效性。

  二、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做到学校德育工作精细化

  要实现体系化建设下的有效德育,必须要注重细节设计,注重全员德育,注重立体德育环境的建设。《指南》提出要细化学生的行为规范,这就要求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实施精细化设计与精细化管理。

  首先,德育计划的制定既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结合学校的教育实际。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与心理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的文化特色、生源所在地的文化环境、生源的层次、教师德育管理水平、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势和不足等因素。其次,要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构建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组织落实、年级组重团队配合、班主任抓班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就我校而言,就是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如,实施“三位一体”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模式,坚持每学期两次的“班主任沙龙”活动,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坚持每学期至少两次家长会和家委会,坚持每周一节德育课。再次,要完善、细化德育内容。如,在德育常规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家校合作、法制教育、理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创设立体化德育空间,提出明确、规范的要求。

  三、以《指南》精神为指引,坚持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化

  体系化、精细化德育构建了德育的立体维度,而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发展,则是在全面贯彻《指南》精神基础上的升华。要做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发展,首先要夯实德育工作基础。完善德育体系、细化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在此基础之上,把德育工作科研化、课程化,创新德育途径,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我校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要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指南》在“组织实施”内容中明确提出“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培训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科学理论,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坚持每年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班主任个人工作研讨会”“班主任工作室”三项活动,使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何更好地整合三项活动,使之形成实效性强的“三位一体”的班主任队伍培养模式,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指南》明确指出要“开展认识自我……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这与我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不谋而合。目前,我校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生涯规划课,并自主研发了生涯教育校本教材——《初中生涯发展导航》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高中生涯发展导航》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根据新一轮中、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的“尊重、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自主规划未来”要求,我校将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中高考改革要求有机结合,指引学生科学地选课、选科、选考、选专业。我们还将不断完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指南。

  《指南》涵盖范围广、实践途径多,它为我们开拓德育工作新领域提供了许多方向性的指引。相信,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一定会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