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不忘初心 多措并举
切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2017-09-06 来源:教育部收藏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县不忘初心,多措并举,切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实际行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基本情况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西的大石山区,是我国成立较早、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辖19个乡镇,世居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共72万人。目前,全县共有自治区示范性高中1所,河池市示范性高中2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初级中学25所,完全小学244所,小学校点352个,在校中小学生达12.4万人,在校大学生达1.1万人。到2016年底,都安县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6.02%,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长期居高不下,大学生助学贷款需求巨大。

  据统计,自2009年启动生源地贷款至2016年底,都安县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23亿元,资助学生3.6万人次。对于我们都安的不少家庭极度贫困的孩子,正是因为有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帮助,才有了走出大山、走进大学、走向新生活的机会。

  二、主要做法

  立足于都安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学生多、助学贷款需求量大等实际,我县紧紧抓住 “队伍、平台、服务”三个关键,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努力让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助学贷款带来的实惠与机遇。

  (一)积极落实“四到位”,确保“应贷尽贷”

  一是机构人员到位。2009年即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独立编制、独立财务,隶属县教育局管理的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为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提供了机构和人员保障。二是工作经费到位。国家助学贷款中央奖补资金、国家开发银行代理费、县财政公用经费,为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三是服务场所到位。2015年,我县专门建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务大厅,让前来办理贷款的家长和学生有了更好的休息场所和办事窗口。四是安全保障到位。为确保助学贷款办理平安有序,我县制定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联合公安、教育、住建、消防等多部门力量,为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经过努力,我县生源地助学贷款人数和金额逐年增长,2016办理生源地贷款7106人,是2009年开办初期的15.6倍,基本实现了 “应贷尽贷”的工作目标。

  (二)创新载体、提高效率,确保“能贷速贷”

  为提高办贷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我县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办理贷款。首先,我们在高中阶段进行预申请并将其资料录入系统,减少对这部分学生在现场申请和审核的程序,提高办理效率;其次,从2009年起我们就参考商业银行使用排号机对来办理业务的学生进行叫号,避免排队站队之劳;第三,我们从今年起启用电子合同全程无纸化办理,大大缩短助学贷款办理时间;第四,我们大胆创新,推出微信预约服务,学生只要关注“都安县学生资助中心”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在公众号上快速预约。二是服务下沉、贴近群众办理贷款。都安县地处山区,很多偏远乡镇到县城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路程。为给群众提供便利,2017年我县在东部片区拉烈镇设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乡镇代办点,辐射周边5个乡镇。截至9月4日,拉烈代办点办理生源地贷款850人,占全县办理总数13%,已为周边办贷群众节省开支近20万元。下阶段,我县还将陆续设立北部、西部片区代办点,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办理格局,实现“就近办贷”,真正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诚信教育、优化贷后管理,确保“好贷好还”

  我县生源地贷款从2014年逐步进入还贷高峰期,进入还款期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2851人,到2016年已增加到4132人。为优化贷后管理,我县把“贷后工作贷前做”,强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诚信教育,为贷后管理和毕业还款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每年5月,我县专门针对高三年级学生开展“助学贷款 伴你同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助学贷款政策。二是在办理助学贷款前,要求学生必须观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视频”,并认真填写诚信测试卷,让学生、家长贷前做到“六须知”:一须知助学贷款利息承担方式;二须知还款的时间节点;三须知还款的形式与途径;四须知不按时还款的严重后果;五须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电话;六须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扎实的诚信教育,“好贷好还,再贷不难”的想法,已深入借款学生及家长心中。

  作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层单位,我县资助部门将牢记国家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初心,主动作为,创新落实,让生源地助学贷款像阳光般照亮都安贫困家庭孩子的“大学梦”,让学生资助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添一份力。

(责任编辑:王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