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
我厅高度重视校园欺凌防范工作,将防范校园欺凌工作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近年来,通过加强德育法制教育,强化部门联动,运用督导考核等方法强化中小学欺凌综合治理工作。
一、多方联动,构建平安校园
近年来我们把防范校园欺凌工作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了防范校园欺凌专项督导工作。于2014年提请省委、省政府将防范校园欺凌工作纳入各地政府建设“平安浙江”工作考核,推动地方政府、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联合省公安厅、省综治办等7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厘清了各部门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任务。从强化学生欺凌事件的防范、处置、联动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教育,规范日常行为
从近年来校园伤害事故防范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障校园安全的重要方面,是防范校园欺凌的重要举措。我们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的发布为契机,大力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教育,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与言行举止。开展防范欺凌优质课评选,并通过教育资源网免费给各校下载,提高学校教育水平。依法治校,全面配备中小学法制副校长,通过教师和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讲座,以校园欺凌案例讲清“什么是欺凌事件”、“如何防范校园欺凌事件”,极大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
三、排查隐患,构建和谐环境
全省教育系统根据校园安全新形势,近年来对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班班主任一一排查学校的特殊群体学生建立档案。落实教师检查跟踪,检查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帮教过程。值周老师和保安加强校园巡逻,发现苗头及时处置,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突破难点,提升治理能力
为充分了解校园欺凌防范工作的现状,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厅多次会同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建议。从调研情况看,家庭、社会如何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管理是当前防范校园欺凌的难点。因此,我们在工作中注重引导家长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实监护人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政法、媒体等各方面沟通协作机制,畅通信息共享渠道,消除暴力文化通过不良出版物、影视节目、网络游戏侵蚀、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下一步,浙江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要求,按照教育为先、预防为主、保护为要、法治为基的原则,通过建立科学系统的防范欺凌教育知识体系,强化家庭教育和日常管理,加强重点人群的排查教育构建学生欺凌防范体系;通过规范调查处理流程,完善申诉渠道,强化教育惩戒,规范学生欺凌的处置程序;通过明确职责、强化培训、完善考评、严肃问责,形成防范学生欺凌的长效机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