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与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共同出席,介绍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八大以来教育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要给老百姓送出的一串“红包”都有啥内容?教育的三个“硬骨头”都是啥?2049年的中国教育将是什么样的?来,随小编一起到现场去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陈宝生部长介绍了哪些内容?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教育系统全体教育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爱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教育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这两句话,前面一个是总体判断,后面一句讲的是补短板,政策倾斜的重点。两句话加起来,高度概括了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教育战线同志们听到这个总体判断和评价后很受鼓舞。
这个变化表现在几点:
第一点,这五年是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最鲜明的五年。我们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引导教育战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把这个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程来对待,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目的就是要打牢、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这方面要加强。
第二点,这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我给大家报三个方面的数:
一个是教育的保障条件。五年时间,用于教育的投入,由两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4万亿元大关。国家的教育投入,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这五年一直坚持4%。
第二个,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五年前是20%多,现在90%多。
第三个,教育系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这五年一直稳定在2/3以上,这就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支撑。
还有,这五年共培养输送了近八千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人力资本总量大幅提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有力地支撑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第三点,这五年是人民对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的五年。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报几个数:
这五年,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这样一个原则,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这五年,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
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这也是了不起的。
还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现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2017年,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报名15万人,是五年前的36.5倍。
五年来,我们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资助体系进入学校上学。今年甘肃的学生叫魏祥,河北考生庞众望,通过农村专项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第四点,这五年是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的五年。现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有4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还有,我们在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000多所中小学课堂,对汉语教学、中华文化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最后,这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已出台,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起来,现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今年落地,经第三方评估获得了成功。
以上是我们这五年的五个特征。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一步,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落实好十九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陈宝生部长回答了哪些问题?
现场问答一:教育的四个“红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我这个问题提给陈部长。我们都知道,过去五年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飞速的。从微观来看,可能我周围的同学很多人到了婚育年龄,很多人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开始为怎么能上一个好的幼儿园着急,可能这样的焦虑可能维持到他的全学段,甚至到高等教育。宏观来看,我们看到这样的数据,中国教育在全世界达到中等偏上的水平,您怎么看这样的定位?另外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上好学,教育部在未来有怎样的努力?谢谢。
陈宝生部长:谢谢,你一下子抓住了我目前的兴奋点。正如你刚才讲的,这五年中国教育确实上了一个大台阶,三句话,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系统性的提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教育个子大了,骨架壮了,颜值高了,排位靠前了。个子大了,就是说现在我们每年有2.6亿多学生,了不起。骨架壮了,就是说我们教育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很大进展,地区布局在公平方面有了进展,在质量方面有了提高。颜值高了,就是说我们人力资源培养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取得的教学成果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排位靠前了,就是在国际上,中国教育整体进入中上行列水平。就学科来说,一些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水平,一些大学在世界排名中位次整体提升。去年媒体发现,中国的大学突然之间整体排位往前提了,而且幅度还很大,这是我们多年教育发展积累的结果。
这些年的发展就这么四句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过去人们是想上学,现在人们想上好学,这是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主要矛盾变化的表现形式。
你刚才讲到的你周围的同事孩子上幼儿园,面临着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希望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这出现了所谓的“择校热”,还出现了低龄的“留学潮”。高中阶段,希望新增劳动力能够更多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因为这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太重要了。高等教育希望上好学,上好学科,好专业,人们的需求发生了一个质量型的转型,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按照十九大精神,总要求就是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策的总基调,就是要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
重点工作,一是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是报告里面总书记讲到的。二是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是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四是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这对我们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作用非常大。五是提高教师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六是完善资助体系,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就是建设学习大国,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总体构想就是这样,我只点一个题。
这些落实了,我们给老百姓送出一串“红包”:
第一个“红包”,到2020年,我们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现在是77.4%,还有普惠性的幼儿园要占到幼儿园的80%以上,现在60%多。
第二个“红包”,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到2020年,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里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
第三个“红包”,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们正在打高中阶段普及攻坚战,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50%,现在是42.7%。达到50%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高等教育基本普及了。
第四个“红包”,送给老师们。师资队伍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谢谢。
现场问答二:教育的三个“硬骨头”
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我们看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说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一句话,要“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应该说这句话跟台上的几位部长都有关系,也关系到我们民生的方方面面。各位部长看来,这几方面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什么?
陈宝生部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这两个问题很重要。至于你说的“硬骨头”,我这儿有三个“硬骨头”:
第一个“硬骨头”,就是刚才我讲的,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达到80%。这个是硬骨头,为什么?即使这两个指标达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还不能根本解决。还有,放开二胎之后,每年新出生的孩子有很多。
第二个“硬骨头”,就是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有一些学生是自愿失学,没兴趣,不学了。怎么样按照义务教育法解决这些问题,让他有兴趣学习,把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现在是93.4%,这是一个大的“硬骨头”。
第三个“硬骨头”,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因为这是指挥棒。我们还要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就能带动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
现场问答三:2049年的中国教育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十九大报告里面勾勒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说了2049年要实现怎么样的中国。请各位部长设想一下,在你们目前负责的具体领域,教育、住房等等,到2049年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谢谢。
陈宝生部长: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展望未来是一门艺术,当然它也能展现我们的信心和预期。就教育来说,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心目中的2049年的中国教育,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2049年,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到那个时候,中国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
第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学习交流中国发展经验的老师、学生来中国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尽到自己的努力,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第四,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2049。至于我们国家当时的人民,都能够使自己的受教育权益得到完全的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能够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谢谢。
现场问答四:“四梁八柱”的教改措施基本出台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记者: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陈宝生部长。在会议开始您介绍说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了“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改革的推进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下一步我们关于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将出台什么样的举措?
陈宝生部长:谢谢您对教育改革的关注。在回答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先说三个概念,教育改革和其他改革是不一样的,有它的特殊规律。
第一,教育改革和教育一样,它是慢变量。为什么是慢变量呢?就是一项改革启动之后,落地见效至少得经过三年,因为新的学生一入校至少得三年时间才能毕业。
第二,教育改革每一项措施都是和人直接相关的,实际上是人的改革,这个非常重要。
第三,教育改革综合性很强,涉及到方方面面,学校、社会、家庭,校长、老师、学生、家长,都关心,评价标准是多元的。
所以我想说,就顶层设计来说,现在教育改革在管理体制上怎么管,中办、国办文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已经出台了。分学段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我刚才介绍了,已经出台了。高中阶段选择性教育怎么改,围绕质量改,高中阶段发展攻坚战方案已经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根据义务教育法,围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围绕提高质量、减轻学业负担、改变应试教育的改革措施,都已经出台了。学前教育改革方案也已经制定了。这些是顶层设计,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每个学段都有了总体设计,而且中央都批准了。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和世界各国教育合作交流,中央也出台了文件,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容。这些措施目前都在实施中,这是一个概念,顶层设计。“四梁八柱”的改革措施都基本出台,我指的是这个。
刚才讲到的,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这是两个概念。“全面施工”就是说现在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在实施,而且进展良好。“内部装修”就是说一些进展比较快的,处于龙头地位的,这样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内部装修”了,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三年已经落地,现在我们着眼于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完善和解决。蹄疾步稳,把我们的教育改革向前推进,为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体制保障。谢谢。(来源:十九大新闻中心 图片来源:新华网、人民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