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中央暨首都各新闻单位: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深入学校、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创作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优秀教育新闻作品,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为总结两年来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经验,鼓励和表彰2006―2007年度在教育新闻宣传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推动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部组织开展了2006―2007年度优秀教育新闻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作品1014件,经评选委员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47名,二等奖70名,三等奖80名。同时,评出优秀专题奖10名、优秀版面奖10名、优秀论文奖10名、优秀教育新闻特别奖15名。现将评选结果予以通报(名单见附件)。希望广大教育新闻工作者再接再厉,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教育新闻宣传形式,努力提高教育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06―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获奖名单
教 育 部
二00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2006―2007年度教育部优秀教育新闻获奖名单
一、新闻作品(197) | ||
一等奖(47) | ||
1、消息类(11)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张 敏 沈 洋 周 岩 | 新华社 | “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力争让所有农村孩子走进课堂 |
朱振岳 陈胜伟 | 中国教育报 | 浙江九十三位农民 政府“埋单”上大学 |
刘 昊 赵冬玲 | 北京交通大学 (刊发北京日报) |
大学生“村官”回母校“招兵买马” |
徐光明 | 中国教育报 | 温总理回信勉励同学们像花儿茁壮成长 |
陆梓华 王辛(笔名焦苇) | 上海市教委 (刊发新民晚报) |
市民来信引出了中考新政策 |
黄 勇 张 瑾 | 合肥工业大学 (刊发中国青年报) |
合肥工大有四千多盏心理危机“预警灯” |
吴 晶 | 新华社 | 中国青年在身边的同龄人中找到精神榜样 |
袁新文 | 人民日报 | 西部“两基”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
丰 捷 | 光明日报 | 1.5亿农村中小学生今年全免学杂费 |
杨忠阳 | 经济日报 | 教育部明确反对教育产业化 |
张 茧 | 湖南日报 | 免费培养万名专科农村小学教师 |
2、通讯类(20)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董洪亮 | 人民日报 | 徐伟:冰窟勇救三少年 |
施 芳 | 人民日报 | “我为祖国献石油” ――记大庆石油学院毕业生在铁人精神感召下投身基层的故事 |
孙承斌 李 斌 吕 诺 刘 兵 |
新华社 | 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弘扬孟二冬的崇高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
李 斌 | 新华社 | “有一流教育,才能成为一流国家”-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一; “职业教育已列入中南海议事日程”-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侧记之三 等一组四篇稿件 |
周 岩 褚晓亮 张晓晶 | 新华社 | 英文特写:中国高考承载千万家庭梦想 |
姜锦铭 | 新华每日电讯 | 湖北:乡村资教大学生,六成选择留下 |
靳晓燕 | 光明日报 | 师之道――记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孟二冬 |
朱振国 | 光明日报 | 大学,你的特色在哪里 |
宋晓梦 | 光明日报 | 科学课为何举步维艰 |
蒋昕捷 | 中国青年报 | 生如夏花――一个“80后”大学生的生命轨迹 |
樊未晨 | 中国青年报 | 高考走到阳光下 “ 能人”在电脑前“无能”了 |
李 斌 | 中国青年报 | 校长论坛自揭大学之短 |
原春琳 | 中国青年报 | 国防生不当小富要做栋梁 |
张春铭 | 中国教育报 | 男儿何不带吴钩 ――记北京大学首位在校参军的大学生士兵高明 |
郭炳德 | 中国教育报 | 一个国贫县为何热衷争创示范高中 ――对河南省民权县高级中学“放假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
王 英 | 中国日报 | 助学降落伞 帮助贫困生着陆高校 |
李 勇 | 法制日报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系列报道 |
赵晓展 | 工人日报 | 教育投入:离4%还有多远? |
何春雷 | 中国消费者报 | 追寻30年大学消费的记忆 |
邓兴军 | 北京青年报 | 本科生朱浩 我和同学制出探空火箭 |
3、评论类(4)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袁新文 | 人民日报 | 别让高考这样“热” |
谢文颂 | 现代教育报 | “追星事件”背后是影响力群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沉重的负担 |
王庆环 | 光明日报 |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
4、摄影类(2)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修伯明 | 中国教育报 | 陈敬道:带着养父支教 |
高学余 | 新华社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组照 |
5、广播类(3)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周 颖 |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 我和总理面对面 |
卫 宁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中国充分保障农村孩子享受义务教育 |
胡国华 赵 威 牛 文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教育:发展基石,公平起点 |
6、电视类(7)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姬 强 | 中央电视台 | 政策解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大学 |
陈小梅 曹晋平 | 中央电视台 | 中国中小学今天开学 新《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
黄 剑 赵永勤 代诗丹 | 中央电视台 | 贫困生能圆上学梦 |
刘 年 | 中央电视台 | 一丹两会信箱:专访周济 |
康 宁 靳黎明 刘春来 唐雁楠 孟小曼 胡巧诗 李 波 杨 剑 郑育娟 胡永昌 朱长宝 杨 阳 荆慕瑶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走向和谐――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
贡嘎顿珠 | 西藏自治区电教馆 (刊播中国教育电视台、 西藏电视台) |
梦翔 |
胡永昌 马海波 张 平 郭 莹 王 军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重庆、宁夏、沈阳采访团系列报道 |
二等奖(70) | ||
1、消息类(12)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吕 诺 周婷玉 | 新华社 |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系列报道 |
赵凤华 | 科技日报 | 地学科研愁的是“没人花钱” |
任丽梅 | 中国改革报 | 40亿元中央财政资助中职贫困生 |
刘 琴 | 中国教育报 | 北京海淀职教惠及十二万农民工 |
徐光明 | 中国教育报 | 江西新评特级教师九成来自教学一线 |
龙超凡 | 中国教育报 | 福建49万民工子女就近入读公办校 |
高耀彬 | 中国教育报 | 《一把酸枣》带着师生闯市场 |
邓兴军 雷 嘉 | 北京青年报 | 乡土教材走进中小学课堂 |
袁祖君 | 北京青年报 | 教育部首邀学生参加新闻发布会 |
丁肇文 | 北京晚报 | 小升初简历厚过毕业求职 |
张 国 丁 峰 | 南开大学 (刊发新华每日电讯) |
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给新生留作业 |
武永明 | 兰州大学 (刊发兰州晨报) |
12才俊竞聘兰大副校长 |
2、通讯类(32)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袁新文 | 人民日报 | 不让一名大学生因贫失学――国家助学奖学金制度实施侧记 |
杨明方 | 人民日报 | 告别了“黄瓜蘸酱”的日子 |
蒋昕捷 | 中国青年报 | “我想成为一名教育家” |
叶铁桥 | 中国青年报 | 聊城大学校门事件调查 |
吕 诺 王 丽 | 新华社 | 2006:倾听中国教育迈向公平的足音 |
渠宏卿 | 新华每日电讯 | “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
吴 亮 王 争 | ?t望 | 马尚英:不让一个适龄娃娃辍学 |
周 迅 | 光明日报 | 一位职高校长的理念和困惑 |
练玉春 | 光明日报 | 茫茫高原上 朗朗读书声 ――青海省书写“两基”攻坚历史篇章 |
丰 捷 | 光明日报 | 高考复读:无人喝彩的利益博弈 |
李玉兰 | 光明日报 | 八月的乡村不再为学费愁 ――甘肃会宁举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咨询会 |
杨忠阳 | 经济日报 | 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 |
尹晓燕 | 工人日报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能否“三赢”? |
毛晓瑞 | 农民日报 | 这样的培训太有帮助了――湖北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见闻 |
王晓晶 | 农民日报 | “政策解读让咱心里有底了” ――教育部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咨询活动纪实 |
郝卫江 | 中国妇女报 | 大学教育如何以人为本 |
邱海黎 | 中国妇女报 | 没有器材 照样练好身体 |
仇方迎 | 科技日报 | 产学研结合:中国高校发展新趋势 |
任丽梅 | 中国改革报 | 我国贫困生诚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 |
崔立勇 | 中国经济导报 | 站起来提问的不是记者――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侧记 |
续 梅 朱爱国 | 中国教育报 | 新机制夯实教育公平的根基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一年记 |
肖 铮 王亿钦 龙超凡 | 中国教育报 | 为了4681名考生――福建建瓯延期高考备忘录 |
蒋夫尔 | 中国教育报 | 高校呼吁推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
杨晨光 | 中国教育报 | 徐伟:我们身边的榜样 |
叶莎莎 | 中国教育报 | 大学生,你应该感谢谁 |
王 琰 | 中国教师报 | 把免费培训大餐送给农村教师 |
康 丽 | 中国教师报 | 她让思想政治课如此鲜活――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施索华 |
刘 昊 | 北京日报 | 清华百名院士将赴青海大学讲学 |
郭少峰 | 新京报 | “希望大学生正确理解价格波动” |
黄佳熹 薛 峰 解淑萍 | 现代教育报 | 点燃希望 为了农村的孩子 |
任 洁 | 劳动午报 | 一瓣心香祭慈影 两代师缘继斯魂 |
蒋 绶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刊发楚天都市报) |
大山深处,他高擎不熄火把 |
3、评论类(10)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周 铮 | 农民日报 | 让农民的孩子都上得起学 |
吴 俊 茆 琛 | 新华社 | 刹一刹炒作“高考状元”之风 |
张以瑾 | 中国教育报 | 父爱已被推搡到什么角落 |
蔡继乐 | 中国教育报 | 且慢为“80后”贴上标签 |
翟晋玉 | 中国教师报 | 一条低耗高效之路 |
熊丙奇 | 上海交通大学 (刊发文汇报) |
“不拘一格降人才”为何渐行渐远 |
毛晓瑞 | 农民日报 | 让“官本位”远离校园 ――有感于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
陈 浩 | 中国高等教育 | 深化教学改革需要大力度加速度 |
崔立勇 | 中国经济导报 | 高考担着“社会公平” |
刘好光 | 中国教育报 | “因学致贫”与理性选择教育 |
4、摄影类(4)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樊世刚 | 中国教育报 | 贫困生高秋莉因自强而精彩 |
王 鹰 | 中国教育报 | “学校生活比家里还好” |
云凯杰 | 现代教育报 | 大使抖空竹 |
范继文 | 京华时报 | 学生上高中 要跳华尔兹 |
5、广播类(3)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赵 威 李晓梅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中央财政106亿经费预拨到位 确保农村儿童免费上学 |
罗 厚 赵 威 杜雨亭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让每个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 ――访教育部部长周济 |
张延红 |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 面对贫困,他们选择阳光 ――对话“80后”贫困大学生 |
6、电视类(9)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石冬梅 | 中央电视台 | 谨防高招骗局系列报道 |
林凤安 朱邦录 | 中央电视台 | “两基”攻坚目标实现 |
孙 洋 | 中央电视台 | 免除学杂费 农民得实惠 |
杨修雯 杨继红 王冬妮 | 中央电视台 | 洋院长眼中的孔子学院 |
郑育娟 刘 锴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 咨询会系列报道 |
田 立 任宏伟 廖开阳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小”记者与“大”代表面对面 |
徐 珂 吴 迪 | 北京电视台 | 中职教育 前景看好 |
张 俊 | 中央电视台 | 边远地区考生和家长及时得到国家资助政策咨询服务 |
武庆鸿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安徽淮南交警 学生的交通卫士 |
三等奖(80) | ||
1、消息类(17)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张 国 李新玲 | 中国青年报 | 南开大学追回一顶博士帽 |
袁建胜 | 科学时报 | 国家助学新政策有望落到实处 |
余冠仕 柴 葳 朱振岳 | 中国教育报 | 义乌免费培训帮助市民闯市场 |
杨云慧 | 中国教育报 | 特岗教师走活农村教育一盘棋 |
沈祖芸 | 中国教育报 | 上海将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系统 |
刘 昊 | 北京日报 | 首都高校贫困生普获“心理资助” |
邓兴军 | 北京青年报 | 我们也想参加今年的高考 |
徐 笛 | 北京青年报 | 村支书面试学生村官 |
李 莉 | 北京晚报 | 新生包机进京遭质疑 |
郭少峰 | 新京报 | 教育经费支出须报同级人大批准 |
张 灵 | 京华时报 | 古诗词“唱”进学生音乐课 |
陆云红 | 深圳特区报 | 认识汉字九百 便可轻松读报 |
谢文颂 | 现代教育报 | 七百教师逛“课程超市” |
彭 丹 | 北京考试报 | 高三教辅书多买帮倒忙 |
任 洁 | 劳动午报 | 校长亲手送上爱心礼包 |
罗 倩 张 利 | 复旦大学 (刊发光明日报) |
沪首个创业导师团成立 |
郑 瑶 | 西南大学 (刊发重庆日报) |
顶岗实习:为农村教育造血 |
2、通讯类(38)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靳晓燕 | 光明日报 | 周有光:百岁星辰文华灿然 |
宋晓梦 | 光明日报 | “我们进步了!”-写于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闭幕之际 |
郭扶庚 | 光明日报 | 高考九问:怎样让人民更满意 |
王庆环 | 光明日报 | 教育:让人民满意 |
李 斌 | 中国青年报 | 中考新政的美丽幻觉和尴尬现实 |
周凯 孙晓丹 | 中国青年报 | 复旦上海交大自主选拔争议中破冰 |
倪光辉 | 人民日报 | 我们的思想毕业了吗? ――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德育答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
吴 晶 | 新华社 | 一堂特殊的感恩课――记北师大首批免费师范生入学教育 |
李江涛 郭 鑫 丁晓晶 | 新华社 | 千万考生进考场 中国恢复高考迎来“而立之年” |
王秀真 秦交锋 | 半月谈 | 高校,领跑中国现代农业第一棒 |
黄朝武 | 农民日报 | 教育“新政”铺就贫困学子阳光路 ――湖北实施“教育两项重大政策”见闻 |
曹 茸 | 农民日报 | 高校助学新政呼唤诚信意识 |
李 凝 | 科技日报 | “工学结合”:高级蓝领天津造 |
赵凤华 | 科技日报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
陈 彬 | 科学时报 | 创新实践需要多少学分考量 |
崔立勇 | 中国经济导报 | 别忘了那些最重要的脚印――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眼中的2006 |
葛洪才 | 中国改革报 | 知识创新决定国家科技领导地位 ――部分国外大学校长谈知识创新与社会服务 |
郑 猛 | 中国税务报 | 大学新生报到:寒门学子入学无忧 |
冯亚丽 | 中国人事报 | 让知识的阳光普照西部农村孩子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助推“两基”攻坚纪实 |
宋全政 史振平 徐庆军 | 中国教育报 | 教科书循环使用:青州“绿色教育”总动员 |
周祖臣 | 中国教育报 | 他用拐杖撑起一座学校――记广西凌云县下甲乡弄怀小学残疾教师阮文凭 |
程 墨 | 中国教育报 | 当心!“另类书籍”侵蚀孩子 |
余冠仕 柴 葳 | 中国教育报 | 国家助学体系“打通”从家门到大学的路 |
李伦娥 | 中国教育报 | 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何以如此艰难? |
王 ?B | 中国教育报 | 支教女孩的付出与回报 |
王 亮 | 中国教育报 | 体教结合 路有多远?――“清华模式”启示录 |
茅卫东 | 中国教师报 | 一位生物老师的诗意课堂 |
李 帆 | 人民教育 | 用精神的烛火照亮教育事业――献给那些为教育事业奉献出生命的老师们 |
闫建立 | 北京青年报 | 北大著名教授新疆支教 |
奚宇鸣 | 北京青年报 | 沈阳中小学教师“大换岗”能否抑制“择校热” |
姚 奕 | 法制晚报 | 写给胃癌老师 期待苦尽甘来的信 |
曹金良 | 北京考试报 | 嘿,保安班的小伙子! |
解淑萍 | 现代教育报 | 城乡教师 怀抱同一个教育均衡梦 |
陈晓春 李爱铭 王 辛 | 上海市教委 (刊发解放日报) |
上海专款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 |
何 英 伍玉松 | 西南大学 (刊发重庆晚报) |
大学生当村官另一种幸福生活 |
李雪林 | 文汇报 | 51万学子告别“大病之忧” |
马效军 | 甘肃日报 | 感受春天的温暖――我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纪实 |
周仕兴 何玉可 施 菱 潘文华 |
广西日报 | 根植乡土育人才 ――记我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破解农村人才紧缺难题 |
3、评论类(8)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杨明方 | 人民日报 | 孟二冬,你让我们感动 |
练玉春 | 光明日报 | 校长的午餐 |
赵晓展 | 工人日报 | 期待职业教育新的“黄金期” |
续 梅 | 中国教育报 | 坚持健康第一 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
黄 文 | 中国教育报 | 别让洪战辉承受得太多 |
徐启建 | 中国教育报 | 媒体,请别再给教育“挖井” |
李 帆 | 人民教育 | 2007,基础教育精神价值的回归 |
任卫军 | 北京考试报 | 教育领域也需“3?15” |
4、摄影类(6)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王 鹰 | 中国教育报 | 开化乡村建起留守儿童俱乐部 |
刘 畅 | 复旦大学 (刊发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报) |
机器人“复娃”宣讲十七大 |
钱冰戈 | 北京青年报 | “认师会”师生相拥而泣 |
沈 岩 | 北京交通大学 (刊发中国教育报) |
老“村官”激励新“村官” |
任丽梅 | 中国改革报 | 少吃两顿饭也要让孩子上学 |
李玉兰 | 光明日报 | 众说纷纭“校园集体舞” |
5、广播类(4)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曾晓东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西南大学免费师范教育成功走出第一步, 示范作用开始显现 |
汪 鑫 邓鹭燕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 ――农民工子女的蓝天学校 |
倪恩泉 徐 钰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 校园,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
赵九骁 杜雨亭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舞动校园青春 |
6、电视类(7)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覃 川 戚天雷 申 璐 | 清华大学 (刊播中国教育电视台) |
蒋南翔: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
胡巧诗 任宏伟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为智障孩子搭建宽广的舞台 |
姬 强 | 中央电视台 | 变大为小 有加有减 高校“内外兼修”促就业 |
刘 年 | 中央电视台 | 河南国家助学贷款新措施 |
毛 健 | 中央电视台 | 学汉语成为国外大学生新时尚 |
张晓舟 蒲卫晖 谢志春 | 甘肃河西学院 (刊播甘肃电视台) |
双拐走出人生路 |
王 东 俞峰传 | 中国教育电视台 | 能做手倒立运动的小胖子 |
二、优秀专题奖(10)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郭扶庚 | 光明日报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政策解读专题 |
堵 力 李丽萍 李洁言 |
中国青年报 | “‘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系列报道及讨论 |
鲍效农 修伯明等 | 中国教育报 | 《西部“两基”攻坚成果巡礼》(摄影专题系列报道) |
张 英 | 南方周末 | 免费师范生教育报道专题 |
雷 玲 | 现代教育报 | 2007年教师节特刊 |
李桂云 | 中国远程教育 | 雪域高原教育使者 |
臧文丽 | 人民网 | 教育部官员系列访谈 |
商 亮 荆 克 | 新华网 | 国家恢复高考30年系列专题 |
周玲玲 高伟山 | 中国教育新闻网 | 2007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主题系列采访活动 |
刘爱民 张 茧 符 蓉 等 |
湖南日报 | 《喜看开学第一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专题报道 |
三、优秀版面奖(10)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杨明方 | 人民日报 | 2006年终回顾专版 |
张 慧 | 新华每日电讯 | 教师节?群像 |
郭扶庚 刘 茜 | 光明日报 | 2006 成长报告 教育年轮 |
汪大勇 练玉春 李玉兰 等 |
光明日报 | 尊师重教 奠基未来(教师节特刊) |
堵 力 李丽萍 李洁言 | 中国青年报 | 这个教师节,他们缺席了 |
赵晓展 尹晓燕 | 工人日报 | 关注大学生就业三方谈 |
曹 茸 | 农民日报 |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实现 |
余冠仕 张 晨 | 中国教育报 |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报道专版 |
修伯明 | 中国教育报 | 兄弟俩养猪挣钱上大学 |
梁颖宁 | 中国教师报 | 丰收9?10 |
四、优秀论文奖(10) | ||
姓 名 | 单 位 | 作 品 |
王庆环 | 光明日报 (刊发《中国记者》) |
教育新闻考验记者素质 |
鲍效农 | 中国教育报 | 彰显新闻照片的“魅力” ――“图片+评论”是加强图片深度报道的有效做法 |
李双红 | 安徽教育报刊社 (刊发《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
要“新闻”还是要“论文” ――浅论教育报刊的编辑策略 |
周襄楠 | 清华大学 (刊发《兰州大学学报》) |
论校内媒体建设与大学发展 |
熊丙奇 | 上海交通大学 (刊发《新闻记者》) |
高考报道呼唤科学和理性 ――试论新闻媒体的矛盾及其调适 |
铁 铮 | 北京林业大学 (刊发《中国高等教育》) |
为高教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新闻舆论环境 |
周挥辉 | 华中师范大学 (刊发《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
冯 岩 | 西北民族大学 | 加强高校素质教育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
夏红辉 | 兰州交通大学 (刊发《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
高校校报传播力提升的路径分析 |
周仕兴 | 广西日报(刊发《新闻潮》) | 教育新闻的困境及原因初探 |
五、优秀教育新闻特别奖(15个) | ||
一 | 人民日报教科文部 | |
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 | ||
光明日报教育部 |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日论坛》栏目 | ||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 | ||
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教育专题部 | ||
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新闻网 | ||
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中心 | ||
人民网 | ||
新华网 | ||
中国网 | ||
中国教育在线 | ||
北京阳光教苑文化交流中心 | ||
二 | 中国青年报副社长 谢 湘 | |
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总监 于 禾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