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在音乐声中拉开帷幕……
首先表演的是朗诵《获奖征文节选》,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国家助学政策让我10年后重返大学校园》,作者是重庆邮电大学邓绍佰;《从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到宣传员》,作者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孙雪兵;《想给天堂的父亲捎句话》,作者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罗明旭;《助学政策为我撑起一片晴空》,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孙小军;《痛苦的日子已成为记忆》,作者是兰州大学李乃荣。
[王旭明]:刚才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给我们朗诵的太美妙、太深刻了,他们把我们带入一个质朴、美丽而又深刻的世界。我问你一个问题,请问他们刚才朗诵的这五部作品选自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作品?
[荆慕瑶]:人常说,伟大的作品往往源自于苦难,刚才这些文章都有称为伟大作品的潜质,但是哪一位大作家写的我不知道。
[王旭明]:那我要给你零分了。
[荆慕瑶]:那您告诉我作者是谁?
[王旭明]:开个玩笑,其实昨天晚上我刚刚参加完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精彩》,著名华人影响世界的一个颁奖式,像姚明、巩俐、常昊,还有赵小兰女士都获得了这个荣耀。其实每年年底和新一年年初的时候,这样的颁奖“十大杰出”、“十大英才”等等我都参加很多。当然,人们重视结果的灿烂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觉得在重视结果的灿烂的同时,对过程的艰辛与光辉是不是也应该关注一下。那么我们今天的这个晚会,就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艰辛与光辉的关注。我们的口号是:(观众:“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谢谢同学们!观众朋友们,这里是“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颁奖式闭幕式现场!
[荆慕瑶]:欢迎各位光临,我是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荆慕瑶。
[王旭明]:我是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刚才同学们朗诵的片断就是我们这次征文获奖作品的节选,罗明旭同学说得好,“一系列的助学政策如灿烂的阳光,驱散了我心头的愁云。”是的,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完善的高校国家助学政策体系,解除了所有贫困孩子的后顾之忧,助他们实现理想,放飞希望。
[荆慕瑶]:今天,我的心情特别高兴,看到这么多关心、支持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齐聚一堂。其中有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杨周复,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以及教育部和团中央的有关领导;还有为宣传国家助学政策而辛勤笔耕的新闻界的朋友们;特别是有因国家助学政策而受益的年轻学子,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王旭明]:朋友们,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和政府一直非常关心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新的国家助学政策资助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受益学生之多,都可谓前所未有。而且,国家助学政策既助困,又奖优,重在育人。真正做到了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更好地达到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荆慕瑶]:去年6月份以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携手中国青年报开辟了“助学政策助我成才”专栏,刊发了多篇大学生依靠国家资助政策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中国青年报还在教育部支持下,主办了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积极响应、参与了这一活动。
[王旭明]:这次活动以“感恩、自强、责任”为主题,重在参与、重在展示、重在推动、重在德艺双馨。诚如所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4000多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新闻报道和学生征文,像一缕缕阳光灿烂了网络和报纸版面,也照亮了我们的眼睛。
[荆慕瑶]:灿烂了我们的眼睛,那我想这些文章如果您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有的来自近在咫尺的北京、天津,有的来自万里之遥的拉萨、乌鲁木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既有国内的大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也有远在异国他乡攻读的博士,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不少已经立业已久的干部、科技人员、军人也参与进来,就像他们在附言中说:这正源于他们曾经得到过党和国家的爱、还想传递党和国家的爱!
[王旭明]:说得真好,经过我们评委会的认真筛选和评议,同时,也参照全国广大网民朋友的点击率和建议,最后我们评出了优秀征文100篇,其中特别奖10篇;优秀报道奖100篇;优秀组织单位10个,优秀支持媒体10个。今天我发现他们中的代表也来到了颁奖晚会的现场,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荆慕瑶]:今天,我们首先要颁发的是优秀征文特别奖,首先请7位获奖的大学生朋友上台,他们分别是:《国家助学政策让我10年后重返大学校园》,作者是重庆邮电大学邓绍佰;
[王旭明]:《从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到宣传员》,作者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孙雪兵;
[荆慕瑶]:《痛苦的日子已成为记忆》,作者是兰州大学李乃荣;
[王旭明]:《助学政策为我撑起一片晴空》,作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孙小军;
[荆慕瑶]:《想给天堂的父亲捎句话》,作者是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罗明旭;
[王旭明]:《学校帮我办成了助学贷款》,作者是南昌航天大学彭玲芬;
[荆慕瑶]:《回家》,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德庆玉珍(藏族)。有请获奖的7位同学上台领奖
(获奖的七位同学上台领奖)
[荆慕瑶]:祝贺你们获得“优秀征文特别奖”!我们有请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伟光、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杨振斌、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康宁为他们颁奖!
(颁奖嘉宾为获奖者颁奖中)
[王旭明]:在这些获奖同学当中有一位同学我特别熟悉,给我印象也特别的深刻,是我们的邓绍佰同学。他在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辍学10年,在外面打工,在这打工10年的经历当中,他深深地知道了知识的重要,也深深地知道了上学的宝贵。这时候国家助学政策加大力度使他特别的高兴,使他离开了已经工作了多年的岗位,又重新经过考试,返回了大学校园,特别地不容易。我们对邓绍佰和其他同学再次表示祝贺和感谢!谢谢!
[王旭明]:今天,我们中国青年报还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我们这100名优秀征文的获得者,那就是在社会上具有良好口碑和和公信力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以“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始终与青春同行,为时代喝彩,在历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非常有影响的篇章。
[王旭明]:作为首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的主办方,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在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做过题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演讲,他说,"因为种种原因,还有一些学生对国家的这项惠民政策还不十分了解,我想,媒体能为这些学子们所作的最大的事情就是传播。我们新闻界的同仁们聚集到一起的原因,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媒体知道国家的这个好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受惠于这个好政策"。今天,陈小川总编辑再次来到活动会场,亲自向获奖同学赠送1年的中国青年报,有请。
[荆慕瑶]:太好了,这份特殊的礼物!有请陈总编把这份礼物送给我们的学生代表。
[王旭明]:我们希望获奖的同学能更好地阅读中国青年报,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在资助困难学生政策方面,除了自己受惠,同时能够更好地宣传,让更多的同学知道这个政策,得到助学政策的恩泽,谢谢!
[荆慕瑶]:谢谢各位同学,孙雪兵同学请留步,你的文章是《从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到宣传员》,你的感受肯定比我们一般人深刻地多?
[孙雪兵]: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我们湖北流行这样一句话:种田不交税,上学不收费,盘古开天地,史事第一回。在武汉大学期间,我是国家助学政策的受益者,我享受过绿色通道,参加过勤工俭学,开展过千里访贫困大学生的活动。同时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获得了湖北省奖学金和中国大学生自强自息评论奖,是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让我安心求学,顺利地完成了学业。我认为应该有所回报,所以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在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后我回到了母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生资助中心,做了一名老师,从事资助育人工作,成为了国家助学政策的名副其实的宣传员。父母生我养我,党和国家的温暖帮助我和千千万万的贫困学生成人成长和成才,在这里,我代表我自己,代表武汉交通学院,代表所有的受国家帮助的贫困学生,向党和国家表示感谢!
[荆慕瑶]:说得真好,希望像你这样的宣传员越来越多,谢谢!
(舞台表演)
[王旭明]:谢谢天津音乐学院同学们的演唱,天津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刚才表演的是根据普希金的著名诗篇改编的《白肋喜鹊》,他们演出的曲子刚刚在国家大奖赛上面露面,非常受大家欢迎。特别是他们在最后唱的叫做:来吧,跟着我,快快活活走四方。我想我们在党的政策阳光抚育下,同学们可以无忧无虑的在助学政策的指引下快快活活的走四方。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的一段情景剧,叫做《山那边的希望》,不过在表演之前,我得给小荆提一个问题,刚才你的文化素质已经零分了。
[荆慕瑶]:我不甘心了。
[王旭明]:下面我这个问题,同时给你也给我们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下面他们要表演的这个情景剧,和刚才第一个演出的五位同学朗诵的那一批作品,都是获奖作品,但是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呢?请看完他们的表演以后回答!
[荆慕瑶]:好,我们大家仔细来看,请欣赏!
(情景剧表演《山那边的希望》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王旭明]:感谢中央戏剧学院的演出,表演了我们的获奖作品,真切感人。我在读他们作品的时候,好像还没有这种要流泪的感觉,搬到舞台上来以后,感觉真是不一样。
[荆慕瑶]:我看彩排的时候就哭了,真的。
[王旭明]:那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我来考你,看大家是不是思考了。这一个情景剧是根据我们三个同学的获奖作品编辑而成的,和我们第一批五个同学朗读的作品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荆慕瑶]:我想大家肯定看出来了,我们一开始朗诵的是大学生受到资助的情况,刚才我们这几位同学表演的是中等职业学院的学生受到了国家助学政策资助的情况。
[王旭明]:给你加一分,或者跟刚才丢的分抵消了。其实说得非常的对,我们这一次的国家助学政策和往年比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今年2007年的资助困难学生政策里面,其中国家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力度,在2007年,2千万受到资助的学生当中,其中就有1600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他们在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可以得到国家每人每年1500块钱的生活补助。第三年他们通过顶岗实习等等办法,来解决生活和上学的费用。我想这个政策,对于我们广大的贫困学生无疑是一个福音。
[荆慕瑶]:的确,我们这一个国家助学政策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普惠性,无论是受助学生的数量还是国家资助的力度,中等职业学校都占了大头,受助学生的面从原来的5%,现在猛增到90%,资助对象从原来的只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到了所有的贫困学生。
[王旭明]:你不知道,我在率领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在下面采访的时候,看到中职的这些同学和大学生比起来,就更加地弱小一些,年龄小显得更加弱小一些,他们更加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感情,让他们谈感受的时候,那种心情真是溢于言表,热泪流淌。刚才他们舞台上再现的,他们表示要好好地学习,将来为国家、为社会成人成才。我们在采访当中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荆慕瑶]:我们从他们的这些获奖文章当中,也能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刚才我们剧当中的主人公呢,王主任也说了,实际上是根据我们获奖的三位同学的作品改编的,下面我们请优秀作文获得奖的同学来领奖。他们分别是: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沈勤根,获奖作品是《连夜坐火车赶回家乡上中职》;
[王旭明]: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唐在建,获奖作品是《一封中职招生信让我抹干了悲伤的眼泪》;
[荆慕瑶]:还有一位是安徽涡阳县文武职业学校周晨,获奖作品是《一个失学少年的心路历程》。
[王旭明]:有请3位同学上台领奖!祝贺你们!我们有请全国学生资助中心副主任张光明先生、学校部部长周长奎先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建同为他们颁奖!
(颁奖嘉宾为获奖学生颁奖)
[荆慕瑶]:下面,请欣赏女高音歌唱家王霞为大家带来的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女高音独唱《在灿烂的阳光下》 演唱:王霞)
[王旭明]:谢谢王霞,也谢谢丰台区少年宫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歌曲唱的特别好,刚才是快快活活走四方,这个是《在灿烂的阳光下》,我们的同学们在党的资助政策阳光的抚育下,快快活活的走四方。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一个问题,可能我们观众朋友刚刚打开电视机,那么这里是“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颁奖晚会,也是闭幕式。那么如果您刚刚打开电视机,不要错过后面还有更多的精彩。那现在节目进行到这里,很多观众朋友可能要问,我们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有多少内容,到底有多少同学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那么,我们看一个大屏幕的纪录片介绍!
(播放VCR国家助学政策短片)
[荆慕瑶]:“助学政策”一头连着党和国家,一头连着莘莘学子,而架起这座沟通桥梁的重要力量就是我们的媒体。下面有请中央戏剧学院朗诵我们本次活动的《优秀报道节选》!
(朗诵《优秀报道节选》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王旭明]:谢谢中央戏剧学院同学的表演!他们刚才表演的是我们这一次获奖的优秀记者报道作品当中的选段,那么这一年多来,我们有几千篇作品反应我们资助困难学生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我特别感动。我在评选当中,我们看着看着篇篇不肯舍掉,篇篇留下深刻记忆。每一偏我们读起来都让我们感到有一种心灵地震撼,我们确确实实感到国家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太好了!
为此,我们选了几篇让他们做一个朗诵,同时我再告诉大家一个信息,2007年教育部的新闻发布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点,是在当时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提议下我们做的一个大的突破,什么突破呢,就是原来我们的新闻发布、政策解读都在新闻发布厅里面,都在办公楼里面面对记者,在领导同志的提议下我们做了一个革命,2007年我们把财政部的官员、教育部的官员,就是制定这项政策的有关同志,和我们新闻团的有关同志,和我们的记者一起请到了甘肃、陕西、宁夏、河南等等几个地方,把政策宣传到老百姓当中去,政策和学生、学校和学生家长面对面,下面的一个情景剧叫《八月的乡村不再为学费发愁》就是根据这些活动,我们的记者报道了一篇选择,请欣赏!
(情景剧《八月的乡村不再为学费愁》 演出单位:中央戏剧学院)
[王旭明]:太好了,是党和政府使八月的乡村不再为学费发愁,也是这样的一项好政策,使这么多学生不再为学费发愁。
[荆慕瑶]:刚才我们看到的朗诵和情景剧都是源于很多记者的报道,实际上我们的很多记者都默默地工作在助学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深入一线,深入学校,深入师生,采写了大量贴近贫困学生实际,贴近学校助困工作实际,贴近国家助学政策的报道,把国家助学政策的声音传递到了大江南北,祖国各地;把依靠国家政策成长成才学生的故事传遍四面八方,学校乡村,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王旭明]:我相信,我知道你是专业的女诗人,我觉得这些报道,你都看了多少遍?
[荆慕瑶]:都看了一些,而且我们在节目当中做了很多这样的报道。
[王旭明]:我有一个想法,在我收集的报道当中,也可以告诉你,最多的一个类就是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报道,就我个人的收集足以变成一本书,那我将来编成这本我个人编的书以后我先送给你看。
[荆慕瑶]:好啊,我要好好学习学习。
[王旭明]:谢谢,这些报道当中,我们评委会评选出了100篇的优秀报道,同时,我在这里代表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和评委会宣布,为了表达我们对国家资助学生政策的支持,表达我们全体记者朋友的这样一种心情,本次闭幕式是公益演出,所有获得优秀报道奖的记者朋友们的奖金,我们也将全部捐献给获得本次优秀征文特别奖的同学们,用于支持他们更好地来完成学业,我提议,我们以热烈地掌声,对我们的记者朋友们这样的一种高尚的情怀表示感谢!
谢谢!那么闭幕式以后,我们中国青年报社将给获奖记者寄发证书,同时将代表获奖记者为获奖的学生寄送奖金。
[荆慕瑶]:再次感谢我们获奖的记者朋友。那我想,此时此刻我心里的感动真的一点也不亚于我们那些受到资助的同学们。我也忽然明白了今天我们的这个主题:阳光成长成才的真正内涵,就是为了让国家助学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位渴求帮助的孩子身上,让他们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上得起学,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献出一份爱心,一份力量,让国家助学政策大力宣传,广为传播。
[王旭明]:说到这里,晚会也进行了过半了,我觉得大家可能都觉得有一些沉重,我们的主题确实很大。
[荆慕瑶]:我们有一点小小地变化。
[王旭明]:对,下面我们请北京舞蹈学院的同学们,给我们表演一段悠扬舒展的双人舞。
[荆慕瑶]:我们有请!
(双人舞表演,表演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荆慕瑶]:非常精彩地芭蕾舞演出,来自于著名舞剧堂基柯德的片断。我们知道,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是一项大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教育部、财政部强力推动,而且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落实和共同努力。
下面,我们请中央戏剧学院的同学朗诵本次征文的获奖作品《学校帮我解决了助学贷款》,有请!
(中戏学生上朗诵《学校帮我解决了助学贷款》)
[王旭明]:刚才这位中戏同学朗诵的这篇报道是篇比较长的报道,她的前半部分是说她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当中,有一些部门或者有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多种原因没有给她办成,所以使她几乎失去了用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来上学的信心。
[荆慕瑶]:也是因为那些部门还不太了解这个政策。
[王旭明]:或者是也有推委的不负责任的。后来到了学校以后,她所在的这个学校特别好,这个学生资助的工作的部门了解了她的情况,主动的找她,告诉她你的情况完全符合资助政策享受的范围,帮她解决了很多问题,使她顺利地上学。在我们采访过程当中,我们遇到了好多这样的学生或者家长给我们反应,其实我们这项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真的不仅仅是靠一个教育部门,或者一个国家教育部,或者是一个财政部制定下来就能落实的,不是的,需要方方面面,大到一个政府部门,小到具体做这样一件事的一个具体的工作人员。
[王旭明]:我听了一件事情特别有感触,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他因为要办一个困难证明,要到距离几十米远的一个乡政府去办,但是就是由于他跑了三趟,这个乡政府盖章的这个负责人没在,所以使他就失去了办理享受资助政策的这样一个机会,也对这样一项政策失去了信心。所以我说,这项政策非常好,但确实需要方方面面,各个部门的齐心协力才能贯彻好,落实好。
[荆慕瑶]:您说到方方面面,我想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远的不说了,我们就说这次晚会,因为我知道,为了筹办这个晚会,很多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多努力。
[王旭明]:咱们也自我表扬一下。确实是,本台晚会从动意开始办到今天这样的正式登台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据我们中国教育电视台他们有一个晚会的活动中心的有关同志讲,这是时间最短的一台节目。但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参与节目的所有同志都是齐心协力,吃了很多苦。我给你举个例子,导演组有一个肖军导演,是一个女导演我不太熟悉,她就在发高烧40度的情况下还在这里面策划、智慧着。包括你,我们也自我表扬一下,本来我们的女主持人是另外一位主持人,但是她临时有事,您是被抓来的,当然,我也是赶着鸭子上架的。
[荆慕瑶]:您也是从发言人的角色来到了主持人这样的角色。那我想,宣传这样的一个政策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刚才我们也说过,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还有各中职学校也为我们的宣传、贯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参加这次征文活动的,我知道相继77所学校组织了统一的投稿,也是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广泛发动,我们的这个活动才得以顺利地举行。
[王旭明]:是的,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助学政策,为我们的贫困生撑起了一片晴空,让徘徊在校门前的孩子抹掉了悲伤的眼泪,给千万城乡贫困家庭送去了福音。正像一位受助学生家长说的那样:都是因为有了组织的关怀。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因为国家助学政策而转悲为喜的学生和他们家庭的心声!
[荆慕瑶]:那组织的关怀,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得到,真的有无数的工作人员在默默地为之努力。那为了来表彰我们的优秀组织集体,这次我们也为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颁奖,他们分别是: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王旭明]:重庆师范大学、天津电子职业技术信息学院、南京金陵职业教育中心、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教育厅。
[荆慕瑶]:请获得优秀组织奖的单位代表上台领奖!
[王旭明]:祝贺你们,祝贺这十位学校的代表远道前来领奖,下面我们有请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同志;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同志;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杨周复同志为他们颁奖!
[荆慕瑶]:有请颁奖嘉宾!
(颁奖嘉宾为获奖单位颁奖)
[王旭明]:感谢各位领导,也感谢十所学校,我们特别期待着有更多地十所,有几百个十所、几千个十所、几万个十所,有一天来到我们的颁奖式,来到我们的颁奖会现场,领取这样一项奖,我们期待着。
[荆慕瑶]:下面要为我们表演的这位演员很特别,她的身份比较特殊,她是一位受到资助的大学生,同时她的音色也比较特别,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歌曲《感谢》 演唱:王郢鑫)
[荆慕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刚才为大家表演的这位小姑娘叫王郢鑫,她来自贵州毕节,是中央民族大学成人学院的学生。就像所有家庭经济贫困的孩子一样,小郢鑫也曾有过辍学的经历,幸运的是当地政府和许多富有爱心的人使她留在了学校,从小学到大学,10多年来她始终沐浴在助学政策和爱心助学的阳光中。就在几天前,她以优异的成绩被推荐参加了第13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面对亿万观众讲述了自己受资助的过程,用歌声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与爱戴!郢鑫,说说你现在的比赛成绩怎么样?
[王郢鑫]:正在进行比赛当中,最终的成绩还没有出来。
[荆慕瑶]:那应该进入决赛问题不大?
[王郢鑫]:没问题,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争取最好的成绩,来感谢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和党和政府资助表示衷心地感谢,我会努力的。
[荆慕瑶]:我也看到了,在电视上,你是面对亿万观众说出了你对党和政府的感谢,尤其是助学政策对你成长的帮助,用歌声表达了这样的心情。那你歌唱得这么好,将来大学毕业之后你想干什么?
[王郢鑫]:回家,因为在我们的家乡里太需要像我一样,因为在我们家乡里能够出来的太少了,我想用自己在北京所学到的东西,回去教那些可爱地孩子们。
[荆慕瑶]:不光做一个音乐老师,而且会做一个非常出色的一个全科的老师是不是?
[王郢鑫]:对。
[荆慕瑶]:谢谢你,期待你早日实现你的梦想,谢谢!
[王郢鑫]:谢谢,谢谢大家!
[王旭明]:这是我第二次看她的演唱,第一次是正在进行当中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和今天她又来演唱。说实话,这两次演唱到底唱的什么我一个字也没听懂,但是我牢牢记住的是她那天唱完了以后,对主持人采访她说的那段话,和刚才跟你说的话我牢牢记住了,她是靠国家资助政策上的大学,她在学成之后,还要回到自己的山村去,还要使更多的像她这样的孩子能够走进城市,能够接受到良好地教育,真是让我感动,我牢牢记住了。
[荆慕瑶]:我想我们今天的观众朋友也都会记住今天郢鑫的话,其实就像刚才她说的话一样,她要感动的人太多太多了,节目一开始就提到节目背后强大地支援就是40多家中央级的媒体和各大网站,活动一开始,他们就开辟了专办专栏和专题,排出精兵强降,采取了大学生中学生依靠国家助学政策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
[王旭明]:我还要宣布一个消息,我们这场演出不仅仅是公益演出,而且今天来到我们闭幕式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记者、教职员工和学生们,都将被聘为我们首届国家助学政策的义务宣传员,每一位来宾都戴有一枚徽章,请您无论走到何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要忘记自己从今天开始,拥有一个新的职务,这就是国家政策义务宣传员。我们要让这样一项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荆慕瑶]:是的,很多人都戴上了这个勋章,为了表达我们对媒体的感谢之情,本次活动评出了十家优秀的媒体!他们分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
[王旭明]: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广播网、搜狐网。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中国青年报闭幕式后将向各单位寄送奖牌。中国青年报在本次闭幕式结束后将会给他们寄出证书,晚会进行到这里,有一些观众朋友可能刚刚打开了电视机,你们可能错过了很多很多的精彩,但是不要紧,中国教育电视台将对本次节目录播,并将播出几次,时间表请大家注意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节目预告。
[荆慕瑶]:其实我们这次“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活动,为了能让更多地学生朋友参与,组委会特别把闭幕式分成了两个阶段。除了我们今天在这举行的这个颁奖仪式以外,从2月25号到3月30号,组委会联系了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站等十家网站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网站联盟,同学可以登录任何一家网站,用网络留言地方式,发表您对于本次活动的感想和建议。截止到目前,我听到的最新数据,我们网站联盟的点击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万。
[王旭明]:我们特别高兴这么多学生和人们关注这样一项政策,我这里有几条网民的留言,特别感动。署名蓝天的网友说:“助学贷款使得飞翔的翅膀越来越坚强”。王明网友说:“读了《吹响感恩的集结号》感受颇深,感谢这个社会,感谢政府,感谢学校,怀着感恩的心前行,我意识到了成长的责任”。小李网友说:“真的非常感谢国家这几年来对我的帮助,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国家对我的帮助”。很多网友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其中有一条建议就是希望这种活动能够每年举办一次。
[荆慕瑶]:在这我要向各位网友和关心我们国家助学政策的网友透露一个消息,就是我们的第二届活动时间从4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主题是“自信 自立 践诺”,征文题目是:“助学贷款,我追求的自立方式”。
[王旭明]:特别欢迎广大学生、老师、学校和广大媒体记者朋友们继续积极参与,我们期待着在2009年的元旦之际,再一次聚会畅谈。特别要记住,第二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的主题是:助学贷款 我追求地自立方式!
[荆慕瑶]:那我们的节目进行到现在,我们也知道了第二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的主题,下面,我们将进行下面一个节目,《祝福我们的祖国》,请欣赏!
(音乐起,歌曲《祝福祖国》 伴舞: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 演唱:于爽、王莉、陈婉昭)
[王旭明]:青春是一首澎湃的诗,祖国是一面永恒的旗,伴着歌唱祖国的美好旋律,伴着春天温暖的脚步,伴着国家助学政策的阳光,伴着莘莘学子成长的心声!
[荆慕瑶]: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唱响宣传国家助学政策的主旋律,让我们共同期待第二届全国“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及征文活动,为我们带来更多美好的故事、更多灿烂的笑容!
[王旭明]:首届全国“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及征文活动闭幕式到此结束!祝大家在党和政府助学政策阳光抚育下茁壮成长,谢谢!
[荆慕瑶]:感谢电视机前各位观众朋友的收看,再见!
(责任编辑 张珏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