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湖北大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背景材料

2007-12-12收藏

  一、学校贫困生基本情况

  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2050人,研究生1832人,高职高专学生3694人,其中贫困生约占30%(指月生活费不足150元),特困生占12%(指月生活费不足120元)。

  二、主要做法

  学校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的资助体系,多方式多渠道解决贫困学生困难,保证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工作思路是: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积极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解决学生学费问题;通过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途径,解决贫困生生活费问题。

  (一)切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解决贫困学生学费问题

  从2000年开始,学校先后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合作。我校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成功率在98%以上。近三年,共有4200多名学生申办了助学贷款,合同金额6700多万,人均贷款15700元,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学费问题。

  (二)国家、省政府加大了资助力度

  近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国家、政府奖助学金共1253.05万元,资助学生13898人次。

  (三)社会资助项目和金额逐年增加

  近年来,我校社会资助项目和金额逐年增加。其中,歌浪利助学金、应善良助学金、旺旺奖助学金等均为港台知名人士所设。2007年,学校、各学院共有社会资助项目17项,金额81.63万元,资助学生832人。

  (四)发动教职员工关爱贫困学生

  学校多次发动教职工为贫困生捐款,与贫困生结对子进行资助。目前,由教职工捐款设立的助学金有:习坎奖学金、“手拉手”助学金、“厚情”助学金以及各学院设立的爱心基金,共计62.2万元,资助学生1926人次。

  (五) 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近年,学校设立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的数量和工资总额逐年增加。目前,校内固定岗位近400个,年工资总额50万元,其中后勤集团从2006年开始,拿出专项资金设立“厚情”助学岗40余个。学校积极争取校外勤工助学岗位,2006年,提供校外岗位约200个。给予生病住院学生补助,为贫困学生发放寒暑假回家路费等。

  三、成效

  1、近年来,我校较好完成了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的资助指标,多次受到省财政厅、教育厅表彰。

  2、2005年,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同建扶贫爱心桥,共筑学生成才路”为题对我校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了报道。

  3、我校确保了无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辍学。

  四、典型事例

  叶正涛,材料学院特聘教授、楚天学者。叶教授关爱贫困学生,自己捐款设立了慈缘奖(助)学金,资助本科生和研究生,还积极联系台资企业资助。先后联系旺旺集团、高铁科技股份公司在学校设立旺旺奖助学金、高铁科技奖助学金,资助金额达35万元。

  陈咏梅,学校十佳服务标兵、保卫处干部。该同志默默帮助和资助一位心理疾患贫困学生,除了在经济上给与资助外,在该生患病期间,及时找她谈心,稳定她的情绪,给她联系医院并熬好鸡汤前往看望,待她像自己的女儿一样,给该学生很大的精神安慰和情感温暖,帮助她顺利毕业。被大家亲切称为“院外爱心辅导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