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切实保证青少年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为奥运留下健康遗产

北京市

2006-12-23收藏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高兴参加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是教育部领导对北京市的信任,也是对北京市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次检阅和督促。在此,我代表北京市政府向教育部领导和兄弟省市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希望教育部领导和同志们通过观摩北京市大中小学开展学生体育活动的展示,对我市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周济部长总结并对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要求,兄弟省市介绍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先进经验。北京市将认真学习领会周济部长讲话精神,虚心向兄弟省市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身体健康,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下面,我主要汇报一下北京市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和所做工作。

  一、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指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和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身体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意义和其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才能在办学方针上明确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真正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首先要使青少年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下功夫不是素质教育。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健康、活力、坚毅、竞争、合作和助人等人文素质形成的重要时期,事关青少年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青少年学生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更谈不上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关系着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教育部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应当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我们认为,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也是进行德育的过程。不可否认,目前我市一些学校重智育、轻体育、忽视德育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体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仍是薄弱环节,造成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缺失,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悖于党和人民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托。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实现我们教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北京市委市政府历届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针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做出批示和提出要求,市政府主管领导每年都出席全市学生运动会和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上,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所有中小学负责人一定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所有学校都要确立育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扭转重智轻体的观念,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学校不重视体育工作,也是在误人子弟!

  二、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下,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扭转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加强领导,加强督导,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北京市、区(县)两级政府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逐年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投入。近年来,市、区(县)两级政府投入7亿多元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专款,陆续改善了全市300余块学校体育场地。结合奥运会前北京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规划,将所有学校土质操场都改建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运动场地。在2005年北京市政府为市民办的60件实事中,拨专款2000万元为681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了体育基础设施,拨款600万元用于农村学校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条件。同时,北京市还要求所有学校都必须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规定,配足配齐体育教学设备和器材,以满足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二)针对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压力过重、学习时间过长、体育锻炼无法保证、睡眠时间明显不足的现象,北京市从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不良发展问题。今年,北京市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时安排标准,不得自行增加课时;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将课外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每天下午课后必须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落实。

  (三)加大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工作力度,加强督导,依法行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已经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加大对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督查力度。今年已经对6个区县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情况进行督导。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将纳入北京市对区(县)基础教育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校长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

  三、以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为奥运留下健康遗产

  《奥林匹克宪章》对奥林匹克精神阐释得十分清楚,其内涵是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和精神,核心是使人全面均衡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通过体育运动实现人的发展,进而实现世界和平。现在距离第29届北京奥运会还有不到600天的时间了,目前正在北京市大中小学全面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正是北京提出的三大奥运理念中的“人文奥运”的具体体现。北京市近200万大中小学生将要用什么来实现人文奥运?用热热闹闹的活动迎接奥运会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奥运会要留下什么遗产。我想,第一是青少年的健康,第二要让青少年参与更多的体育运动,第三是通过了解体育所蕴涵的哲学和精神,在体育中进行德育,这才是我们应当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礼物,这才是奥运会留给我们真正的遗产。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肥胖、血压、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肺活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面对严峻的形势,北京市将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提高其参与奥运、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水平。北京市政府将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从政策导向、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并争取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狠抓几年,努力使我市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我相信,在教育部的指导、兄弟省市和全社会的支持下,北京市的学校体育工作一定能够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