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刘芳艳,今年22岁,是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大三的学生。我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那里穷山恶水,耕地很少,又特别干旱,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为了摆脱贫困,家乡人民一直进行着艰苦的努力。乡亲们把石头垒起来造田,为的是不让水土流失;种树、种药材,为的是多增加一点收入。改革开放快30年了,家乡的面貌虽然有所改变,但依然很穷。乡亲们吃的是土豆,喝的是下雨时从山上流下来的黄泥水,住的是用黄土夯成的“干打垒”房子。村里大多数家庭都很贫困。我们家,就是这众多贫困户中的一个。
有人说,什么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病,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钱。在我们家,这两件不幸的事都碰上了。家里贫困不说,妈妈3岁失明,生下我后,还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在我14岁那年,爸爸又得了食道癌!我们家一下子陷入了绝境!听妈妈说,我的童年是在一辆破旧的板车上度过的。为了给妈妈治风湿病,爸爸借来板车,拖着我们母女,四处寻医问药。长大后,妈妈说起这事,就显得很愧疚:“别家娃儿都是在摇篮里摇大的,你是在板车上颠大的……”那辆破旧的板车,就是我童年的摇篮。爸爸躬着身子拉车的背影,就成了我幼小心灵中最深刻的印记,永远不能忘记。
爸爸被诊为食道癌后,我感到天一下子塌了下来,全家四口,抱在一起,哭成一团。我哭了一夜,也想了一夜,绝不能让爸爸倒下!一定要想办法,找亲戚,找好心人,找政府,借钱救爸爸!天没亮,我叫醒哥哥,要他去找亲戚和村里人,我去找政府。这一天,我旷课了,这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旷课。我没吃早饭,顶着天上飘舞的雪花,走了十几里路,来到县城,来到了县政府大院。
我从来没见过县长,但为了救爸爸,还是鼓起勇气,敲响了县长办公室的门。可是,县长不在。一直等到中午下班了,县长还没回来。雪下得更大了,我肚子饿得直叫唤,就从书包里掏出冰冷的馒头,慢慢啃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等到县长!
晚上,下班了,看到人们陆陆续续走出办公室,我急了,拉住一个叔叔打听,他告诉我,王学宽县长在外面办完事,直接回家了。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街上的路灯,也亮了;雪,还在下。冰冷的北风,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割,但我脑子异常清醒:“今天一定要找到县长,哪怕他只帮我50元、100元,也好啊!”按着叔叔指点的路,我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县长的家。9点多钟,我敲开了县长家的门。王县长非常同情我家的遭遇,当晚就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块钱。
第二天,我从民政局拿到1000块钱,和哥哥一起把爸爸送进了医院。可是,没几天,钱就花光了。爸爸把我们叫到病床前,有气无力地说:“我这病是看不好的,把我拖回家吧,免得人财两空。”听到这话,我心如刀绞,哭着说:“大!您别说了,没有钱,我再去借,再去讨,说啥也要治病!”可是,我又能再到哪里去讨钱、去借钱呢?医生也告诉我们,爸爸的病已经到了晚期,要面对现实。万般无奈之下,我和哥哥只好把爸爸从医院拖回家。
还是那辆曾经拖过妈妈和我的板车,哥哥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天晴了,雪开始融化,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和哥哥的眼泪;躺着爸爸的板车,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我不知道,那是不是我们在哭泣;泥泞的黄土地上,板车慢慢地向前移动,我不知道,我家艰难的日子,还能不能继续往前走……看着车上痛苦而绝望的爸爸,我万箭穿心,回天无力!
爸爸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吃饭的时候,爸爸躺在床上,看着我们,喉节蠕动着,泪流满面。我盛一点面汤,喂进他的嘴里,可是他吞不下去,立刻又吐了出来!以后,我们吃饭,就不敢再面对爸爸了。一个曾经那么壮实的人,现在瘦成了一副骨架!我知道,爸爸的时间,不多了。
我揣着借来的200多块钱,从30里外的联合村买回了几根木料,请来了木工,给爸爸做了一口棺材。爸爸看见棺材,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半天,才哽咽出一句话来:“娃,我死了,用两块木板一夹就行了,你们还要留点钱过日子啊!”我抓住爸爸的手,哭着说:“大,您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穿过一件新衣,住的这房子,也破破烂烂。女儿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这个做厚实点,您到那边,就不再挨冻受淋了。”
春节过后,爸爸终于丢下我们,丢下这个破烂不堪的家,走了。带着痛苦,带着饥饿,也带着牵挂,走向了另一个世界。
爸爸去世后,妈妈变得更加苍老无助。但我家的日子,还得过下去。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哥哥和我肩上。我既要上学,又要干农活,还要照顾可怜的妈妈。放学后,我跟哥哥一起翻地,播种,收割,打场,几乎学会了所有的农活。家里不够吃,我就把同学们丢在书桌里的馒头捡回来,晒干后煮了吃。没钱买作业本,我就跑到县城的小印刷厂,一次批发上十个本子,为的是节省几毛钱。从初三开始,我每个暑假都到县城打工,赚二三百块钱作书本费、生活费。就这样,我咬着牙,坚持读完了初中和高中。2003年,我考上了大学,揣着暑假在县城打工挣到的几百块钱,来到千里之外的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这一年11月,哥哥一个人外出,到福建打工,想挣钱养家。家里就剩下妈妈孤身一人了。后来,哥哥因为居无定所,就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牵挂着远在外地的儿女,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苦命的妈妈。
去年5月的一天,我上课的时候,心神不宁。一下课,就跑到电话亭,打电话给邻居。邻居告诉我,妈妈一个人上山捡柴时,从山坡上摔下来,浑身是伤!放下电话,我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这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我和哥哥是妈妈用手指喂大的。爸爸曾经告诉我们,哥哥和我断奶后,妈妈因为眼睛看不见,不敢用筷子喂我们,她怕把饭菜弄洒了,更怕戳伤了我们的眼睛。她就用手指当筷子,一口一口喂我们。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吃了多少苦啊!爸爸过早地走了,我没能留住他,没能尽一个女儿的孝心。现在,只有苦命的妈妈,什么也看不见的妈妈,一个人在家里,孤苦地生活着。要是她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怎么办啊?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的!我已经失去了爸爸,再不能失去妈妈!再也不能把妈妈一个人留在家里了!
第二天,我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休学,带妈妈出去打工,等攒够了学费,再把妈妈带到身边,完成学业。
我不想给学院和老师同学们添麻烦,就以治病为由,提出休学申请,得到学院的批准,回到了妈妈身边。她听说我要带她出去打工,死活不同意:“我哪里也不去,死也要死在家里。你带着瞎老太婆找工作,谁会要你呢?你说不读书了?去问你躺在地下的大!”我说:“妈--我是休学,又不是退学,挣够了学费,我还会去读的。您不在我身边,我哪能安心!您要不跟我走,我就不读了!”妈妈知道我脾气倔,拗不过我,只好答应跟我一起走。
走的那天,下着雨。我搀着妈妈,来到爸爸的坟前。给他烧完纸钱,我说:“大,今天,我们要离开您了。等我打工回来,再给您烧纸,给您割坟上的草。”给爸爸磕了三个头,我牵着妈妈,在雨中走出了生我养我的村子。
从此,我就带着妈妈,上天津、下湖北,风风雨雨里,母女俩相依相偎,尽管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我心里很踏实、很坦然。因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女儿应尽的责任啊!
我的事情,被新闻媒体报道以后,不少同学问我:“芳艳,这么些年,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呀?”我想,是爸爸给了我坚强,是对妈妈不能割舍的感恩之情,支撑着我,而最大的动力就是:我每走一步,都有许多好心人给我无私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
在村子里,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梁奶奶。她家境比我们好一点,平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给我家送些来,还把衣服送给我妈穿。村子里,好多乡亲都跟梁奶奶一样,接济和帮助过我们。
我家离县城8公里,上初中的时候,我没有住校,早晚都往家里跑,来来回回就是30多里。兰金莲老师看我跑得辛苦,就把她的自行车送给了我。实在没有什么能感谢兰老师,我就从我家菜地里挖了一篮子菜,送给她。她收是收下了,却把我责怪了一顿。第二天,又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
还有一个“祝妈妈”,是我在天津打工时的老板,名叫祝承曼。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天气很热。我牵着妈妈,一路找了十几家门店,都因为安排不了我的妈妈,婉言拒绝我做服务员。我和妈妈来到一家火锅店门口,找到老板,问她需要不需要服务员。她问明我家的情况后,说:“来吧,就把这里当你的家。”一句话,说得我心头滚烫,眼泪不知怎么就流了下来!她叫人腾了一个小房间,安顿我们住下。我心里感激这位好心的老板,不知用什么来报答她,只有努力地工作。有一次发完工资后,她又塞给我100块钱,说:“芳艳,拿去买件衣服吧。”望着祝妈妈,我百感交集。夏天,火锅店本来是淡季,但她还是收下了我们。在店里,她很关心我,常常问我干活累不累,吃得饱不饱,住得习惯不习惯,还到我们住的小房间,跟我妈说说话。在祝妈妈的火锅店,我工作了7个月。挣了一点钱,想着要复学,就把带妈妈到荆门读书的决定,告诉祝妈妈。祝妈妈舍不得我走,但又鼓励我回校读书。临行前,她拉着我的手说:“回学校后,好好读书,好好照顾妈妈。有什么难处,不要硬挺着,给我打电话,我永远是你的祝妈妈!”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最怕听到两个字:学费。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我都没交清过学费。每次开班会,老师一说到学费的事,我都把头埋得低低的。家里,欠别人的钱;我,欠学校的学费。 “欠债”两个字,就像一块石头,从小到大,一直压在我的心上。让我感激的是,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我这个穷孩子。爸爸生病,村里、乡里和县里都给过钱,老师和同学们还捐了款。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免去了我很多学费。到大学后,学院利用“绿色通道”让我顺利求学,免去了我的学费,给我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我把妈妈带到荆门后,学院破例为我们安排一间单独宿舍,每月还资助我100块钱。荆门市委、市政府等许多领导相继来到学院,看望我的妈妈,鼓励我好好学习。荆门市民政局还每月给我妈妈200元生活费。社会上很多好心人为我们捐款捐物,学院还为我专门开了一个捐款账户。
在学院里,有的老师为我送来了日用品和衣服,有的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我补课。同学们挤出时间陪我妈妈聊天。不少家住城区的同学,每次回家,都会为我妈妈带来好吃的。妈妈身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儿子”“女儿”,她开心得不得了,脸上整天挂着幸福的笑容。
还有一件事,让我们一家人感激不尽。新闻媒体设法找到了我远在福建打工的哥哥。那天,哥哥一进门,妈妈就扑了上去,颤抖着双手一遍遍摸着哥哥的脸,激动得热泪纵横,连声说:“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还有很多好心人,愿意为哥哥提供工作岗位。最后,哥哥留在了荆门。我们一家人,又团聚了。
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我们整天沉浸在感恩的潮水中。双休日,我们一家三口聚在一起,妈妈总是对我和哥哥说:“没有这些好心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日子,你们一定要记住啊!”我说:“妈,您放心,我们是不会忘本的!”我身边一直有两个账本,一本记载着我家的欠账,毕业后,我一定用自己的力量,还清这些债务。还有一本,记载着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心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正是这些关心和帮助,支撑着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必将成为我前进的巨大动力!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妈妈养育了我,娘恩深似海。妈妈已经59岁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她幸福地安度晚年。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我的命运,用知识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好心人!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