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材料之十一

脚踏实地,追求卓越

――浙江工业大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陈益波

2009-02-23收藏

  2005年9月,我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梦想和希冀来到浙江工业大学这所美丽的校园,在一点点懵懂和一丝丝憧憬中开启了求学生涯的崭新篇章。而今,我已经进入大学生活的第四个年头。时间就像一柄刻刀,四年来一直细细地打磨着我,不断地磨去我身上的青涩。现在回望这四年的时光,有太多的感动与喜悦,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沮丧失落也有一次次的重新振作,蹒跚着一路走来,足迹旁洒满汗水,且行且思量。

  一、文体并重,全面发展

  进大学后,没有老师的时刻监督,没有厚厚的习题试卷,也没有严格的晚自习安排,时间显得格外宽裕,尽管如此,我对学习依旧没有丝毫放松。因为我明白,学习是个人的事,想要学好必须自律。因此,第一次期中考就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大一期间,我在自己取得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还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的学习。担任学习委员期间,在自己起到表率作用的同时我还督促其他同学们做到不旷课、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等,寒假期间专程到学校帮助同学温习功课准备补考,在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的同时,也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二我担任了院团学会学习部副部长的工作,以此帮助更多的同学。

  另外,我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大二暑假去嘉兴参加“数字浙江”的社会实践活动至今记忆犹新。4天时间内要开展问卷调查、社区电脑维修、数字化概念宣传、代表性企业参观、与各方联系沟通、安排行程等工作,使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团队成员间相互帮助、配合无间,整个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

  学习之余,我也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葫芦丝优美的声色所吸引,然后就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了“竹乐爱好者俱乐部”社团,请了“三友乐坊”的一位老师每周给我们上一次课。平时每天清晨到河边和练习葫芦丝,浙工大的屏风校区是一所风景极美的新校区,背山面水,鸟语花香,伴随这优美的箫声,吹奏人的心境也变得开阔起来。都说音乐会熏陶人的心灵,这话不无道理,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凭着一技之长我又担任了班里的文体委员,鼓励同学们多听音乐,多靠近自然,净化心境。

  二、实践为主,初攀科研高峰

  进入大二后,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竞赛历程,和高年级同学一起参加了数学建模和程序设计这两项竞赛。并分别取得了校三等和省铜奖的成绩,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在竞赛中我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每当冥思苦想最终解决掉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时,那感觉就像是挡在身前的一堵墙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色彩斑斓的亮丽风景。我想也许正是这些风景激发着我不断进取。

  大二下半学期,我参加了建龙基金学生课外科技立项活动,在我们系主任彭宏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自学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单片机等知识,并动手完成了《基于DS18B20的实时温度控制系统》的建龙基金项目。从刚开始的完全不知从何入手到把它完成,并在校“运河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得三等奖。我第一次体验到从完全不会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奋斗历程。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自己该如何面对难题并一点一点去攻克它。

  这让我在以后的竞赛中受益匪浅。参加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时,我们的“小车”也出现了很多难题。不过我们并不紧张,因为我们有信心解决它,硬件人员和软件人员配合无间,用科学的调试方式沉着应对,我们坚信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当四天三夜的分工合作最终换来了“小车”在绍兴跑出的完美弧线时,我们的汗水与喜悦便永恒地记录在了那张一等奖的获奖证书上。

  三、汗水与泪水同在,冲击ACMworldfinal

  除了电子设计竞赛,我在大学里投入时间最多的就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二的暑假,被一位华东理工大学的ACM老队员写的ACM奋斗历程深深地感动了,特别是下面这段:

  “到了大二,我们更加努力的集训,在北京之前,我们第一次尝试了全天集训的滋味。30天90袋泡面20袋咸菜,每天4个小时的睡眠。当时我觉得我们一定会崩溃的,当我每次快要崩溃的时候,总会记起当时我们的话:我们才大一,我们喜欢ACM,我们还有的拼,我们能拼。于是,就奇迹一样的继续做题。现在想起来,那真的是个奇迹,LIANGHH居然可以一个月只在床上躺了6个晚上,平均每天睡2个小时。”

  我和队友被他们的拼搏精神强烈地震撼了,为此当我们开始集训时,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基础很一般,要想取得好成绩,唯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记得暑假集训那段时间室友起床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益波,你又几天没睡了?”。就这样我在2007取得了ACM亚洲区预选赛铜奖的成绩。取得好成绩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感到自满而停止更上一层楼的脚步。那一年省内兄弟院校除浙大外还有两所大学已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而那时我们学校取得过的最好成绩仅只限银牌,这让我们感到很不是滋味。就在那年圣诞后我们给自己定了新的队名“Saigo”,它在日语中是“最后”的意思,那一天我们给自己定了更远大的目标:WorldFinal。为此,我们一直奋斗着。

  随着学习的深入,代码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容易一下就出结果,08年春节期间通宵成了常有之事,白天经常睡得很迟,生活习惯变得很差。父亲没法理解我的“坏习惯”,记得有一天早晨父亲见我还在电脑前火气非常大,好像从高中后就回想不起来父母什么时侯向我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一直以为自己很拼很努力,可是连最亲的人都不认同,当时真的很想痛哭一场。也许是应了“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吧,今年我们在ACM/ICPC亚洲区预选赛合肥赛区和杭州赛区都取得了金奖。依稀记得在合肥等着报奖时我们没出现在银奖的名单中的欢呼雀跃。难以忘记在杭州赛区290分钟时离比赛结束仅10分钟不到时侯电脑屏幕上的判题系统传来第六个Yes时的热血沸腾。前不久在电话中告诉父亲“爸,我拿得了亚洲区的金奖,要出国比赛啦”,父亲很高兴,也许在那一刻以往的一切都可以释然了。

  四、结束语

  回首过去,在众多竞赛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三年绩点全班第一,07/08学年综合全专业第一的成绩,这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莫大支持。在ACM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在电子设计上也取得好成绩,这其中有太多要感谢一起去实验室备战,一起连着在实验室鏖战了四天三夜的好挡搭们。从一名ACM新人成长到亚洲区金奖获得者,这是一段非常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我的队友,我们的教练都付出了很多很多。展望将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 张珏瑛)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