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一、关于“211工程”和“985工程”

  (一)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情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同时也必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中包括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否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也只有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才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要想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由大变强,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只能走“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在国家统筹规划下,选择一些基础较好及对行业和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通过重点建设,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使它们率先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同时,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建设。自1954年-1960年,中共中央共确定44所全国重点大学。截至198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确定96所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4月,国务院确定10所高校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国家“七五”期间投入专项资金5亿元。1984-1985年,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将5所国防院校列入重点大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为了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要改进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要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

  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明确提出:“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大学。加强一批重点学科点的建设,使其在科学技术水平上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学科的水平。”

  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

  为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1、“211工程”建设

  “211工程”是我国政府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211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从2002年起实施。

  “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是:通过重点建设,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点高等学校和一部分重点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大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适应地区和行业发展,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211工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整体条件建设三部分。其中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核心。重点学科建设,要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支持发展新兴和交叉学科,力争使其中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布局和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等教育重点学科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步伐,增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及图书数字化资源的服务能力,构建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体系,使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环境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建立起辐射中国高等学校的整体信息服务平台。学校整体建设,要围绕对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安排建设,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发挥“211工程”学校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

  “九五”期间,“211工程”在99所高校中实施建设,主要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和两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九五”建设资金为186.3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27.55亿元、部门和地方配套103.2亿元、学校自筹55.6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64.7亿元、学校和全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6.1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等85.5亿元。

  “十五”期间,“211工程”在107所大学中实施建设,主要安排了821个重点学科和三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并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五”建设资金为187.5亿元,其中中央安排专项资金60亿元,部门和地方配套59.7亿元,学校自筹67.8亿元。用于重点学科建设97.9亿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7.1亿元、师资队伍建设22.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等30.4亿元。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工作汇报。会议指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211工程”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11工程”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一些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成果,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会议同意进行“211工程”三期建设,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明确目标,统筹兼顾,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一要继续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使更多的重点学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二要突出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三要加强高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四要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发挥人才创造性、多出重大成果的条件。五要认真做好建设规划,加强项目论证和评审,强化稽查和审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正在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11工程”三期已经部署实施。

  2、“985工程”建设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2004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继续实施“985工程”,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探索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抓住机遇,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着重提高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985工程”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部分。机制创新,要坚持改革和创新,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队伍建设,要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平台和基地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促进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形成,使之成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带动相应学科领域发展的重要基地,使高等学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增进国家核心竞争力。条件支撑,要建设公共资源与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配置合理、设施完备的教学科研用房,继续改善所建高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或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985工程”一期建设在我国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探索和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一定基础。

  “985工程”二期建设目标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经过更长时间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目前,“985工程”二期建设进展顺利。“985工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广纳贤才,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以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突出特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宗旨,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设平台和基地共计372个,其中Ⅰ类基地76个,Ⅱ类基地38个,Ⅰ类平台86个,Ⅱ类平台172个;围绕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基础设施和实验室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条件支撑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学校的对外开放,丰富国际合作交流的内容,坚持务实、高效和长久的合作,逐步提升国际化水平;通过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机制。

  “985工程”一期建设,安排中央专项资金142亿元。“985工程”二期建设,已安排中央专项资金191亿元。

  (二)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的成绩

  “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为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十年来,通过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

  1、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经过十年建设,我国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研究生培养能力提高了5倍,科研经费增长了7倍,SCI论文发表数增长了近7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增加了近5倍,仪器设备总值增长了4倍。一批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成功探索了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国情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之路。

  2、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在国家统筹规划下,创新学科建设模式,重点建设了一批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使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一批重点学科实力明显增强,成为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按国际可比指标SCI论文发表数统计,有40多个学科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005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学科SCI论文发表数排在世界大学第2位,SCI论文被引用次数列世界大学第14位;北京大学化学学科SCI论文发表数及论文被引用次数也进入了世界前列。

  3、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高水平大学随着学科水平的显著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也明显增强,产生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211工程”学校为例,“211工程”学校承担了全国1/2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1/3的“863”项目。十年来,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一、二等奖的数量占全国的1/3。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决策咨询报告。并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式服务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4、带动了高等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的同时,对其他高等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辐射作用,从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中,立足国情,从实现资源共享,带动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思路出发,通过十年建设,从无到有,初步构建了中国独有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及时了解世界学术信息,共享学术资源,促进高等教育提高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同时也推动了高等学校转变资源建设观念。

  5、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随着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与我国高水平大学建立联合科研机构,加强学术和技术合作,提升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层次。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已有英国、法国、德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与我国签署了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的政府间协议。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700多所,“211工程”学校仅占其中的6%,却承担了全国4/5的博士生、2/3的硕士生和1/2的留学生的培养任务,拥有85%的国家重点学科和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有70%科研经费。可以说,这些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

  (一)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规模显著增加,结构逐渐优化,培养质量得到基本保证。

  但是,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完成和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不断深化,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调控机制已经不能够很好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宏观、微观协调配套的长效质量保证机制、规模调控机制和结构调整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生教育经费、招生计划等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还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紧密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还有待于充分调动和提高。

  在不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不断加大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投入的同时,重点推进培养单位内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机制、规模调控机制和结构调整机制的重要微观基础,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培养单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以建立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为核心,改革研究生选拔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奖助制度,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改革工作的进展情况

  在教育部、财政部的推动和支持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自2006年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高等学校开展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2007年,实行培养机制改革的高等学校增至17所;2008年,改革已推广到47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计划至2009年,改革将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国家安排培养机制改革专项资金,对改革工作给予支持。

  (三)改革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实施改革学校贯彻了我部关于培养机制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这一核心,普遍实行了下述一些改革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1.强调科研主导。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学科和导师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和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2.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力,实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在要求导师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赋予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权力,调动了指导教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的积极性。

  3.合理配置招生计划。采取与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挂钩以及调整导师资助标准等办法,有效调控导师招生数量和学科(或学院)的招生规模,优化了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结构。

  4.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本着“学校多出一些,教师多筹一些,学生多得一些”的思想,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各种创新与扶持基金等途径,以及实行动态评定和导师参与评定等机制,提高对研究生的奖助覆盖面和奖助强度,强化奖助的激励作用,研究生的生活保障程度和学习、科研积极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5.根据学校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改革政策。如对基础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给与倾斜和扶持。

  6.对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由于培养机制改革以科研主导、导师资助等政策的导向和影响,很多培养单位都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更加重视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强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有的单位加大了“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的比例,希望这些学生能尽可能早地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增加研究生对科研的贡献。部分培养单位还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应用型等进行分类,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和培养要求,按照分类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流程进行优化调整。

  7.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通过设置专门基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合作,加大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以及吸引国际知名高校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的力度。

  8.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对来自国家、学校、导师三方面资金的统筹管理,试点单位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普遍加大,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一)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度;截至目前,已授予博士学位24万余人,授予硕士学位180万余人。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建立起了学科较为齐全、结构基本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培养了一大批各条战线的高层次骨干力量,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毕业研究生和在校研究生都突破了百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崛起的新形势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仅要培养大批人才,更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上来,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

  为此,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其目的就是要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尽快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几年来,通过发动和组织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管理部门承担全国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方式,在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教学改革和优秀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研究生国内访学以及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等一批稳定的品牌项目,为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实施概况及主要效果

  2003-200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投入经费8000万元,批准100多家单位承担了300多个项目,内容涉及研究生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学术活动、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培养机制改革、招考制度改革、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生导师培训等多个方面。项目承担单位中,不仅包括部属高校,还包括科研院所、省属高校,以及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这些项目的举办,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和培养单位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举办这些项目,提高创新能力、保证培养质量的观念已逐步渗透到了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各个方面;在社会、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初步营造出了激励和支持研究生创新的良好氛围。

  1、五年来,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41个、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3个,论坛主题涉及各大学科门类,征集博士生学术论文近3万篇,参加的博士生达1.1万余名。并且随着论坛影响的逐步扩大,得到了境外博士生以及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参加论坛学术交流的境外博士生和专家人数逐年递增,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此外,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也积极组织校内、校际间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如清华大学已形成学科、院系及全校范围等不同规模的博士生学术论坛,目前已办100多期,2005年还成功举办了由博士生自己组织的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这些论坛通过博士生间的学术交流、高水平专家为博士生学术报告所做的点评、知名学者的精彩专题报告以及其他学术活动,有效地开阔了博士生的视野,丰富了博士生的知识,启发了创新思维,在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五年来,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共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66个,开设课程700余门,举行学术报告或学术讲座900余次,参加学员1.2万余人(次),授课教师1500余人(次),其中为暑期学校授课的院士近200人(次),境外专家学者近500人(次),约占授课教师一半比例。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讲学,显著提高了暑期学校的办学水平,不仅扩大了暑期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加强了境内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实践表明,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可行的,办学效益非常突出。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既有利于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推动培养单位之间相互承认学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研究生国内访学项目,进一步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地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批高校精心组织本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制定对外开放、接受访学的计划和管理办法,对外发布有关信息,五年间共计接收博士生访学600余人。访学研究生通过接收单位提供的条件和指导,产出了一批好的科研成果,发表了许多高水平学术论文。

  4、从2003年开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依托已有较好基础的教学科研平台,批准建设了55个以开放、共享、自主创新为特点的研究生创新中心,为研究生特别是跨学科研究生提供了学术交流、跨学科合作、实现创新思路的场所。各高校也把研究生创新中心作为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以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国家重大、重点工程相结合;利用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源,加快改善研究生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条件;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加强与企业及研究开发部门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取得了良好进展。

  5、在上述项目之外,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还立项支持了30余项有关培养改革及课程改革的创新项目,取得了优秀成果。例如北京大学通过研究生精品课程系列建设项目,分期在“理论物理”、“世界历史”等一批研究生课程中组织示范教学,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300余名国内外专家授课,吸收校内外近4000余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为他们提供了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教育部立项支持全国性和示范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同时,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有关部委,也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组织、指导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活动并给予经费支持。如陕西省学位办在教育部立项支持下,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等若干重点高校,面向西部地区研究生,组织了“西部地区研究生精品课程大讲堂”,对提高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良好影响。在经费投入上,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配套投入900万元,原国防科工委一期投入5700万元,江苏省投入2000万元,60余所高校投入超过5亿元。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我部统一规划,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级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部委积极参与的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将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更加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多种资源,结合并发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效益,把新一期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做大、做强、做实,努力使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平。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