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上城区“减负”工作的情况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 蒋 莉
过重的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妨碍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直接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民族的素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担负自己的责任,切实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教育能做什么?近年来,作为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课堂,减轻学生第三种课业负担
学生的课业负担,既有物理负担和心理负担,还有在学习新知过程中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负担,我们称之为“第三种负担”。 由于课堂效率低下,只好靠时间来弥补,才是过重负担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区以减轻“第三种负担”为抓手,加大了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制订、出台地方标准《杭州市上城区学科教学规范》,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是关注学生,从调整教育管理职能入手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关心每个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且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了加强学生研究,将区教育局及直属部门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构建管、办、助、评相对独立又相互配合的服务型教育管理模式。把通常的教研室改为学生发展研究中心,新增学生成长支持中心,作为导助学生发展的两个主要职能部门。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从传统的注重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研究学生的学为主,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长支持中心转变育人视角,努力为区域内的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别帮扶。
三是健全机制,保证减负措施落到实处
对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规定。为了保证这些规定的落实,从区域层面抓制度创新,健全了一系列的机制与制度。比如,建立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报告制,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落实国家课程情况报告,经区课程领导小组做出鉴定与评估后严格执行。又如,建立学校学生作业量监控机制,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各班每天的作业作汇总、平衡,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监督;学校教导处牵头做好作业量研究与监控,对反映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调整。同时,加强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的力度,建立一系列的督查与通报制度,确保减负规定落到实处。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
绍兴市“减负”工作校长感受
绍兴县实验中学校长 赵水荣
多年来,我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建立“六项制度”,结合学校实际严格落实“十大规范”,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价值取向,有效地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赞赏,《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浙江日报》等诸多媒体相继以较大篇幅报道了学校的办学实践和经验。我们在学生减负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规范,从强制到自觉,由自觉到自信
我们的减负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依靠行政力量强势推进减负。根据各级教育部门的减负要求,我们以统一教师思想为先导,在以教育教学的专业权威、规律权威取得家长理解的情况下,按照“明确要求”(以十大规范明确各时段、环节的规范要求)—“严密监控”(专人督查,四方联动构建监控网络)—“严肃处理”(从师德的高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肃处理教学违规)的方式开展了减负运动。
(二)依托教师发展实现自觉减负。2008年10月15日,刘希平厅长视察调研我校,为我校建立减负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意见。为此,我们化大力气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和执教能力。重点落实“常规手段促发展”、“减轻负担扬个性”、“健康工程保持续”三大工程,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自觉减轻学生负担落实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三)提升学习品质展示减负自信。为了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我们注重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认真落实“科学提质”工程,一方面积极推进课堂由“教”到“学”的转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另一方面系统优化“激发学习动机—提增学习信心—培养良好习惯—指导科学方法”四篇文章,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展示师生的教学自信、减负自信。
二、减负,真的可以大有作为
减负确实不易,但只要我们有坚守理想的情怀,有追求本真的信念,有“只有轻负担,才有高质量”的见识,有扎实的科学的实践,减负不但可以有所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多年来的减负实践概括地说取得了以下几大成效。
一是通过减负促进了办学行为的规范,既绝对减轻了考试学科的学业负担,又相对平衡了各门类课程的“负担”,为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是规范行为“力逼”、系统工程“加速”,大面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与成效,不但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还引领了社会、家长的观念更新,奠定了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营造了科学发展的氛围。
三、“让素质教育不再是美丽的谎言”
今后我们决心在规范已成共识、减负已成自觉、轻负高质已初步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做好以下几篇文章。一是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夯实推进基础。二是优化“课外拓展”,以学生社团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校园“六大节”为展示舞台,全面拓展学生素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三是积极“面向社会”,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杭州市“减负”工作校长感受
杭州市拱墅区大关小学校长 金英
大关小学于今年开学典礼上,向全校近900名学生免费赠送了“三斤半”书包。当天起,该校学生需使用这款定制的书包上学放学,而且要求师生动脑筋想办法,让书包重量名符其实保持在三斤半以下。(一二年级的学生保持在两斤半以下。)经统计与折算,使用后,该校学生每年将比过去少背负200吨重量的物品,实实在在为孩子的肩膀减轻了负荷。
一、推行“三斤半”书包的缘起
大关小学成为市首批“轻负高质工作联系学校”后,积极响应市局要求:希望各联系校在具体可行的点上做出探索。考虑现实中书包超重超大已成为老百姓诟病负担重的代名词,决定以此为切口。经一学期试点,证实可行性较高,于是设计、定制并全校推广。
二、“三斤半”分量的确定
试行期间,主要目的是设法把书包内物品减到最简,把其他物品都留置在学校里。教师预设学生作业来自四个学科:语文、数学、科学、英语,把四种课本连同练习本、餐巾纸等小物件一起测量,再加上书包自重,总量在三市斤左右。又为学生留出半斤的余地,故制定了三斤半的标准。
学校因地制宜对学生物品放置做了统一规划:单人用的课桌抽屉分上下双层,上层把不用带回家的书本、练习册、铅笔盒、课外书由小到大整齐地放在一侧,书脊朝外,便于查找。下层统一配小筐,筐里装沙包、字典、跳绳、抹布、剪刀、胶水等常用其他物品。另外,学生用的美术工具、社团用的物品(例如舞蹈课的衣鞋等)都放在学生个人储物柜里。
三、书包的外观与功能设计
“三斤半”书包分男、女两款,中式,单肩斜跨,材质为棉料帆布。每只自重8两,功能全、轻便易洗。
四、“三斤半”可成为长效机制
为让每位教师天长日久把初衷贯彻到底,学校摸索出三项保障措施。一对作业总量有监控:每个班级配有作业登记栏目,教师需预计每项作业完成的时间。班主任有义务对总量把关,发现总量过重有权部分删除,或延后完成。二是对书包重量有监控:负责净堂的教师会对照作业栏内容,对学生整理书包有指导。放学路队到校门时,总值周教师会用电子秤抽查,超重的学生姓名被记录并反馈到班级里。三是开展学生自理能力培养活动。活动口号是:有能力的孩子书包最轻!激励学生有序管理自己的物品和个人空间,培养统筹时间的能力,促使学生自我减负。
“三斤半”书包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诸多热议。对此,我们的感悟是:凡事总是经历“从表及里,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三斤半”书包广受欢迎,源于社会对减负有强烈的期待心,愿它的实行能唤起更多人小处着手,切实减负。
德清县“减负”工作一线教师感受
德清县第二中学教师 俞 洁
“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幸福”是我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切实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起来,就要把学生从成堆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一定要在“作业”上下功夫。
一、作业精细化,少而精
控制作业时间和数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要做“功课”。将作业全部做一遍,精选出练习题。在选择的过程中,从预习、巩固、拓展三个维度将作业进行归类,对学生经过预习就能完成的作业作为预习作业来布置,作业当堂巩固;将拓展类的作业布置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从而实现作业的最优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作业多重功能。作业分层布置后可以分层收交,然后进行分类全批。摒弃机械性作业,比如英语单词抄写是学生最爱也是最恨的作业,“爱”在不动脑筋就能完成,“恨”在机械化的动作重复,实在是枯燥乏味。针对这个现象,我将当天抄写内容以练字方式布置,优秀的作业用笑脸表示,连续得到10个优秀可以申请免做,并定期举行英语书法比赛,做到及时鼓励和反馈。学生做作业实效性增强,作业质量得到了保证。
二、作业情境化,实而活
作业的布置以不同方式呈现,赋予作业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增加生活元素,使作业“活”起来。例如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节日来临之际,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英语写在卡片上,送给老师、父母或朋友,作为节日的祝福;布置英语作文My dream job(我的理想职业)时,我让学生把文章写在折纸上,将作品收集起来在班里展示,放飞心中的梦想;在教如何制作奶昔一课时,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每组分别准备所用材料,亲身感受制作过程,边做边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在介绍喜欢的音乐类型时,我让学生课前选择好推荐曲目,写出推荐理由,在课堂上用网络、数码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作业成果,选出Top10作为班级十大金曲课间休息时间供大家欣赏。学生的个性在情境作业中得到充分展示,英语学习变得丰富而充实。
三、作业实践化,美而乐
德清的山水文化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和平台进行学习,走出课堂,学生会学到更多知识。全国四大避暑胜地莫干山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游客旅游观光,暑假我布置学生到山上为外宾作英语导游,锻炼英语表达能力;位于莫干山脚下的“三九坞”,入选纽约时报英文版官方网站“2012年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5个地方”之一,周末,我带领学生到洋家乐参观,现场用英语采访住在那里的外国游客,锻炼说英语的胆量;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语,随时记录在笔记本上,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美国波士顿教育代表团到德清访问期间,我根据德清本土文化设计一堂“Our Hometown”的英语展示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德清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并用英语介绍,课堂上学习泡烘豆茶的英语讲解,然后由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利用学校对外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展示了学生的风采,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
当学生“乐学、好学、愿学”时,学习任务便得到落实与完成。随着轻负高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只有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才能切实地将这条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共同追寻那一片蓝天。
宁波市“减负”工作家长感受
宁波市北仑区淮河小学家长 黄建栋
减负好比打仗,为了打赢这一胜仗,我的孩子所在的学校——北仑淮河小学通过了《关于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定》,要求严格执行课程执行报告制度、教学安排公示制度、课业负担听证制度、学生健康通报制度、作业改革制度及阳光联盟联动制度,这意味着吹响了减负的冲锋号。紧接着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签订了减负承诺书,立下减负军令状。随后老师们将课堂教学作为减负的主阵地,创造性地开设了动漫课,这是一门很有创意的课,学生自由组成创作团队,团队成员可以有选择地从故事情节(与语文学科整合编写动漫故事)、人物形象设计(与美术学科整合进行角色设计)、动画设计(与计算机学科整合进行动画合成)、音效(与音乐学科整合进行作品配乐)等不同方面进行作品设计制作,这样的课堂创意无穷,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负担也就荡然无存。
为了减负,学校还进行了作业改革,减“机械”作业,加“特色”作业。编儿歌、编故事、亲子共读、对口令、小实验、小调查、种植活动、采访等作业应运而生。同时还实施文化阅读、艺术欣赏、体育健身、劳动服务及亲子活动五项家庭文化活动,全面或部分取代书面家庭作业,将孩子从作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犹如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严格地讲,减负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它需要一个漫长转变过程,又好比是一场持久战,为了打好这一持久战,淮河小学开发了“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大单元文化课程、儿童学院课程等,确保课程实施的全面性,“减”知识学习,“加”能力培养,促全面素质。
评价方式作为瓶颈一直令减负举步维艰,淮河小学设立了阳光七彩卡激励性评价机制,学期末,学校少先队根据七彩阳光卡张数评出“阳光好学生”。“阳光七彩卡”追求的不是给孩子一个等级分数,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对孩子发展过程的关注、引导,其灵活的方式和新颖的激励方法,触动了孩子们不断努力的心,激励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孩子们还担任了侦察员,只要发现有老师、家长违反减负军令状,在直接提醒无效的情况下,可直接上报减负办,一经查实,当事教师不得评先进、考核不得评优等处分。在这样的压力下,教师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如果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可能性。那么我想说:当我们将减负进行到底时,教育所赋予孩子的是一百种语言,一百种可能性!而不是只剩下一种语言,一种可能性了!淮河小学的孩子们已经习惯经常阳光自信地说:“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有无限可能性!”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