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田学军:香港学生报考内地高校热情高涨

2020-12-01 来源:紫荆网收藏

  近年来,中央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教育部出台了多项便利香港学生在内地学习发展的政策。近日,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具备港澳招生资格的内地高校达到380所,有超过1.6万名港生正在内地高校就读,与内地学生享受同等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障等政策,和内地学生一样享受就业指导,获得就业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同时享有中央财政为港澳台学生设置的专项奖学金。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1,600余对,教育交流不断深入。

  内地与香港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均有合作交流,港澳台同胞可在内地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记者: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正在深入扎实地积极推进,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田学军: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教育部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指导下,积极支持内地与香港教育机构、学校、教师及学生加强交流往来,深化合作,与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实现良性互动,得到众多爱国爱港人士广泛参与和支持。两地教育交流合作已基本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专项计划到普遍参与、从日常参访到务实合作、从政府主导到社会支持的教育交流合作格局。

  一是交流平台日益健全。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与香港教育局合作实施“姊妹学校”项目,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万人计划”,成为两地教育交流“双引擎”,使师生交流覆盖面更广、程度更深。目前,“万人计划”已涵盖100多所内地高校和香港主要高校,每年合作举办师生交流项目300余个,资助1万余名香港高校师生来内地交流、访问、学习。内地与香港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1,600余对,成为两地基础教育领域参与度最广的交流品牌项目。教师交流方面,自2004年起,教育部坚持多年举办“港澳教育界人士国庆访问团”等活动,推动内地与香港教师互动交流,帮助香港教育工作者了解祖国教育事业发展。此外,两地高校自发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沪港大学联盟、京港大学联盟、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等一系列区域性、专业性合作平台,凝聚发展合力。

  二是合作深度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实践,两地高校间交流合作已逐渐由单一的师生交流向探索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科研创新、联合育人等深度合作模式发展,合作“升级”进程明显加快。科研创新方面,内地与香港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联合共建实验室、创新中心等。合作办学方面,香港高校已在内地设立19个合作办学项目和2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建工作快速推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教育部将支持更多香港高校将校园“延伸”至内地城市,为两地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是合作空间更加广阔。长期以来,港澳教育界人士积极参与国家教育工作,在多个全国性教育学会协会、学术科研机构和评审委员会中都有港澳专家任职。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平台、项目、全国教育性评优评选活动面向港澳同胞开放,包括香港学校在2018年首次参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荣获一等奖。港澳学生踊跃参与全国性学生竞赛活动,与内地学生同台竞技,例如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收到港澳地区参赛项目170个,其中斩获金奖5项、银奖12项、铜奖19项。2020年上半年,两地高校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发“云课堂”“云游学”“云会议”,不仅体现出两地师生的交流热情,也成为对交流新形式的探索,“线下+线上”的交流模式使距离更近、更便捷。

  记者: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请问目前是否有香港居民成功获得在内地中小学任教的资格?

  田学军:2019年1月,教育部出台政策允许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同胞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符合条件的可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据统计,2019年当年已有800多名香港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其中在广东省获得教师资格认定的近50人,成为香港青年人才来内地发展的新机会、新选择,相关政策受到香港同胞欢迎。

  港生在内地高校就读人数已超1.6万名,允许有关高校保送录取港澳学生

  记者:我们发现选择到内地高校求学的香港学生越来越多。请介绍一下目前内地高校招收培养香港学生的有关情况。

  田学军:从今年香港学生报考内地的情况看,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项港澳台招生考试延期举行,但香港学生报考内地高校热情不减,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报考内地高校的香港学生超过1.2万人。其中,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申请内地高校的香港考生近4,000人,同比增长13%。目前,在内地高校学习的香港学生已超过1.6万名,录取新生人数逐年攀升。

  教育部积极支持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通过扩大招生院校范围,拓宽招生渠道,加大对港招生宣传力度等多种途径统筹推进对港招生工作。目前,香港学生可通过参加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考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以及自主招生等多种方式报考内地高校。具备港澳招生资格的内地高校达到380所,招生总体规模逐年扩大。教育部今年还出台政策,允许有关高校可参照普通高校保送招收内地学生办法,保送录取优秀港澳学生(运动员),对于在学业或者体育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港澳高中生,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保送录取到内地高校。为鼓励吸引香港学生赴内地求学,教育部连续多年组织有关高校赴香港举办“内地高等教育展”,参展院校多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支撑区域发展的特色优质学校,可以满足香港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近两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便利香港学生在内地学习发展的政策,力度更大、内容更实,提高了香港学生的“获得感”和“归属感”。目前,香港学生与内地学生享受同等学费、住宿费、医疗保障等政策,和内地学生一样享受就业指导,获得就业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同时享有中央财政为港澳台学生设置的专项奖学金,获奖学生比例达30%,为更多的香港学生来内地学习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保障。

  在培养过程中,教育部指导有关高校针对港澳学生特点,专设宪法与基本法、国情教育、中国历史传统文化课程,增强港澳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与爱国情怀。同时,举办港澳台学生“开学第一课”、港澳台学生主题征文比赛、港澳台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为学生展示良好风貌搭建平台。

  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可在内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湾区内地城市率先设立香港子弟学校或子弟班

  记者:越来越多的香港同胞选择到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发展,教育部对于保障港澳居民子女在内地就读中小学有何政策?

  田学军: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选择在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投资兴业、定居生活,保障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在内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帮助港澳同胞扎根内地的“定心丸”。

  目前,港澳居民子女在内地可与内地居民子女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地对港澳居民子女在内地学校就读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的政策,逐步建立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为港澳居民子女设立两所香港子弟学校,并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城市的18所学校设有港澳子弟班,为港澳籍学生在内地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多元选择。深圳市已允许港澳籍学生与非深圳户籍学生一样,按积分制入读深圳市内公立学校,改变了港澳籍学生以往只能入读民办学校的情况。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也已陆续出台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细则,切实保障了港澳同胞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部分省市已明确港澳居民子女可享受与当地户籍居民同等的待遇入读幼儿园,满足一定条件的学生可在当地参加中考、入读高中。

  香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将为香港师生到内地学习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记者:未来教育部在促进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方面有何规划?

  田学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专门谈到“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香港青年不仅是香港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香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是香港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等国家战略迭加实施;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等教育领域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出台,香港在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发展方面将大有可为。

  教育部将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努力,继续支持香港特区教育发展,深入推动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合作工作。一方面,教育部将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发挥主体责任,加强对青少年的宪法和香港特区基本法以及国家历史文化教育,通过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促进香港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校园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维护内地与香港健康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将为香港师生来内地学习和交流提供更多便利,为香港同胞参与国家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机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新生力量。(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0年12月号 作者系教育部副部长 本刊记者 魏东升 庄蕾)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