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访谈

科技司副司长武贵龙谈高校科技为社会服务

2005-08-19

  问: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个职能,这个职能是怎么演变来的呢?

  [武贵龙副司长]: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大学主要以传授学问为使命,建立了大学自治、民主管理、学科教学以及学位等级等一整套制度。

  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建立,使高等教育思想发生了飞跃。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鲜明地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新理念,他认为大学是一个“研究中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问”,“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学生的任务也不是学,大学生需要独立地从事研究”。柏林大学的这种创新,扩展了大学的职能,不仅改变了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使大学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组织。

  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大学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新理念,强调要从本州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着力发展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本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率先尝试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依托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发展起来的波士顿128公路和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发展起来的硅谷带动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使高等学校成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第一,大学职能的每一次扩展,都是顺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象牙塔”向社会迈进一步;第二,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的越紧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这一点已为德国赶超英法、美国赶超欧洲所证明;第三,从教育发达到科技发达,再到经济发达并形成三者良性互动是一条复合规律的发展道路。

  问: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职能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武贵龙副司长]:工业革命以来,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人才。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实践已经成为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产生大量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各种渠道或模式将这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高校通过为社会服务获得的收益,又用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是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可以说,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职能的延伸,反过来又强有力地支撑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问:高校为社会服务有哪些渠道或者存在哪几种模式?

  [武贵龙副司长]:高校为社会服务,广义地讲,不仅包括直接为社会服务,还包括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当提到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时特指高校通过各种渠道将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有: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以及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等。

  问:高校科技成果较多,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例很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武贵龙副司长]:我国高校一直以来积极为社会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长期以来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其主要原因如下:

  我国基础工业比较薄弱,企业在进口设备的同时也进口了成套技术,高校的科技成果单项技术较多,只能对进口生产线进行局部改进,总体来说,工业企业对高校的技术需求有限。

  高校的科技工作长期以来缺乏稳定的支持,科技经费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不同的项目来源有不同的考核指标。高校虽然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但这些成果还需要进行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从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来讲,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投入很不足,高校获得的相关经费更不足,没有后续的资金支持,使高校的科研成果成熟度不够。我国的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其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能力非常弱,接纳高校科研成果的能力较弱。

  另一方面,我国创业投资很不足,高校师生创业缺乏启动资金支持。

  问:为加速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教育部下一步加强高校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路是什么?

  [武贵龙副司长]:“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将引导高校加强工程化研发基地建设,支持培育创新团队,提高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化、产业化项目的能力,加强集成创新,提高科技成果成熟度。

  支持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与企业建立技术联盟,加强产学研结合,联合研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为企业解决重大工程化实践问题。

  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孵化服务水平,为高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问:高校已有部分教师通过转化科研成果获得了收益,在老师中间会不会造成不平衡?

  [武贵龙副司长]:这个问题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目前,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但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负荷非常高,为了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快速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国家的既定方针,国家鼓励智力成果参与收益分配,高校科研人员是国家非常重要的科技创新队伍,每年产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部分教师通过勤奋劳动,将科技创新成果通过合法渠道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从中获得了收益,这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知识、尊重他们的创造。当前,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靠课堂教学培养人才已经远远不够,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环节,也使教师能够用鲜活的知识辅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育人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问: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路是什么?

  [武贵龙副司长]:未来一个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优化和升级产业和经济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形成科学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的良好局面。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明确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加强自主创新,避免科技发展进入引进、消化吸收、再引进的恶性循环。高校已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强大生力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十五”期间,高校每年承担国家40%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近年来产生了大量高水平的原始性创新成果。

  高校拥有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同时又拥一支规模庞大的思维活跃的研究生队伍,自主创新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传统优势。但与发达国家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相比,我国高校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在未来一个时期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基本思路是:搭建三种平台,加强两方面创新。

  搭建三种平台,就是要搭建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平台,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门工程研究中心、校企合作工程研究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以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内容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

  加强两方面创新,就是要加强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教育部将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力争为高校争取一笔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稳固一支精干的基础研究队伍能够静下心来从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队伍和科技项目之间的连动,形成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开展高水平的集成创新的机制。

  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为社会服务方面应如何定位?

  [武贵龙副司长]:高校科技为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各个高校应根据国情、区情和校情做出理性的选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规划好为社会服务的定位,有利于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我个人认为,研究型大学应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力争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地方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区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行业特色高校,应面向行业研发和扩散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问:如何看待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过程中,高校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武贵龙副司长]:企业是技术的创新主体,指的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和受益主体。当前,我国科技投入较少,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要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成熟经验,也是社会进步的规律所在,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必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得到很大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量的企业尚未组建自己的研发队伍,科技投入偏少,引进国外成套技术的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少,自主创新尤其少。

  我国企业要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有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高校有巨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首先是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成果储备。其次,还可以开展培养合作,帮助企业组建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

  问:为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职能协调发展,应制定怎样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武贵龙副司长]:高校在教师聘任和使用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权,我们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个职能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应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选择不同的职称评定和业绩考核指标,尽最大可能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