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民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2007-06-19收藏

  几年来,在沈阳市政府和沈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新民市共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教育资源更新和整合后,教育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市计划在2008年,实现每乡镇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部分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还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怎样建设和管理好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的问题。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为人民办的好事,就要好事办好。这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以及教育能否尽快实现快速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为了确保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教育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并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原则,在现场实际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布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以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为主线,本着突出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重点推进、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时充分地考虑当地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充分论证,科学选址,准确定位。在建设布局上根据地理位置合并建校。

  2、统筹考虑、合理利用资源

  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与危房改造、布局调整统筹考虑,结合进行,对已经列入撤并的学校和即将建设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所存在的危房,不再进行改造,避免重复投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们认识到,九年一贯制学校并不是简单地将一所初中与一所小学合二为一,更不是两个学校在升学上的对口挂钩,组成联合体。真正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该从小学到初中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成为一个整体。不仅是在升学上一贯,学制上一贯,而且在整个办学目标的设置,学生培养目标的规划,行政与业务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上,都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能够一以贯之。为确保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

  1、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按照沈阳市教育局的要求,每个学校都制定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五年规划,出台学校管理制度,并形成文件汇编,实现学校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学校建设和管理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教育局建立领导和科室定点联系九年一贯制学校制度,密切了教育局和学校的联系,加强了对学校的领导,便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指导和掌握第一手资料。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科学设置机构。组建和谐、进取、实干的班子是管理好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前提。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选聘一位好校长,配备一个好班子,这将极大地解决启动初期学校的管理,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组织管理是关键,办学思想的落实主要是通过组织管理来体现;科学设置学校机构和岗位。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调整职能部门职责,强化工作责任。内聚合力,外树形象,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党支部充分发挥人才选拔培养的职能作用,在干部的任用上,严格把关,坚持中层聘任和教职工层层聘任,坚持德才兼备,教职工认可,真正作到“精干、高效”。校长负责分口管理,各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上行下达指挥灵敏,确保教育管理的有效实施。

  3、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并校后,学校人员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进一步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教师工作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整合资源后,有利与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4、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层次的管理水平,对中小学的管理,既要突出中小学的共性,有客观一体化的要求,又要照顾中小学的特殊性;既要完善制度,依法治校,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又要以人为本,灵活处理,讲究管理的艺术,努力实现全面、科学、合理、高效的学校管理;既要从大处着眼,确立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又要从细处着手,把常规管理工作做细做实。

  三、积极开展与沈阳市优质学校的手拉手活动

  依据沈阳市教育局《关于2006-2007学年度城区学校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手拉手活动的通知》(沈教发〔2006〕101号)文件精神,新民市教育局充分重视与沈和区开展的手拉手活动。可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的宗旨是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建立长久的学习、合作关系,在手拉手学校的支持、带动下,利用手拉手学校提供的良好的教育资源,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深化课程改革,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的差距,使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并形成先进的、实用的、具有新民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迄今为止,各九年一贯制学校利用这一良好契机,学习沈阳市优质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支教领导和教师的带动下,学校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四、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1、学生负担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后,大部分学生要在学校就餐、住宿,部分学生要坐校车,这些都将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增加学生家庭的教育投入,基于现在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有可能会导致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现象加剧。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控辍力度,一是适当减免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二是加强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接受义务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辍学是违法行为;三是协调乡镇政府和街道,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风气。

  2、师资队伍配备的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新建学校,校舍是新的,设备是新的,管理方式是新的,但惟有教师是由原中学和小学机械的合在一起的,如何做好师资队伍调整,合理配备师资是办好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的关键因素。不过这需要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需要时间,需要不断的磨合和理顺。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3、内部管理问题。从学校管理、学生管理的角度看,增大了管理难度,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一般都有食堂和宿舍,不但学生总人数增加,管理的区域、管理的类别也增加了,给学校增加了管理负担,管理人员和机构应该相应增加。

  4、 外部环境问题。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需要学校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九年一贯制教育,它的发展需方方面面的关心、爱护,需要外部环境的协力配合。这种配合,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尽快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在资金调配、人员编制、职称评定、督导检查等方面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总之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要扶上马,送一程。否则,九年一贯制建设将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5、 安全问题。九年一贯制学校,增加了住宿、食堂、校车,也就增加了饮食、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中小学生同在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增加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九年一贯制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堵塞漏洞,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如期竣工,学生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新学校配备了电脑、实验室等与城里学校一样的教学设施,教师也经过了合理分配。几年来,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及布局结构调整、危房改造工作的逐步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市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保障了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节约了教育资源,巩固了普九义务教育,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我市“科教兴市”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逐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使农村的学生正在逐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它有利于教育资源整合、解决生源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有利于优化学校领导干部、师资队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教育的行政管理;有利于控辍保学;有利于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于均衡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知识的衔接,可以为今后办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发展,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民市教育局
2007年4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