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教育局
教育收费历来是一个敏感和热点问题,社会瞩目,百姓关注。纠风治乱是教育系统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重点工作。因此,葫芦岛市教育局党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今年以来,我们在省厅纪检监察处的关心、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教育纠风治乱工作指示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大了检查监督力度,很抓工作落实,经过上下共同努力,我市教育纠风治乱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各级高度重视教育纠风治乱工作,把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作为考核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纠风治乱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全国、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上半年,市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各县市区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导评估。其中,把教育经费投入、治理乱收费、落实“一费制”政策 等情况列为重点内容,对以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逐一量化打分,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向全市进行通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局党委认识明确,思想统一,始终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以来,共召开大型会议二次, 一次是3月8日召开的由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局直学校校长参加的全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上级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和今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点,对春季开学后开展教育收费检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另一次是4月9日召开的全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工作,部署2007年纪检监察工作任务,市局领导还同县区领导签订了纠风治乱责任状。同时对3月份的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到目前为止,市教育局纪检委共收到群众举报投诉32件,其中反映教育收费问题的25件,占举报投诉总量的78.1%。查处公办学校乱收费案件1个,涉及金额6040元;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补课4人次,党纪政纪处分2人,通报批评3人。
为确保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局还专门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具体负责教育纠风治乱工作,投资1万多元,购买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先进设备,实现了与省民心网对接,提高了办案效率。
(二)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把落实“一费制”、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收费管理做为纠风治乱工作的重点,在解决“热点”、“难点”、“敏感”问题上下功夫。
一是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全面贯彻落实“一费制”政策。继续坚持“一费制”的收费办法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加强了对学校收费收入的管理,绝大多数学校都能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没有超标准、超项目收费现象。
二是抓规范办学行为,认真整治乱办班、乱补课问题。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后,我们按照省政府办公厅22号文件要求,加强了对小学、初中招生工作的统一领导与管理,坚持适龄儿童按学区就近入学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入初中的原则,做到了小学向初中整体移交学生,小学毕业生100%升学。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坚持教育公平原则,对各学校开办的特长班、提高班等进行了清理整顿。严禁小学生、初中生择校、择班、择师、择座,严禁学校、教师进行有偿补课。严肃查处了连山区孤竹营中学补课收费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形式,我们在对世纪中学、小学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转制工作以经展开,现已停止招生。我们感到该学校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学校的办学主体以及决策机构均不符合民办学校的资格;第二、从师资队伍看,从校长到教职工均为公办在编教师,他们被聘用后其工资来源渠道和发放形式也不符合民办学校的要求;第三、固定资产(含教学楼)均为国有。因此,我们按照有关规定将世纪中学和世纪小学转为公办学校。
(三)加强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努力确保教育经费投入足额到位,保证学校正常运转。
一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日常公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增加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性经费投入。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配套资金按标准直接划拨到学校,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坚决杜绝了教育经费流向不当和截留、挪用现象。
二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免除学杂费的对象和标准,市财政局根据各县(市、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学生人数、标准和负担金额,将省拨付资金和市财政负担资金在每学期开学前按月预拨至县(市、区)专户。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根据农村各学校的校生实际数按月及时将补助资金直接核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农村中小学校,不得下拨到乡(镇)。今年,我市确认免除学杂费对象为254698人,其中小学160663人,初中94035人,共需补助资金4130万元。今年三月份开学前,市财政已经将市以上一个学期补助资金一次性拨付到县(市、区)财政局,由县(市、区)财政局拔付到校。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
一是加大了中小学收费宣传和监督力度。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在葫芦岛广播电台开设了“行风面对面”专题节目,局领导在直播间现场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明确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阐明了我市教育纠风治乱工作的主要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通过报纸、电视、民心网、教育局局域网等多种途径,公示了中小学收费的项目和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我们在《葫芦岛日报》专门开设了“教育周刊”栏目,每星期四整版报道我市教育工作信息。市、县(市、区)都向社会公开了乱收费举报监督电话。由于宣传到位,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对省定收费项目及标准了解透彻,有效的避免了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二是积极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活动,严肃查处乱收费案件。春季开学后市教育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自下而上的收费工作自查自纠和自上而下的检查、抽查活动。本次检查分各学校自查自纠、县(市)区对所属学校全面检查、市联合检查组重点抽查三个阶段。市联合检查组由市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等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成,分6个小组,每组都由副局长带队,检查了6个县(市)区和局直学校共30所学校。通过检查看,全市中小学都能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政策,没有超标准、超项目收费现象。城镇学校服务性收费进一步规范,收费公示制度健全,在职教师乱补课、乱办班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也有极个别学校违规收费,受到查处。连山区孤竹营中学在2006年9月份开学后,为初三学生补课,每生收补课费180元,自愿参加补课的学生共34名,共计收费6040元(其中33名学生每人交180元,一名学生交100元)。根据群众举报,我们责成连山区教育局进行了认真查处,查处结果已报省厅监察处,学校将收取的补课费6040元如数退还给学生,对孤竹营中学违规补课问题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连山区教育局党委给予该校校长田鹏飞党内警告处分。
三是积极开展制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以群众举报为线索,重点对教师乱办班、乱补课进行了严肃查处,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绥中县教育局狠刹教师补课之风,严肃查处了三名违规收费补课教师,并在葫芦岛晚报上进行暴光。兴城市教育局狠刹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之风,根据群众举报,经市纪检委和督学室联合调查核实,兴城市东辛庄中学物理教师韩光组织学生进行乱补课,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给予韩光行政记过处分,并派往山区的郭家镇初级中学任教,取消其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按下一级技术职务标准兑现工资。有力地遏制了乱补课、乱办班行为。
针对目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办班补课现象,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开展了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了责任制,学校校长为治理乱办班乱补课的第一责任人。凡是在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学校和教师参与乱办班、乱补课问题的,或不制止、不查处以及隐瞒不报的、压制不查的,将严格追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兴城市教育局开展了“治庸罚懒”教育活动,局党委对其中4名不履行责任,不作为、不会作为,庸碌无能、执行力不强的校长进行了职务调整和工作调整,对3名副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通过一段时间的专项整治,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明显减少。
(五)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深化乱收费治理工作
一是搞好内部监督。抓源头,抓校长廉洁治校,抓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建设;将治理乱收费纳入教育局对校长的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即一旦发生乱收费案件取消年度校长、学校、教师评优、选先和晋级资格。
二是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开展制止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活动的同时,学校普遍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学习了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工作纪律,促进了师德师风的好转。
三是畅通渠道,强化外部监督。在实行政务、校务公开的同时,通过《葫芦岛日报》、《葫芦岛晚报》、《葫芦岛教育》杂志、教育网、教育简报、学校收费公示板将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工作职责、办事程序、工作纪律等向社会公开,公布举报电话,局机关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
四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机制。为贯彻落实“全省学校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由教育局牵头,印发了《葫芦岛市学校安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方案》,经市领导批准,我市成立了由教育局、公安局、消防局、卫生局、文化局、工商局、财政局、物价局、建委、综治办组成的综合检查组,副市长杜公骥亲自挂帅,于4月26日至30日对各县(市、区)部分学校进行了综合检查,对我市深化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调查取证难,处理难,没有明确的政策或法律依据。
2、个别城镇学校存在将服务性收费与“一费制”混同收费现象。对服务性收费的自愿性原则在收费单上没有明确显示。
3、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个别县(市)区财政困难,配套资金拨付不能及时足额到位,造成学校资金短缺,运转困难。
4、有些学校收费公示依然不规范,有的没有收费依据;有的收费项目不全面,只有“一费制”项目,没有服务性收费项目;有的公示板不规范。
三、下一步打算
治理整顿教育乱收费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一定常抓不懈,要在求真上做文章,在务实上下功夫,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力度,使广大学生家长满意,争取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纠风治乱领导小组职责,加大领导力度,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狠抓落实。
2、继续加强教育收费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观。
3、召开教育纠风治乱专题会议,按照省教育厅有关工作部署全面安排我市教育纠风治乱工作。
4、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内容纳入到全系统干部培训计划当中,特别是作为校长培训班的教学内容之一,从源头上治理教育乱收费。
5、学生家长会作为家庭和学校联系的纽带,是宣传教育收费政策的重要阵地。我们将积极利用这块阵地开展宣传,使教育收费政策为更多的家长所了解,以便对学校收费进行有效监督。
6、进一步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检查和查处力度。一是坚持定期检查制度;二是抓住举报线索,重点检查,做到有报必查,有错必纠,重处重罚,决不姑息迁就。
四、几点建议:
1、高中学杂费收费标准没有明确,希望省里尽快明确有关标准和政策;
2、市、县两级查处的乱收费案件,报到省里后,最好采取内部通报形式公布,不要在媒体上公开暴光,以调动和保护下级查处案件的积极性。
3、初三、高三年级补课问题。应适当放开,允许学校统一时间、统一收费标准,适当补补课,避免学生到处参加各种补习班,造成乱办班、乱补课泛滥的问题。
(2007年6月5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