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中央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全校师生要深刻认识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扎实工作,保证这项重大举措的顺利实施。
加强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西南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黄蓉生同志任组长,常务副校长宋乃庆同志、副书记龙力同志和副校长陈时见同志任副组长,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师范学院、研究生院等部门及部分学院负责人为成员。成立“西南大学师范学院”,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加强对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的统筹、研究和指导。
二、改革招生,择优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学习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招生宣传,制作师范生免费教育招生宣传专辑,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学院赴主要生源地区巡回宣传,以吸引更多的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
2007年学校共有21个师范专业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招生总计划为2945人,分别安排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等21个省(市、区)提前本科批录取,其中西部地区占79.6%,中部地区占19.6%,其他地区占0.8%。
师范新生入学时,必须持本人或其监护人签字的、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一式四份及录取通知书,方可办理报到手续。
师范新生报到后须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通过面试的师范新生,经学校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成为免费教育师范生。
三、强化培养,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2007级师范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明确学习目的,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制定免费教育师范生管理办法,促进免费教育师范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切实做好免费教育师范生的教育和管理。
围绕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大力推进师范教育改革,特别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在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总体思想指导下,按照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重新审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师德教育和师能训练,建立四年一贯的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人格健全、素养深厚、基础扎实、理念先进、技能突出”的基础教育优秀师资,进一步彰显学校“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综合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服务社会民生”的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农林教育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免费师范生培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学校独特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师范生免费培养教育特色。
四、引导就业,鼓励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
免费教育师范生毕业后要履行国家义务,保证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鼓励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加强免费教育师范生就业指导,实行双向选择与统一调配相结合的就业政策。加强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落实工作岗位;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免费教育师范生,由生源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工作。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取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对工作业绩突出、学业特别优秀的,经考核合格,还可继续攻读教育博士学位。免费教育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学校配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履约管理,建立免费教育师范生的诚信档案。
五、保证投入,全面落实免费教育的各项政策
采取切实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各项政策,对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品学兼优的免费教育师范生,可以同时享受国家及学校设置的奖学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