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同台竞技提高了我们的能力

2008-06-29收藏

  6月28日,大雨过后的天津,空气湿热。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这里举行。“能和这么多来自全国的技术高手同台竞技,我觉得很自豪。”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周绍迪说。

  从学校初选,到省市预赛,再到全国性的大赛,历时半年的层层选拔与赛前培训,不仅为各地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使得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意识更上一层楼。

  带着感恩的心参加比赛

  来自四川成都高级技工学校的张宇,参加的是中职数控技术项目比赛。“之前由于汶川大地震的影响,学校停课两周。为了能够参加比赛,在复课以后,我们都是戴着安全帽参加训练。”张宇说。

  在开幕式上,四川代表队打出了两个牌子:“坚强”和“感恩”,赢得了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本次大赛,四川代表队71人参加了全部项目的比赛,队中有两名队员来自地震重灾区的东汽技校,其中,一名队员是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幸存者,另一名队员则是在地震中从二楼跳下来逃生的,他们在震后全部转移到德阳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我们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参加比赛的。我们会坚强,永远不放弃,能够来到天津参加比赛,就是一种精神。”一名叫徐涛的学生说,尽管学校在地震中损失非常严重,但是老师们坚持让他们参加这次难得的比赛,在最艰难的时候依然努力联系当地企业,为学生提供现场训练的机会。

  不仅是四川代表队,各省份代表队的选手都经历了毅力和勇气的考验。“比赛是对体力、脑力、心理素质的多重考察,其强度比平时学习和实践时大得多。”参加企业网络搭建项目比赛的陕西银行中职学校学生陆建超说出了选手们的感受。

  进企业实训提高应变能力

  在天津交通学校参加汽车二级维修竞赛的刘鹏,是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2006级学生。他先是通过了学校的选拔,参加了安徽省内竞赛,又进入企业进行了实地强化训练,最后才成为全国大赛的选手。

  “因为学校的设备有限,我们就到合肥风之星丰田4S店实地训练。在与汽修技师的近距离交流中,我在汽车保养、维修、调试方面学到了更多、更具体的内容,很受启发。通过这种到企业的锻炼,我的技能水平和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刘鹏说。

  此次大赛为了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很多竞赛环节都设计得如同企业生产场景的再现,仿真度相当高。与此相应,参赛院校纷纷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观摩实践。

  “在企业实习、培训的经历,让我对电脑设计和三维制作方面的认识更到位了,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对我参加比赛很有益处。”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俞利庆参加的是模具设计与主要零件加工项目,已经结束比赛的他正在等待比赛结果。

  经过大赛更具就业竞争力

  通过参加大赛,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增强。合肥市教育局教研员戈弋说,根据他多次带队参加技能比赛的经验,一般大赛后学生的就业率都会大幅度上升,有的企业在大赛刚结束就争相去学校和学生签约,也有很多学生在参赛后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

  对于当初选择了职业院校,刘鹏丝毫没有后悔。他说:“这次参加大赛帮助我巩固了基本功,将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起来,为我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张宇也对今后的就业很有信心,“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技能人才。我信奉的一句谚语是:老天饿不死手艺人。”他说,将来要找到一家专业对口的企业,努力工作,回报社会。(本报记者 刘琴 实习生 郎振 曹磊)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29日

(责任编辑 薛丽华)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