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父母教给我知识和文化;是老师教给我知识和文化;是社会给我帮助和关爱……”
一名男青年站在台上打着手语讲述他的创业之路,他的母亲在一旁当翻译。近日在“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评选现场,这对母子的演讲赢得了现场最热烈的掌声。
这名37岁的男青年叫何留,是一名聋哑人,现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
根据专家评委现场打分、投票和群众评委投票结果,以及前期社会投票情况,在24名候选人中,何留以总成绩第一名当选“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当主持人公布这一消息时,何留的母亲张开森向何留竖起大拇指,做出“你最棒”的手势。
何留不只是棒,而且是父母心中最大的骄傲――他不仅拥有一个创作室,而且还用自己的收入给父母买了别墅和轿车。
“我不需要怜悯,只需要一次同等竞争的机会。”这是何留常“说”的一句话。
自信是自强自立的基础
1岁时,因注射链霉素过敏,何留耳神经萎缩,永远失去了听力。
自信是残障人士自强自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何留的母亲张开森采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儿子的自信。上幼儿园时,妈妈每天都向老师了解他的表现,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妈妈都会竖起大拇指鼓励他。
有一次,何留跪在地上,被一群孩子当马骑。张开森流着眼泪质问儿子:“为什么下跪?”儿子比划着说:“为什么别人能听见,我听不见?为什么别人能说话,我不会说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旗手用旗语表达,航海的舵手在晚上航行时会用灯语表达,这不是你的错。”张开森回家后,翻出小人书告诉儿子,“坏人才会跪在地上,英雄是站着的。”
慢慢地,何留不再因为残障而感到自卑,他以一种沉默的方式骄傲地活着。在成绩单上,老师给何留的评语中最常见的一句是:“很骄傲”。
“骄傲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张开森向老师解释说,“这孩子很要强,健全人能做到的,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而且会做的比健全人更好。”
南京市盲人学校校长祁寿东说:“残障人和健全人一样优秀,只是少了一样工具。”
特殊教育给了他同等竞争的机会
特教事业的发展让何留有了这个同等竞争的机会。何留上小学时,张开森一直很发愁,残障人士实行8年义务教育制,但他们学到的知识等同于健全人小学知识水平。不能继续上学,孩子不就成了文盲了吗?怎么和健全人竞争呢?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教事业得到飞速发展,特教高中、中职、大专等学历课程陆续开办,康复教育、技能培训也全面开展,和何留一样,更多的残障儿童进入了特教学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何留顺利地进入高中,因为他酷爱美术,1992年,他同时接到了长春工艺美术学院和天津理工大学两所大学的通知书。大专毕业时,何留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天津理工大学特许他进入本科班和健全同学一起学习,1997年,他成为天津理工大学第一个聋哑本科生。
“如果何留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张开森说,残障人更需要教育,更需要知识和文化,通过教育可以扩大他们的就业空间,国家对残障人士的关爱给了何留和健全人同等竞争的机会。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有特殊教育学校109所,其中51所初步达到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基本形成了从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残疾人高级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全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近96%。
感恩社会,帮助残障人士创业
因为残障,何留就业时碰了不少钉子。尽管他的成绩很好,但许多企业都以“沟通不便”为由拒绝了他。何留坚韧的性格最终赢得一家广告公司老板的青睐,每月300元,从学徒工做起。他每天骑车往返三四十公里,第一个到办公室,从端茶、倒水、抹桌子做起,师傅们都觉得“何留眼中有活”,都乐意教他。一年后,他成了设计师,两年后,他成了公司的技术总监。
尽管不能说话,何留和客户交流却很畅通,客户只要一个小小的动作,他马上就能领会。张开森说,每次接到业务,何留都要详细了解对方文化理念、广告文案背景、宣传意图,他做的广告文案定稿率一般都在80%~90%。
工作两年后,何留想自己创业。张开森说,我们要学会感恩,当初没人接纳你,是公司老板接纳了你,你应该多干几年报答老板。
2002年,何留到北京参加“全国残障人士干部培训班”,受到时任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接见。回到南京后,征得公司老板同意后,何留开始创业。一间16平方米的办公室,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脑,在一切能省则省的原则下,2003年,何留设计工作室开业了。“任何事都是从一个决心、一粒种子开始。”何留把这句话贴在设计室的墙上。
广告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何况一个聋哑人做广告。但业务无论大小,何留都精益求精,哪怕是一张设计费仅5块钱的名片。正是这些近乎完美的产品打动了一个个客户。
公司除了张开森之外,其他人都是聋哑人,他们没有专门的广告业务员,客户都是口口相传、闻风而来的。如今,何留设计工作室的业务范围已从食品包装、生活用品包装、产品设计包装拓展到艺术门类包装等。
2007年,何留花70万元在闹市区拥有了一套写字楼做自己的工作室。“做事踏实、稳扎稳打”,这是熟悉他的人给他的普遍评价。只要碰到残障人创业,何留都免费替他们做宣传资料。
“我要为残障人树立一个榜样,起到一个领头羊的作用,健全人能做到的我们一样也能做到。”面对记者,何留打着手语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18日
(责任编辑 傅佩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