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使命如磐 继往开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侧记

2021-03-1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长安街两侧的玉兰花已悄然盛开。神州大地,万象更新。

  3月11日下午3时,人民大会堂里气氛庄重而热烈。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再次相聚于此,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

  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通过!……电子表决器一次次被郑重按下,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人民大会堂这座国家最高议政殿堂,见证着中国人民更伟大、更卓越的飞跃。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新的历史时刻,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协力,担当尽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话语铿锵。

  15时43分,雄壮的国歌声响起,大会胜利闭幕。

  蓝图绘就,信心满怀。

  走出大会堂,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办主任杨善竑,作为中国教育报“特约记者”,传来了一段视频:她与几位代表,手持正红色会议表决材料文件夹,步伐矫健。“这次会议确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吹响了向着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我感到无比自豪,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杨善竑说。

  另一边,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也走下大会堂台阶,目光笃定。“大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蓝图,凝心聚力,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增添极大信心和动力。”焦新安激动地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科技创新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我们一线科技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尧德中很受鼓舞,“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科研氛围,我们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卡脖子’技术等方面继续攻关,作出更大贡献。”

  斗志昂扬,再启新程。

  “高质量教育体系从区域来看,短板在乡村,未来更要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尤其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有了更多思考,“作为中学校长,要做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校方案的思考者和实践者。要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潜心实践,为国家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案例,这是中学的担当。”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对于高校来说,一定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仅要提升广大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艺术,更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校长张荣说。对于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的厦门大学来说,这次大会的召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回去后一定会把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开启厦大下一个百年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厦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任王红军也表示:“教师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专业功底启迪学生,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使命如磐,继往开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本报记者 林焕新 焦以璇)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