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首都资源优势 打造党史“京”品力作

北京善用可视化教材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大思政课”

2021-06-07 来源:思政司收藏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通过打造系列可视化党史学习教材,将课程主渠道、思政工作主阵地、网络空间主平台、研学实践的大课堂相贯通,让党史学习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形有效。

  用好首都资源,“线上思政课”有滋有味。一是打造“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坚持一月一期、贯穿全年,组织首都地区名师大家,策划录制网络公开课,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可视化教材。课程在“学习强国”平台对外推介,收看量超千万次。二是上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党史课”网络公开课。集中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师生以“现场教学+网络直播”的形式参加线上学习教育,实现资源共享和联动学习,累计播放总量超过180万次。

  用活文艺作品,“光影思政课”有声有色。一是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举办3场“我宣誓——‘永远跟党走’”青年大学生主题诗诵会,京沪两地师生联袂奉献12个精品节目,首都3600余名师生现场观看,反响热烈。组织“唱支歌儿给党听”百万师生网络歌咏比赛,近200所大中小学校积极创作微视频作品,在人民网、学习强国、抖音等平台开设专区,点击量突破2500万次。二是观赏一批经典作品。充分利用影视文艺作品直观生动、润物无声的特点,举办“大剧院里的思政课”系列活动,组织师生到国家大剧院观看46场经典演出,策划举办光影看中国——北京高校“电影中的党史大课”系列活动,组织师生观看党史系列经典影片,与主创人员面对面交流,参与师生万余人。三是推广一批“京”品力作。组织各大中小学师生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观看北京市创作推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记录电影《岁月在这儿》、话剧《香山之夜》、现代京剧《李大钊》等党史文化作品,开展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引导师生在观赏精品力作中学好党史。

  用实身边教材,“特色思政课”有形有效。一是听亲人讲“四史”。举办“四史”故事讲述主题征文活动,48所高校提交近900篇优秀作品,由故事主人公亲人讲述所闻所见所感所行,激励师生传承红色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二是在校史中讲党史。创造条件支持学生用微纪录片、微电影、微视频的方式,讲述党史校史。联合北京电视台摄制推出《校史中的红色记忆》党史系列专题片。三是依托学科讲党史。引导师生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党史故事、党史知识可视化,建筑专业学生推出北京红色遗址模型展,美术专业学生手绘北京红色景点,“电影中的党史”“服装里的党史”“邮票里讲党史”等首都高校特色活动亮点纷呈,让党史学习学出“专业性”和“时尚感”。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