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持续发力解民忧 攻坚克难促发展

高校认真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0-27 来源:思政司收藏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高校党委扎实履行主体责任,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发展大局,聚焦突出问题,完善项目清单,挂图作战、狠抓落实,努力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学史力行实际行动,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推进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有高度”。各高校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带动激发科研人员潜力,推动大批项目落地生根,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围绕新冠病毒防治开展科研攻关,在新冠病毒溯源、药物研发、口罩再生技术、校园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深入开展战略性“高精尖”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努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围绕“双碳”战略发展目标,成立研究机构,加快构建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30•60目标”贡献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服务国家对外传播战略,开办国际传播硕士班、博士班,努力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卓越国际传播人才。中国政法大学设立涉外人才培养实验班,探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北京语言大学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大会上提出的重要倡议,推进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以解决国家种业“卡脖子”技术为主攻方向,编制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建设前沿科学中心,维护国家种质资源战略安全。

  健全思政工作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有效度”。各高校紧紧围绕培育时代新人,着力加强学科阵地建设,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推动各类育人资源等向一线汇聚,打造育人示范高地。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模块体系、创新考核评价,建设美育劳育实践基地,着力强化学生“体美劳”教育。中南大学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高标准建设大学生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搭建“沉浸式”的安全知识学习和防护技能训练专业化平台,让学生从“要我安全”转化成“我要安全”。大连理工大学实施情景教室和虚拟实验教学、“形势政策”百人百讲、“6+1+4”思政课程新体系,全力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水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将思政课教师纳入到学校“世界一流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完善激励保障措施,为思政课创新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华中农业大学实施“党建质量提升源头工程”,遴选近千名教师党员担任“红色导师”,全覆盖联系指导学生。华南理工大学完善“四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创新“五要素”协同机制,深入实施“明道育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育人效果。北京外国语大学启动“歆传双百工程”,聘请百位离退休老同志为“思政导师”,深入挖掘老教师治学育人“富矿”,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优化治理能力体系,聚焦改革发展“有力度”。各高校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努力破除顽瘴痼疾,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同济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全面修订规章制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建立分类评价与长期评价相协调、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由破到立”。山东大学出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奋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努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西北工业大学提出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基于“一院多科、一科多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转型发展新举措,加强资源配置,推动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拓宽学科建设路径。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优化职能设置,推动简政放权,改革调整学校管理与服务机构,完善领导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加强专业评价和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举措,持续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抢抓学校发展历史机遇期,积极响应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号召,加快雄安新区新校区建设规划工作,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

  践行务实为民情怀,解决急难愁盼“有温度”。各高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通过“面对面”征求意见、“心贴心”沟通问题,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提高了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武汉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建设学生宿舍楼,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校园住宿紧张问题,将校外住宿学生迎回校园。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关心关怀独居老同志、西迁老同志,建立帮扶机制和养老综合体,使老同志身边有人关心、困难有人帮助、年节有人牵挂。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积极与属地政府部门协商沟通,解决了遗留多年的教职员工不动产权证书办理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推进老旧住宅改造,加装电梯、扩容车位,解决教职工生活实际困难,让师生切实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对教学楼、图书馆、食堂、老旧宿舍等进行修缮改造,升级扩建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更新配备宿舍空调、充电桩、照明系统等,使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湖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实行一对一指导帮扶,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教育生态建设,建成“AI+”教育中心,搭建学科动态监测平台、教师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全流程科研能力支撑平台等,精准服务师生需求。中国海洋大学推进浮山校区家属区自来水供水设施“一户一表”改造,提升教职工生活用水质量,解决长期困扰教职工生活的“老大难”问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