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铁肩担起兴邦任

——教育强国富民的百年探索

2021-06-1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育才造士,国之根本。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教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革命战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培育了一代代追梦人。

  翻阅中国教育的百年发展史,教育始终站在时代的船头,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重要力量。从为革命战争服务、为伟大的抗战服务,到为社会扩大再生产培养各层次的劳动力,再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服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教育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服务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伟业。

  为民族独立服务

  “地主住洋房,我们晒太阳,豪绅吃猪肉,我们没衣裳,军阀娶姨娘,我们上战场,如要求解放,杀他个精光。”20世纪30年代初期,赣西南苏维埃政府编撰的“教材”——《工农读本》,通俗易懂且充满了革命启蒙的意味。

  “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为抗战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教育作为宣传、动员和教育民众的重要方式,以教育来推动革命斗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巧利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农教育、干部教育、青年教育在全国呈星火燎原之势。邓中夏在北方兴办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南方有粤汉铁路、水口山等工人学校;彭湃在广东海丰建立了农民学校,湖南长沙有农村教育补习班;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则重点开展干部教育。

  在刘巧利看来,当时的教育与群众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群众参与工农运动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通过教育,劳动群众逐步摆脱旧的传统观念,打碎统治阶级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逐步接受了进步思想和革命思想。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相继颁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目前的教育任务》等文件,并成立了一系列学校,明确了苏区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劳苦大众的觉悟,支援苏区革命斗争和苏维埃政府的建设。

  那时,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学员们一边学习一边开荒种菜,不仅做到了蔬菜自给有余,并将节省的粮食支援前线。在红军大学,师生共建校舍,开办畜牧场、碾坊、园圃,从事农副业生产,等等。

  “苏区教育从绝大多数劳动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坚持教育的政治化、生产化、平民化和军事化,开辟了工农群众受教育、学文化的新天地。”刘巧利说。

  1936年,经过艰苦的长征,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抗日的教育政策是,“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

  自此,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始大办学校和培训班。有培养干部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大学等;有进行战争技术教育的,如地雷、地道、简易医护、防空、防毒等培训班;还有进行生产技术教育的,如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红军卫生学校等;以及培养军政翻译人才的延安外国语学校等。

  其中,冬学是最受欢迎、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成人教育形式。自抗战起,利用农闲时间,以识字、政治教育为主,辅之以文化教育、生产知识教育和时政教育的大规模冬学运动,在各根据地蓬勃发展。

  “抗日战争是大家的事,抗日战争非打不可、不抗日活不成,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抗战初期,晋西北行署教育处编写《冬学政治课讲授大纲》,每周一次开展政治常识讲课,启发群众的民族意识,宣传持久战的理念。面对严酷的反扫荡、反清剿斗争,识字课本中特地编了《不告诉敌人一句实话》《当心敌人放毒》《反法西斯课本》等内容。

  “这些教材和课程都具有政治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对于启发农民群众的抗战意识,使之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抗日支前和根据地建设工作,增强农民群众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意志和信心,有重要教育作用。”刘巧利说。

  从1937年到新中国成立,各根据地每年都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冬学运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扫盲、启蒙教育,受教育者数以百万,广大农民提高了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建设新中国服务

  今天的北京学院路,绿树成荫,人潮涌动。道路两侧,矗立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曾经的“八大学院”。校名所包涵的农、林、地、矿、油、航空、医学等字样,透露出学校的不凡出身和辉煌历史。

  历史回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历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蹂躏,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那时,北京街头的汽车没有一辆是中国产的,全国的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

  没有现代工业的国家是永远强大不起来的,而旧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体系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极不适应。

  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只有11.7万人,分布在200余所高校中,平均每校学生只有500余人。各类高校中,高等工业学校和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共有33所,工科在校生仅为3万人左右。全国在校研究生仅629人,其中工科在校生只有94人。

  “高等学校规模小,毕业生数量极其有限。高校的类型结构不合理,文科比重大,工、农、医、师比重小。层次上,研究生教育十分薄弱。”刘巧利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求。

  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随后,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在1950年召开。会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密切配合国家的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首先是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急需人才。

  1952年,教育部进行了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除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综合大学外,全国高等院校被拆拼重组成为各科专业学院,“八大学院”应运而生。

  经调整,到1957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其中综合大学17所,工业院校44所,师范院校58所,医药院校37所,农林院校31所。专业方面,工科、师范科等比重大幅上升。在校生也由1953年的21.2万人增至44.1万人。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毕业后投身艰苦行业,奔赴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

  新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如火如荼,机械、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发展,尤其需要大量的初级和中级技术工人。

  与此同时,教育向工农开门。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召开。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中国各地创办了大量的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并在高校开办工农业余补习班、函授班、夜大;分专业大批举办中等技术学校,培养工农出身的中级技术干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

  1950至1955年间,3.6万多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产业工人得益于此,受到了比较正规的教育,有的还上了大学。

  “工农速成中学主要是培育工农干部和产业工人,使其成为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他们是建设新中国的坚强骨干,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刘巧利说。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1977年,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康克军21岁,那时他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邮电局的一名工人。生活仿佛早就规划好了:再过一年就出徒,两年后达到人生的“顶点”——二级工,每月挣36元,一直到老……同年10月《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面:今年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实行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办法……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在田间地头、工厂车间重拾书本。当年,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27.3万人。

  在这次高考中,康克军考上了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命运从此改变。

  “恢复高考,国家不仅加速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对其他领域的拨乱反正、全面恢复工作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刘巧利说。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彼时,国家、社会急需大量建设人才。然而,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问题。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迫切需求。

  1983年10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

  聚焦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和派遣留学生工作逐步恢复。按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可能,广开渠道,力争多派”的方针,我国留学事业也迎来了春天。

  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涵盖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层面,职业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办学力量日趋多元,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扩大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1980年,高等职业教育诞生,此后我国职业教育加速发展。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大大提升,规模迅速发展,专任教师数量迅速增加。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1998年时,我国本专科学生在校人数只有34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8%,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扩招启动后,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4万人,增长速度达到42.59%并不断扩大,到2003年,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转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洋说,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211工程”和“985工程”相继实施,一大批高校加速发展。

  “这两个工程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李洋说。

  据统计,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累计1.4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7年的2.6%增长到2020年的54.4%。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建设输送了逾亿名高素质专门人才。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在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看来,我国高等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实现高等教育供给结构的整体优化,构建创新、协调、开放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这种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为服务”的办学方针,既要满足适龄青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新高等教育需求,也要满足社会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更要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肩负着崭新的使命。“从国内视角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人民群众对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从国际视角来看,大国竞争日益激烈,使得教育的战略性、重要性更加凸显,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更为迫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金紫薇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时代已经有了明确的需求,教育必须要做到更加精准的创新人才供给。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综合素质优秀且基础学科拔尖的人才。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重点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优化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发展优质研究生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70多万人。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2019年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达到59%,到地市级及以下基层就业的比例也达到了69%。

  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800多万名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了职业教育培训,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创新型医学人才。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役中,钟南山院士、陈薇院士冲锋在前,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医疗团队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教育部的组织下,高校围绕检测试剂、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方面开展紧急攻关,截至2020年12月,共研制出44款检测试剂盒,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进程不断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核心指向“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目前,全球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有2500万,“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国际中文教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此外,我国职业教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400余所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设“鲁班工坊”,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始终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

  新时代,新征程。面向“十四五”、面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我国教育将坚守初心和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勇攀高峰、再创辉煌。(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