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高校如何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优化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
“高校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水平。‘嫦娥探月’‘蛟龙下海’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都不乏高校科技成果支撑,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关键领域我国仍处于落后状态,受制于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加强科技创新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成为大国间博弈的主战场。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如何提升源头创新能力?
唐立新建议,高校要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布局科研创新计划。“基于供应链循环思维,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以提升循环韧性、质量、效能为目标,学校要加强有组织校企科研攻关合作,在战略层面与企业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运作层面助力企业解决高质产品缺芯少魂现象,平台层面助力实现循环畅通增效。”
“高校要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学校优势特色为切入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催化剂’,破除院系壁垒,探索举校体制的科研组织新模式。”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看来,高校具有其他创新主体所不具备的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明东介绍,目前天津大学培育建设了分子化学与材料、医工结合、无人驾驶汽车等13个学科交叉平台,增设了4个一级交叉学科以及多个二级交叉学科。
明东还呼吁高校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布局建设集中攻关平台,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创造条件,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人才是强国之本,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人才。“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坦言,当前我国高校在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方面,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吕建认为,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新设学科、专业的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及时回应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对此,他建议适当扩大“强基计划”学科范围,把满足国家长期战略的专业和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也逐步纳入“强基计划”实施范围,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另外,通过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文理、理工、医工等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加强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还要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学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优质资源共享。”吕建补充道。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建议,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完善校院互动的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把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作为学院和相关部门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突出“紧缺急需”导向,通过培育建设优秀青年团队、设立自主创新青年专项等,前瞻部署、稳定支持、重点培育一批高水平的青年人才梯队,健全青年人才的激励机制,建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孵化池”。
“我国科技评价改革正稳步推进,但改革的协调性、系统性还不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从优化评价方式、坚持分类评价、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完善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四方面深化改革。
“具体而言,从奖励项目逐渐向奖励个人转变;完善以科研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集聚机制,简化人才招引流程;积极探索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模式;明确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王焰新说。
协同发展,推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落地
《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5.4%,而高校仅为3%。目前,专利转化率低与高校智力资源集中、科技成果丰硕形成了不小的反差,提升高校和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迫在眉睫。
唐立新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首先在于思维,研究是一个科学问题,转化更像经济问题,科学研究与成果产业化之间存在断层;其次是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欠缺、职务发明的界定不清晰等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不健全”。
如何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真正落地?代表委员提出了多种探索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建议,通过强化高校科研、法律、信息服务、产业等部门的联动,建立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转移转化、投资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承接转移模式。
“光有能转化的模式还不够,还要有抓手,学校要积极搭建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平台。”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学校科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陈卫表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多学科、多部门合作谋划大项目的能力亟须加强,要通过平台打通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机构,并以现代企业运行和管理模式,积极构筑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协同创新体系。
对于高校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表示:“首先要协同内部资源,建立共享机制,保障实体与非实体有组织科研机构能够共享校内高端仪器设备等。其次要协同外部资源,加强多主体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形成校企协同创新的攻坚合力。”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是一个系统产业,而我国目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匮乏。”郝芳表示,技术经纪从业人员既要懂技术,也要对相关行业市场有足够的了解,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他建议,国家进一步推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做好课程、师资和教材规划,提高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本报记者 黄璐璐)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