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嘱托·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我

北京大学医学部牢记嘱托,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身披白甲绽芳华

2023-06-23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北京大学医学部师生在病房做检查。

北京大学医学部师生在实验室。(学校供图)

北京大学医学部校门。(学校供图)

  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隔楼相望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正在病房忙碌着。2020年的他也是这样在病房忙碌,与现在不同的是,那时,他在武汉。

  2020年2月7日,吴超在接到通知后,披甲逆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奋战。

  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大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王奔、吴超和队友们激动万分,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仅仅4天后,就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勉励广大青年:“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3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指引下,北大医学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培养“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医学优秀人才。

  志在家国,以服务人民书写青春担当

  “3年前的我,作为北大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奋战在武汉抗疫第一线,和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现在的我,奋战在医院一线,挽救患者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我奋斗拼搏的精神指引,让我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说起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吴超仍激动万分。

  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执笔人,吴超与王奔一起在信中代表北大援鄂医疗队表达“90后”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

  “当时援鄂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战疫成果,但疫情仍然吃紧,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吴超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作为‘90后’,我深受鼓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临时团支部书记郭新月说。

  而今,郭新月回到北大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主管护师岗位上,身体力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北京冬奥会期间,郭新月在首都体育馆的比赛场地医疗站工作,负责场上受伤运动员的医疗保障。郭新月说,从武汉回来以后,自己越来越理解责任和担当的意义,“我们这一代人是可以担得起重任的,在冬奥医疗保障服务中,我们的表现同样出色”。

  428名白衣战士,与武汉守望相助72个昼夜,累计救治339名危重症患者。如今,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90后”青年依然坚守岗位,踔厉奋发,用美好青春诠释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北京大学的青年医者始终心系人民健康,志在家国。他们在风雨磨砺中长才干,在平凡岗位上贡献着非凡力量。这些体现在附属医院每年近2000万的诊疗人次中,也体现在抗疫一线、冬奥医疗保障中,更体现在援藏支边的医疗队伍里和勇攀高峰的科研攻坚路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说,“我见证着这些青年人不畏险阻,在拼搏奋斗中不断成长,用行动证明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那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乔杰介绍,北大医学部历经110多年历史,坚持“明德为先、厚道为蕴、尚仁为本、出新为常”,在中国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在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和高水平临床医生上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的重要贡献,未来也将继续扎根祖国大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把医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继续引领中国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最大的力量。

  不惧风雨,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走进北医西门,一块泰山石格外醒目,镌刻的“厚道”二字,苍劲有力。校园里,流淌着的医学生誓言瀑布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师生:“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直以来,北大医学部致力于打造符合医学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充分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思政课开进附属医院,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上,2019年,北大医学部全面启动教育教学改革,按照“新医科”理念,提出“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改革目标。

  “深度融合是北大医学部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突出特点。”北大医学部教育处处长刘虹介绍,近年来,学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以临床医学需求为牵引,优化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临床与基础、临床与预防深度融合,推进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创新,培养更多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刘虹介绍,一方面,学校加大国家紧缺急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逐步完善包含全科、急诊、儿科、感染、呼吸与危重症等紧缺专科在内的51个专科;另一方面,创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制度,形成培训考核协同、人事制度协同、专科医师攻博协同“三位一体”的医教协同新局面,构建研究生教育与行业规范化培训顺畅衔接的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特色模式。

  在硬件上,北大医学部也给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22年,总建筑面积达83010平方米的医学科技楼全面启用。

  先进齐全的数据分析设备、宽敞明亮的办公环境……走进位于科技楼的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90后”副研究员薛瑞栋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不久前刚刚获批成立独立实验室的他,主要从事肿瘤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研究。

  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获得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青年科学家论文特等奖、2023年中国棒棰岛肿瘤前沿论坛青年创新一等奖……年轻的薛瑞栋已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能取得具有突破性的成果,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师从北大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宁的薛瑞栋说,“在研究过程中,不仅有张宁教授的指导,还有北大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团队、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的大力支持。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我们不仅能用先进的生物分析技术,还能获取最直接的医学样本,对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融合,让北大医学人在攀登科研高峰的路上屡创佳绩。2022年,北大医学部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共获批25项,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4项,项目数量比2021年增长近1倍;获批牵头项目分布在16个重点专项,覆盖基础、高新、社发和国合领域。

  勇挑重担,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白衣披甲,为民出征,是刻在北大医学部师生基因里的传统。

  北京到拉萨的距离有3600多公里,海拔差也有3600多米。

  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刘竞是第六批援藏医疗队伍中的一员。2020年8月,带着让血液病人“不出藏就能接受规范化诊疗”的心愿,她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援藏征程。

  一年时间,刘竞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始终坚守。她与前五批援藏的医生一起,从“0”开始创业,建立了西藏唯一的血液专科病房、层流病房、专业门诊,首次开展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20余种重症疾病诊治,建立10余项常见病规范诊疗路径。目前,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已实现常规开展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常见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基本做到了血液病“大病不出藏”。

  组建首个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医护梯队、开设首个血液专门门诊、开展自治区第一例内胆管结石的半肝切除术、第一例腹腔镜胆囊结石清除术、第一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自2015年起,北大医学部组织附属医院已派出8个批次,共计164人次援藏医疗人才。一批又一批援藏医疗队员压茬交接、埋头苦干,让西藏人民实现了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000多种疾病不出地市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医学部共计派出8个批次、47名干部人才开展援疆工作。截至目前,中组部、教育部第十一批(2023年7月—2026年7月)援疆干部人才(拟定12人)选派工作已完成。

  而在祖国西南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珠街镇放羊村,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专业2018级硕士毕业生丁蕊的身影也同样活跃。

  从“那个小姑娘”“小丁”转变为“小妹”,村里人对丁蕊的称呼变化很大。而转变,来自一年多来丁蕊的不懈努力。免费为适龄女性开展“两癌筛查”、搭建珠街镇中心卫生院与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五临床教学医院)的交流平台……丁蕊在家乡舞台诠释着初心使命。“即使基层的工作很累、很辛苦,但看到乡亲们的笑脸,慢慢走进乡亲们的心里,我感到很幸福。”丁蕊说。

  据统计,近10余年来,共有近500名北大医学毕业生通过选调方式奔赴祖国各地基层工作。近3年,共有451名北医学子赴西部和基层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6.9%。

  星火成炬,汇聚成保障人民健康的磅礴力量。从雪域高原到祖国边疆,从革命老区到偏远乡镇,北大医学人的身影遍布祖国大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地方发展贡献智慧才干,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的“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易鑫 郭馨泽 任赫 执笔:郭馨泽)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