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有这样一群来自中国职教战线的年轻人,他们跨越山海,扎根海外。有的用一根针串起了中柬友谊之桥;有的让浓浓中国情在菜板上流淌;有的人则将“写在纸上”的中国制造“落到地上”......
潜心教学,授人以渔
“感谢中国师傅教会了我中文和技能!”在“郑和学院”学习的埃塞俄比亚小伙尤瑟激动地说。在集聚了100多家中资企业的东方工业园区,一批批有技术、懂语言的学员不断从这里走出。这是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其开展的“技术培训”的成果,他们与工程同道,与泥瓦同行,不断输送着高质量人才。
2022年7月3日,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斋月十日城轻轨通车试运行。这是由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培训课程与项目为埃及插上的现代化、工业化翅膀,两国之间距离虽远,心却愈加近。
在印度尼西亚,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之输送了一批批急需的本土人才。当地人耳熟能详的“海外三一班”,普通人圆梦的故事接续上演,让两国之间的互动合作更宽更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的教师燕淑海和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车辆工程系教师王智良,她们在刚果共和国为当地企业员工传授车辆维护与教学以及农作物等相关技术,助推刚果(布)黑角索瑞米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她们身着蓝工装,是最美的风景线。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吴伟强,在保加利亚教授5G通信网络相关课程。保加利亚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充满憧憬与好奇的眼神,无一不映射着他们的坚韧与乐观,这些都深深感染吴伟强与其同伴。
发扬精神品格,展现“何以中国”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晓丹参与建设了吉布提鲁班工坊,并教授铁路相关知识。她先后克服了炎热高温、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她把这一个个“难关”视作完成教学使命的必经之路,展现出了中国人的坚毅韧性。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孟伟,有着双重身份,他是一名中医药专业的教师,亦是一名中医骨伤康复科医生。在柬埔寨的中医院里,面对患有风湿类、面神经炎等疾病的病患,孟伟医生不厌其烦地将毕生所学中医知识倾囊相授。秉承着医者仁心、大医至诚的精神,让远在2600公里之外的友国感受到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
在泰国东方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崔宏巍、马德粮等教学组成员潜心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教学,早八、熬夜至凌晨是常态,但大家未曾说过一句怨言,带领团队夺得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银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团结有爱,拼搏有为的精神。
友谊为帆,真情做楫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杨晓丹与吉布提工商学校奥斯曼有一个“那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他告诉杨晓丹老师,“在心中有着一个铁路梦”。正是这个小男孩的梦想,点燃了杨晓丹老师扎根非洲大地、传授铁路知识的信念。“用心交流”“用爱沟通”,让她在吉布提鲁班工坊收获了学生的信任和真挚情谊。
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的王新洁老师,她是中国千万职教人中一个缩影。她前往离家千里的非洲卢旺达理工学院-穆桑泽学院教学。在她的课堂上,氛围永远热烈积极。她觉得孩子们渴望知识向往远方的纯真双眼打动了她,“只有用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才能书写好中非友好师生情”。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深入交流,将会涌现出越来越多“跨越山海的信使”,他们将会用自己的足迹,走出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新大道。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