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云南师范大学: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助力边疆教育振兴

2023-10-07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摘要

  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传承弘扬西南联大精神,秉承西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云南的家国情怀,自觉承担起引领云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匮乏、办学治校水平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实施“名师名校领航”“万名校长培训”“教师分层分类培训”三项强师工程;以托管帮扶薄弱学校为突破口,以校长治理能力提升为主线, 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点线面结合,打出了一套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强师组合拳,构建了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新体系;通过合作办学、定点帮扶、县中托管等多种教育帮扶形式,形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梁河模式”“镇雄模式”等,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师力量”。

  二、背景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少数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教育发展较为滞后,迫切需要通过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云南师范大学是西南联大留在昆明的唯一遗脉,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教育帮扶是改变边疆教育落后面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政策举措。针对云南边疆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云南师范大学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助力补齐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持续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设边疆高质量教育体系。在二十余年的教育帮扶实践中,持续帮扶德宏、昭通、怒江、文山、迪庆等13个州、市的中小学幼儿园60多家,有效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

  三、故事

  梁河县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东北部,全县国土面积1136.69平方公里,辖6乡3镇,有61个村委会、6个社区,674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7万人,是德宏州唯一没有边境线的边疆县。境内居住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5%。2023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2所,在校生总数25873人,班级数747个,寄宿生14839余人。

  自2015年定点帮扶德宏州梁河县以来,学校通过实施“411”工程,即“四个强化”“一个方案”“一次督导评估”,助力梁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1.“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育帮扶工作,将教育帮扶纳入学校党委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云南师范大学“十四五”时期定点帮扶梁河县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学校领导多次深入梁河县开展教育帮扶调研,摸清情况,解决困难,统筹整合全校优质教育资源,采取“一名处级领导干部挂钩梁河县一所学校”、“一校一策”个性化订单式帮扶方案以及送教下乡、全员轮训、教师置换、跟岗研修等方式,直接对口帮扶梁河县29所中小学。

  二是强化师资培养。学校91.3%的师范生培养专业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涵盖基教、职教、特教各类型,中小幼各学段,中小学全学科。为全面对接边疆中小学师资需求,学校依托“卓越教师”“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培养项目,实施“主修+X兼修”初中一专多能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培养扎根农村基层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普通完全中学骨干教师11000余人。

  学校结合“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基层人才对口培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示范培训项目”,通过短期培训、长期进修、入校“诊断”、远程研讨等形式,为梁河县打造高素质的教育管理队伍和骨干教师队伍,面向梁河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育督导人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科骨干教师等开展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化素养培训,显著提升梁河县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2015年以来,通过“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国培计划”等项目培训梁河县中小学教师1320人次;通过与师大附属中学骨干教师“一对一结对子”跟班学习的方式,实现对梁河一中140名教师193人次的全员培训。

  三是强化机制建设。学校围绕梁河县基础教育需求,明确结对帮扶学校名单,确定帮扶目标,通过“研-组-诊-践-查”闭环帮扶机制实现最佳帮扶效果。

  研——调研:通过考察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

  组——组建团队:根据调研诊断情况,组建“管理专家团队”“学科专家团队”。

  诊——诊断出案:制定“一校一策”个性化帮扶方案。

  践——实践落实:根据帮扶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任务内容,由“管理专家团队”“学科专家团队”落实各项任务。

  查——三查总结:通过自查、专家查、政府查等三查,形成年度帮扶工作报告,总结经验,改进创新。

  四是强化共享互通。学校积极构建“协同-联动-共享-互通”工作模式,通过共享互通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图书馆资源、实习实践资源等措施,支持梁河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学校从附属中小学幼儿园中挑选43位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形式一对一帮扶梁河县43位各学段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梁河培养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学科带头人,带动全县教师专业发展;向上级部门协调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改善梁河一中、上河东村界端小学、县委党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协调社会爱心企业共建梁河县平山乡上河东村界端小学图书馆、梁河一中图书馆、梁河县芒东镇第二小学图书馆、上河东村党建书屋和洒坞村党建书屋等项目;先后投入90余万元为梁河一中建设德宏州最先进的录播教室与初中部计算机教室,向梁河县8所中小学校捐赠100台电脑。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技术,探索推进线上教育帮扶新模式,通过开展网络示范观摩课、线上讲座等方式,保持与梁河学校的双向沟通交流。

  此外,学校与梁河县共建“教学研究实习与就业基地”“优质生源基地”“纪检监察实训基地”,每年选派优秀毕业生赴梁河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鼓励优秀毕业生到梁河县就业。

  2.“一个方案”

  学校以“力争建成区域性一流县域高中,引领示范带动区域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为对口帮扶学校——梁河一中制定年度帮扶工作方案,包括安排每月帮扶内容(任务内容、时间、负责人、参与教师)、制定管理团队结对子名单和教师结对子名单等。2015年以来,学校选派精干教师团队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周末及平时休息时间对梁河一中开展线上线下帮扶工作,先后派出校级领导8人,中层干部11人,各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共100余人次赴梁河一中,开设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讲座、德育管理经验交流、高考专题讲座、心理疏导讲座40余场;派出九大学科高考备考指导组20多次;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30多科次;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及点评、研究课讨论30多科次;指导梁河一中成立“寸待忠数学名师工作室”和“赵兴助化学名师工作室”,逐步实现梁河一中教师培养本土化。

  3.“一次督导评估”

  学校组织专家对受帮扶学校开展年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按照“明确要求、综合评价、有效激励、分步达标、整体提升”的督评思路,制定督评方案,明确督评标准,从理论构建、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师训教研、条件保障等不同维度,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随机听课、问卷调查,与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座谈交流,召开行政、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受帮扶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与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督评程序完成后,专家组立即进行会商,反馈整改意见,形成督评意见,并在下一轮学年督评中逐条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追踪整改成效。

  自2015年开展定点教育帮扶以来,梁河的基础教育破茧成蝶,展翅高飞。梁河一中高考总体情况稳步提升,本科上线率、一本人数、600分以上人数等多项指标持续处于德宏州五县市第一名,仅次于面向全州招生的州一中。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从2016年1人逐年跃升至2022年19人;本科率、一本率从2016年的46.53%和1.73%逐年跃升,最高年度分别达到83.4%和17.9%。2019年,梁河一中被评为“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梁河一中党总支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梁河一中顺利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中学校。

  梁河义务教育均衡顺利通过“国检”。梁河县初中教育阶段主要办学指标连续多年排名德宏州前列,全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平均分、单科平均分、及格率等各项指标均位居德宏州五县市前列。梁河县小学教育阶段连续多年在德宏州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总分平均分等多项重要指标均位居德宏州第一,2022年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五科综合总分平均分位居德宏州第一。

  四、成效

  倾情帮扶二十载,扎根边疆育人才。云南师范大学以敢为人先的昂扬姿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通过帮扶边疆基础教育薄弱学校的实践探索,打造基础教育帮扶“411”工程品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教育帮扶成效多次被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半月谈》、《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予以专题报道。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杨宁对学校定点教育帮扶工作经验成效作出重要批示。

  在滇东北,2016年,学校与革命老区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镇雄县开展合作办学创立附属镇雄中学。目前,镇雄中学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连续4年一本率高达90%以上,仅2022年就有13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实现了寒门学子在家门口考上清华、北大的愿望,有近千名脱贫户学生通过高考,走出大山,获得更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镇雄中学创造了镇雄县教育的四个历史之最,即高考上线率、班级平均分、名校录取数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已成为滇东北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典型,对乌蒙山区的基础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在滇东南,2012年,学校与丘北县开展合作办学创立附属丘北中学。目前,丘北中学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现有94个教学班,4441名在校学生),中、高考成绩位列同地区同级同类学校前茅,稳居全州第二,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滇东南的优质基础教育学校之一,助推当地基础教育跨越发展。

  在滇中,2014年,学校与易门县开展合作办学创立附属易门中学,该校从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黄牌警告学校到如今稳居全市两区七县前三名,从全省“排名倒数滞后高中”扭转为“办学质量提升较快学校”。在生源质量逐年下滑的情况下,易门中学办学质量保持基本稳定,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创全县高中教育办学八十余年的奇迹,为滇中新区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在滇西北,2018年,学校与“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怒江州签订合作协议创立附属怒江州民族中学。目前,该校本科上线人数逐年提升,平均每年增幅60余人,首次有学生进入全省前50名,被北大录取。2022年全校一本上线共174人,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600大关,比2021年增加110人。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已成为滇西北基础教育的领头羊。

  二十余年的教育帮扶故事,无法一一列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的部署要求,2023年4月,学校与昭阳区、武定县、永仁县、梁河县签订《省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协议》,同时按照教育部“组团式”帮扶工作要求,启动对红河州金平县基础教育全学段教育帮扶。

  五、经验

  1.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教育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举全校之力投入云南基础教育帮扶工作。经过二十余年实践,打造教育帮扶“411”工程,构建“研-组-诊-践-查”闭环帮扶机制,形成“梁河模式”“镇雄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帮扶模式,打造云南省边疆基础教育帮扶品牌。

  2.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教育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的保证

  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学校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50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一批专家学者,是当之无愧的云南省教师教育的领头羊,为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3.完备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是教育帮扶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

  学校现有附属中小学幼儿园29所,拥有云南省基础教育全学段各学科最强的师资队伍。学校组建了管理专家团队、教学专家团队、教学名师专家团队、党务工作专家团队、德育管理专家团队作为教育帮扶团队支撑。

  4.输血式帮扶“授鱼”又“授渔”是教育帮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以提升边疆基础教育学校自我造血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紧紧抓住教师这一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养一支带不走的生力军,努力打造县级教学名师。通过县级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与辐射引领作用,以高质量本土化师资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云南师范大学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考察西南联大旧址重要指示精神,秉承西南联大优良传统,恪守“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做好乡村振兴答卷人,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责任编辑:许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