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兰州大学:“兰崆·萃英”小农场,赋能强村富民大产业

2024-01-04 来源:规划司收藏

  兰州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和甘肃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并参与乡村建设行动。

  一、基本情况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壮大脱贫村集体经济,拓宽脱贫户增收渠道,在前期充分调研基础上,由兰州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崆峒区人民政府,在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建设“兰崆·萃英”生态农场(名称源于兰州大学之“兰”和崆峒山之“崆”,意寓深化校地合作,广结振兴硕果)。生态农场探索建立集“党建帮扶+教育帮扶+科技产业帮扶+消费帮扶”于一体的复合模式,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生态农场是发展绿色农牧业和生态乡村游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脱贫村农民就业创业增收、建设和美乡村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将生态农场建设成为集国情民情教育、绿色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销售农产品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帮扶项目示范基地。为平凉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乡村休闲旅游高品质精品路线,指导当地实现产业链条延伸升级,有力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共创人居环境优良,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和美乡村。

  二、实施进展

  白家山村地理位置优越,与老林沟景区相连,生态环境优良,具有一定的旅游基础,适宜建设休闲文旅、绿色生态农业项目。项目建设初期,兰州大学投入、协调资金100万元,选址开启“兰崆·萃英”生态农场建设工作。学校、市、区领导多次莅临指导,在兰州大学相关学科力量指导和支持下,在白家山教学点原址及周边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020年,兰州大学联合同济大学共同完成项目概念规划设计,2021年,崆峒区将“兰崆·萃英”生态农场纳入政府重点支持的乡村振兴帮扶示范项目,先后投入570余万元,修建水系景观、采摘园、果园、垂钓园、烧烤区、特色农家乐园区、宠物乐园等。2021年至2023年,兰州大学持续捐赠“兰大211”“兰大182”优质小麦籽种,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辐射带动饲草加工、五小养殖等企业落地。2022年,建成山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崆峒观测基地。同时,该项目入选第一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目前,项目园区已通过招商引进第三方企业承包经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就业创业,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

  三、主要特点

  (一)党建引领提振帮扶地区发展动力

  兰州大学围绕农场建设,加强党建帮扶,培育乡村振兴生力军,提升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和乡村治理水平,提振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一是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开展宣讲和培训活动。学校领导进村入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4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作基层党建、乡村干部能力提升等辅导报告3次;举办乡村振兴相关培训20项,累计培训干部、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二是组织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共建支部不定期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红色经典电影展播等系列活动;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职工党支部与帮扶地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每年开展共建活动10多次,联合开展党组织生活,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支教授课、学生学唱红歌、群众趣味运动会、附属医院专家义诊等;联建党员干部师生为群众每年帮办实事100余项,捐赠价值11万元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更新完善党建宣传展示区等。三是发挥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建+”工作思路,通过党支部带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融合推进党建与村庄发展。每月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带头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完善村级管理规章制度、议事决策程序,抓好党员干部管理教育;组织春耕春播、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植树绿化、荒地复垦、安全生产等工作。

  (二)教育医疗帮扶提升脱贫村民生活质量

  为充分挖掘农场集聚作用,发挥龙头带动效应,选派优秀师生及医疗专家,展示教育帮扶和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精准实施多项帮扶措施。一是组织师生支教活动。选派研究生赴崆峒区峡门中学开展支教活动,6名研究生进行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在峡门乡赢得了很高赞誉;每年组建10余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帮扶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研,亲身感受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的成果,校地联合上好“大思政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教学点孩子开展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心理辅导等教学活动,弥补帮扶地区教学点缺少音体美教育的不足;举办文艺惠民演出,开展美育讲座及书画交流活动;实施“百卉含英·互助课堂我辅导”项目,大学生与帮扶地区73名学生一对一结对进行线上教育、心理辅导。为帮扶村高考学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二是培养帮扶地区乡村教师。选拔组织崆峒区40名教师参加“繁星计划—乡村教师博爱成长行动2022”活动,通过专业培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启动实施送教活动,附属学校深入帮扶地区开展课例展示、专题讲座;组织帮扶地区教师来校参加培训交流活动。三是关爱帮扶地区学生。筹措资金资助帮扶地区困难学生。争取国家资助项目和社会爱心资助资金15万元,奖助帮扶地区品学兼优和困难学生108人;捐赠12万元的打印机、书包、电脑、文具、图书等教学物资;实施营养午餐项目,改善帮扶村教学点学生营养;组织崆峒区峡门乡40名农村学生赴兰州大学参加暑期夏令营游学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活体验、朋辈榜样帮扶、城市游学研修等多种形式助力青年学子成长。四是积极开展医疗帮扶。开设绿色通道为帮扶群众提供便捷医疗服务。组织专家深入帮扶地区开展医疗义诊、疾病筛查、送医送药、健康安全宣教等服务,接诊1万多人次。

  (三)人才技术支撑推动农业新技术应用

  1.草畜产业新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兰州大学充分发挥草学一流学科和院士专家团队优势,精准开展草畜产业咨询服务与技术保障帮扶,形成了“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化”的新模式。目前,该模式已在甘肃省多地推广,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有效脱贫致富,为占我国国土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生态保护、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闯出新路。

  兰州大学帮扶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当地历来有种草养畜的传统。当地虽有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但未形成产业链,优质饲草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未达到应有的经济效益。研究团队结合当地种养殖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发展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产业以有效利用帮扶地区大面积紫花苜蓿及其他优质饲草资源”的产业发展模式,区域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升级,推动了由传统的旱作“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推动了由以耕地农业为基础的“淀粉经济”向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蛋白经济”转型,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成为同类地区生态保护、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2.兰大冬小麦新品种助力乡村振兴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旱地作物产量的提升和雨水的高效利用。在上个世纪 90年代,通过“121雨水集留工程”,彻底解决了甘肃省中部地区人畜饮水和粮食绝收的难题。从本世纪开始,探索实践旱地农田沟垄覆膜集雨栽培的增产效应,帮助提高作物产量,解决了黄土高原千百年来困扰群众的吃饭难题。针对甘肃省小麦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人均口粮中小麦比重过低的问题,启动了旱地小麦育种研发工作,成功选育高产、抗病、广适应的“兰大211”和“兰大182”小麦新品种。

  2020年和 2022年,“兰大211”和“兰大182”分别通过甘肃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志着该团队多年来的努力研究在甘肃土地上开花结果。2021年8月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代表学校捐赠“兰大211”种子,2022年9月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代表学校捐赠“兰大182”种子,引导和鼓励峡门乡农户试种和扩繁,学校驻村帮扶干部对农户小麦种植进行技术帮扶。2022年,试种实收测产达401.96公斤,较本地品种增产32.15%,创下峡门乡小麦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近年来,兰州大学深入落实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生态学院和平凉市农科院共建平凉小麦科技小院暨旱地农业生态试验基地并选派5位专家入驻,为帮扶地农民开展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科技培训与服务,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截至目前,全省推广种植“兰大211”“兰大182”小麦超60万亩、助农增产超2.4万吨、农民增收超0.72亿元。

  (四)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为生态安全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兰州大学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区为重点,辐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规范合理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体系,搭建稳定高效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促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支撑一流学科和大学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建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台站11个,形成了野外台站综合体、一带一路科学观测网、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架构。

  为发挥优势科技资源服务乡村振兴示范作用,兰州大学野外科学观测台站投入50万元,在农场设立甘肃省山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崆峒观测基地,搭建多种生态环境资源类型观测设施,持续产出监测数据,建设成为兰州大学六盘山以东片区第1个野外科学观测点,是学校“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的重要节点,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五)提升品牌建设,指导农场运营

  1.品牌护航,规划先行

  项目伊始,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对项目区域进行勘测、规划、设计,编制完成了农场概念规划设计。

  2.品牌设计,产品赋能

  学校委托艺术学院教师团队为当地农产品设计品牌和外观包装。设计的产品融合崆峒山养生、文化元素和当地风土人情,很好展现了产品特色,形成的“云尚崆峒”品牌设计被政府部门采纳并用于当地农特产品整体宣传。此外,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团队专门指导农场运营管理,为农场建设和经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意见、建议。艺术学院师生团队为帮扶村打造村域品牌形象,提升村域品牌价值。

  四、成效经验

  (一)党建结对共建引领激发帮扶村党支部活力

  党建结对共建增强了农场所在帮扶村党支部组织功能,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头示范作用更加明显,村集体“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探索出一条产业强村富民之路。

  能人带动发展庭院经济。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行示范,充分借助党的惠民政策,发展壮大土蜂、土鸡等养殖规模。将庭院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每年帮扶村产出蜂蜜3000余斤,产值达30余万元。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加入到养蜂、养鸡等家庭庭院经济中。

  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由每年5万元增长到18万元。村集体经济的增长有力支持了人居环境的美化,为建设和美农村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教育帮扶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多方帮扶资源传递希望之光。通过联系校友资源,设立帮扶奖助学金,举办发放仪式,激励脱贫地区农村学子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发进取,追逐梦想。学校志愿者与帮扶地学生“一对一”结对,通过朋辈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组织帮扶村学子赴兰州大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游学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组织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到帮扶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和义务支教活动。

  多措并举全面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通过驻村帮扶干部、大学生志愿者等持续开展工作,家长教育理念更新,帮扶地区群众的教育观念得到了较大转变,孩子接收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已有6名帮扶村学生考入兰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就读。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学一门技术”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三)农业新技术保障群众增产增收

  新品种成为增产增收的保障。“兰大211”“兰大182”冬小麦的试种成功,激发了帮扶村及周边群众种植热情。2023年,周边11个村种植“兰大211”冬小麦1000余亩。今年秋冬季将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惠及更多群众。通过种植新品种,百姓见到效益、得到实惠,成为增产增收的“法宝”。

  草畜产业新模式为群众带来可观收益。经过测算,群众直接或间接在草牧种植和务工中人均收入达2300元,通过发展草牧业增收脱贫户,占全部脱贫户的比重达30%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草牧业。草牧业已成为帮扶村村民重要收入来源。撂荒地整治后,项目实施点撂荒地均种植了优质饲草。饲草扩植后,项目实施地养殖牛的存栏量较以前大幅增加,帮扶试点村户均牛存栏量增加了3倍。村民收入较刚脱贫时翻一番。种植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种草养牛已成为帮扶村及周边村的支柱产业。

  (四)农场铺就村民致富路

  丰富经营形式为群众带来实惠。农庄建设以来,吸纳帮扶村及周边村民务工,务工收入已超50余万元。农庄也是销售农特产品的重要平台,逐日增多的游客,带走了村民家里的土特产品,换来了村民逐渐鼓起来的腰包和灿烂地笑容。群众干劲更足,生活更有盼头了。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统筹资金扶持发展庭院经济,组织群众养殖羊、土蜂、土鸡等,促进农户持续增产增收。

  五、下一步推广实施的考虑

  (一)推广农业适宜技术,造福更多群众

  我国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和民生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最关切的问题。旱作农业区也是我国贫困程度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科学团队认为项目所在地在实施“粮改饲”“粮草兼作”和发展草地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利用科技特派员、科技小院等形式,在帮扶村投入更多智力资源,推广适宜当地的新品种、新技术,为农产品增产增效贡献科技力量。推广家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收益。

  (二)发挥农庄集聚作用,带动家庭农场等发展壮大

  农场途经的老林沟景区尚未开发。农庄的营业为下一步开发老林沟景区带来了可能。老林沟景区可以吸引市民徒步走、健身游、垂钓、野营等。接下来,将积极引导确立“大园区”概念,积极引入优质企业参与建设,逐步拓展开发老林沟景区,进一步完善农场配套设施建设。

  动员学校及附属医院各类帮扶力量,组织校内师生,协调当地资源,在农场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团建、党建等活动,进一步凝聚人气,提升项目品牌影响力。

  探索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建设,作为生态休闲游体验农村生活、品味农家风味的有力补充,努力将家庭农场打造为村民增收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三)优化并推广模式经验

  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优化完善“高校一地方政府一企业一合作社一农户”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帮扶新模式。发挥各方优势,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聚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培育,驰而不息为民生福祉闯关探路。

(责任编辑:许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