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厦门大学:“这条小鱼在乎”——教育振兴乡村正能量的现象级传播

2024-01-04 来源:规划司收藏

  厦门大学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倾力融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闽宁协作伟大事业,始终把教育帮扶摆在学校参与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自1999年起,学校持续选派研究生支教团赴定点帮扶县隆德、全国特色小镇闽宁镇、深度贫困县海原等地开展教育帮扶,创新开展“这条小鱼在乎”山区贫困学生助学活动,年复一年地讲述“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争取更多更广社会资源支持西部教育事业,助力“小鱼”成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5年来,助学活动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超过2万名,累计向社会募捐各类款项数额达1300余万元,募集课外读物、文具、衣物、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不计其数,救助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捐建希望小学、运动场、智慧教室、广播站、文化长廊、医疗室、图书角、净水饮水设备等硬件设施,让更多孩子遨游学海、勇敢追梦。2023年,“这条小鱼在乎”在网络上刷出超1.5亿人次的“巨鲸”流量,初现现象级传播,为教育振兴乡村和振兴乡村教育贡献了厦大方案。

  一、基本情况

  “跺开西海固的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苦甲天下”的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土高坡南部,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这里生态恶劣、产业薄弱,在教育方面更加落后。思想意识的局限、经济条件的匮乏、教育资源的短板、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等众多因素交织,导致该地辍学率居高不下。

  1999年,厦门大学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的号召,作为积极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首批高校,主动融入山海协作,接续选派25届共367名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本科毕业生远赴宁夏西海固等地支教,通过教育帮扶助力志智双扶,为斩断当地穷根贡献厦大力量。

  “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正是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宁夏帮扶地打造的教育帮扶品牌,该项目源自一则故事——暴风雨后的清晨,沙滩上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这些小鱼挣扎着,却难以回到大海的怀抱。一个小男孩见状,捡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有人劝他:“孩子,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又在乎呢?”面对质疑,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2003年,厦门大学第5届研究生支教团首次公开讲述这个故事并发起助学倡议,在当时的新浪、“天涯”社区、“蜂鸟”等热门论坛网站上引起强烈反响。春去秋来,寒来暑往,20年来一代代支教团成员接续讲述着“一条小鱼”的助学故事,以“不放弃每一条小鱼”的实际行动,让每一条“小鱼”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给予他们继续求学的动力,帮助他们重回广阔“学海”。2023年5月,一位网友分享的一张图片获赞数万,图片内容显示“这条小鱼在乎”奖学金正在发放,#好喜欢这个助学金的名字#等相关话题随即登上热搜,“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再次出圈,在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刷屏,众多主流媒体、自媒体相继转发,支教团背后的故事再度引发全社会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相关话题在全网各主流媒体平台获得超1.5亿流量热度。

  二、实施进展

  (一)播种:以教育为“根”的初期探索(1999~2002年)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途径。1999年,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怀揣教育扶贫初心奔赴西海固地区,正式开启支教帮扶篇章。来到受援地后,支教队员们发现,西海固的贫困超乎想象,特别在教育方面,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都难以支持孩子完成学业。孩子们在日记中写道:“每次学校开学,我总是感到很吃力,担心会因为没钱报名而辍学,更谈不上跟时代、跟同学比物质能量了。”渴望读书,却在辍学的边缘徘徊,这是许多西海固学子面临的困难。“如何让学生在学校能留得下,上得起,学得踏实”,成为支教队员们牵挂的问题。

  于是,除了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支教队员们开始尝试开拓更多的帮扶渠道,帮助当地孩子们更好地留在校园接受教育。他们积极联系母校师生争取到首批衣物的捐赠,为寒冬中的西海固学子送去温暖;他们尝试用自己的力量跟社会对接,通过书信的方式,联系知名企业,为当地学校争取资金和物资捐赠;他们跑遍支教地的银行、信用社,开设第一个捐资助学公开账号,为募集捐赠提供便利;他们商讨建立奖学金体系,争取更大范围地资助学生上好学;他们制作公益网站,拓宽了求助渠道……“争取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学校组织一届又一届支教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汇聚点滴、形成合力,扎实开展教育援助活动,形成了支教助学的初期探索,为“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的萌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萌芽:以故事为“魂”的理念塑造(2003~2012年)

  “对于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我的到来只不过是一枕黄粱。”面对当时数量较多的贫困孩子,第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敬德对支教助学的未来感到迷茫。然而,2003年在西安转车时,他无意中从在火车站购买的一本寓言书中看到了《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故事很短,篇幅只占了一页纸,却让他改变了迷茫的想法。他发觉事情似乎没有之前想的那么悲观,因为只要尽己所能、用心关怀,每一个受到帮助的孩子都能感知到这份情谊,而这些温情也将汇聚成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陈敬德将这个故事分享给了其他的支教队员,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那一年,厦门大学尝试以“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赋力助学活动,以“不抛弃任何一条小鱼,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理念对外做好助学宣传,在当时新浪、“天涯”社区、“蜂鸟”、“色影无忌”等网站、论坛中,有时一个帖子就获得了十几万的关注量,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纷纷联系支教团,助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仅当年,就筹集善款10余万元,资助了近400名学生。从此,“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开始在厦大支教队伍中流传,“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也正式萌芽。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建立起“一对一”帮扶双向反馈机制,让每一条“小鱼”通过书信向资助人表达感谢、倾诉成长,也让每一位资助人都能关心了解“小鱼”的变化。“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漫漫人生长途中,你曾感动过几次?’虽然,让人心潮澎湃、泪如泉涌的感动不易碰到,但往往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却能感到一种温暖涌上心头的感觉。”当地学生马慧在给资助人的反馈信上诉说着内心的改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一颗能被感动的心,改变了我许多。于是,我发现世上充满了动人的真情,一切都那么美好。谢谢您对我的关心,改变了我许多想法,我原本也想放弃的,现在你给了我勇气。”

  (三)生根:以内驱为“核”的接续迭代(2013~2022年)

  内驱力一旦激发,就如同将机器的发动机启动,自发自觉自主地勇毅前行。经过10年的推广,“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内涵已经完全融入到厦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助学活动中,成为活动的“根”与“魂”。第14届研究生支教团队长王坤回忆,“当时,助学活动年年都举办,并没有固定的名字。我们想对助学活动重新进行定义和设计,赋予它正式的名字,然后将它打造成品牌。”2013年,学校正式将“这条小鱼在乎”确定为研究生支教团助学项目的名称。

  此后,学校不断优化助学活动的机制,与时俱进、因时而新,推动助学体系更加完善。2014年,助学活动明确了“学生自主申请—班主任审核认定—支教队员面谈—实地家访—小组综合评定确定名单”的困难学生评定流程,对学生进行更精准的资格筛选和认定。2020年,活动变助学为奖助学,进一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2022年,随着支教地的拓展,研究生支教团加强资金统筹分配,确保多个支教地资金平衡;明确“普通困难400元、一般困难800元、特别困难1800元”的资助金额发放标准,确保资助款用在“刀刃”上。“2022年相较于往年活动变化最大的地方在于,今年全部款项汇到宁夏青基金统一的账户中,让款项可以在支教地统筹分配调动,避免出现个别支教地筹集的款项太多或太少,确保助学款尽可能覆盖到有需要的学生。”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林芊颖说。

  (四)开花:以平台为“略”的深度融合(2020~2023年)

  文火慢工,徐徐用力。“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持续构建“讲台、舞台、展台”多平台“相互补台”的宣传体系,力争“好戏连台”赢得各界的大力支持,最终实现现象级的传播,成为教育振兴乡村的宣传品牌。

  立足“三尺讲台”。学校组织研究生支教团先后登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央视《开学第一课》《焦点访谈》节目、大中小学课堂等,用心用情讲好“这条小鱼在乎”的助学故事,让助学活动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得到更多校内外师生的关注和支持;助学活动还成为福建省中考政治考试、青岛省中考自主招生考试等试卷试题素材,启发社会对教育帮扶的思考。

  用好“青春舞台”。学校将“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故事融入到舞台剧中,打造原创音乐剧《最美的青春》,向观众生动呈现教育帮扶故事,演出场场爆满,广受好评。

  打造“多维展台”。学校将新媒体技术与资助活动深度融合,通过创作软文、短视频等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宣传主阵地,持续推广“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发布助学倡议书,阐述背后的故事,呈现教育的意义,引起社会共鸣;出版《把梦留住》《让建南钟声传响大山深处》等书籍、协助拍摄《闽宁纪事2022》纪录片,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向社会持续传递“这条小鱼在乎”背后蕴含的教育助学正能量;助学活动得到多方的高度肯定,荣获国务院扶贫办“志愿者扶贫案例50佳”,研究生支教团作为“闽宁协作援宁群体”之一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三、主要特点

  学校积极打造“这条小鱼在乎”帮扶项目,推动与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相结合,持续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相融合,不断深化帮扶育人实效;与厦大校训相契合,始终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理念;与学校四种优良校风相整合,大力弘扬“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的精神。项目渐成精品,呈现四个特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这条小鱼在乎”活动把教育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键,坚持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聚焦教育领域助学的小切口,急百姓之所盼,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努力斩断当地“穷根”。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不放弃任何一条小鱼、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帮一个、扶一个、育一个”、“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不断扩大助学规模、助学范围,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共享“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成果,“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展现了“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二)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乡村教育,从第1届到第25届,从播种到开花,学校以愚公移山的决心、精卫填海的意志,组织研究生支教团一届接着一届干,与时俱进、创新举措,让“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持续开展并稳定传承。从1天、1周、1月到1年、10年、25年,从10余万元到1300余万元,从300余人到20000余人,“这条小鱼在乎”的影响力实现了从一所中学到一片地区再到整个社会的覆盖,让更多的“小鱼”从无人问津、被人遗忘到备受关怀、备受瞩目。这是“日、月、年”的时间跨越、“点、面、体”的空间延伸、“小我、大我、无我”的心间升华,是25年如一日的层层推进,久久为功。

  (三)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25年以来,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科学处理好多层面援助、多环节协同、多维度育人等一系列关系。在多层面援助上,既让物质援助落实落地,帮助贫困孩子解决上学难问题,也让精神鼓励传递到位,让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关爱,转化为求学动力。在多环节协同上,家访调研、宣传推广、对接筹款、反馈情况环环相扣,一体推进。在多维度育人上,助学活动带来的既是贫困学子自我教育的大课堂,也成为高校师生国情教育、实践育人的大课堂,更是全社会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课堂,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的育人生态。

  (四)坚持创新迭代、塑形铸魂

  “这条小鱼在乎”本是一则寓言故事,传递着人间的善意、大爱。通过巧妙引用,学校将“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与研究生支教团助学活动深度融合,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助学项目。此后,学校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不断创新助学项目体制机制,逐渐将助学项目打造成一项服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事业。随着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关注度的提升,“这条小鱼在乎”蕴含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实现现象级传播,进一步营造出关注“小鱼”、帮助“小鱼”、培育“小鱼”的教育帮扶良好生态。从故事到项目,从项目到事业,从事业到生态,变化的是机制、规模、影响力的迭代,不变的是“在乎每一条小鱼”的坚守。

  四、成效经验

  (一)巧用小故事,写就大文章,推动“这条小鱼在乎”到“整片大洋在乎”

  助学活动巧用“这条小鱼在乎”的温情小故事,以在乎“每一条小鱼”比喻不放弃每个贫困山区的孩子,突出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让教育助学活动更加鲜活,吸引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写好教育振兴乡村和振兴乡村教育的大文章。2023年5月,该活动冲上各大社交媒体热搜,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多家媒体关注,获得超1.5亿的流量热度,实现现象级传播,在全网掀起了“在乎小鱼”的热潮。网友留言表示:“希望所有偏远山区里的孩子都能有书读,也希望自己靠近光、成为光。”“感动哭了!不止需要帮助的人在乎,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乎,因为这是爱与希望的传递!”

  (二)关注小人物,助力大人生,让“搁浅的小鱼”回归“浩瀚的学海”

  学校通过“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在经济上支持、在生活上关心,持续关注西部山区中每一位“小人物”、每一条“小鱼”的成长。25年来,学校组织支教队员深入到宁夏山区的沟沟峁峁,走访、资助了超过2万名家庭贫困的学生,累计向社会募捐各类款项数额1300余万元,募集课外读物、文具、衣物、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不计其数,捐建了希望小学、运动场、智慧教室、广播站、文化长廊、医疗室、图书角、净水饮水设备等硬件设施,救助了2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留住了他们的求学梦。曾经是“一条小鱼”的网友在报道中留言:“我就是那条被救助过的小鱼,快20年了,您小小的善举支撑我走过家庭最困难的时刻,顺利考上大学,这么多年了,每当遇到挫折走不下去的时候,那一段经历总会给予我前进的力量。我也成为了青年志愿者,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传递爱心,帮助更需要的人。”

  (三)传递小善意,打造大课堂,让“条条小鱼”和“莘莘学子”共成长

  “这条小鱼在乎”活动不仅搭建了公益助学的大平台,更打造了多维育人的大课堂。活动让每一条“小鱼”感受到社会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的种子,为他们带来了受助、自助、助人、感恩、责任、奉献的自我教育。曾经是“小鱼”的姐妹马小花、马玲玲,在活动的资助下相继考上厦大,并在毕业后以人民教师和选调生身份回到宁夏建设家乡,写就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活动也锻炼着每一届支教队员,成为高校师生接受国情教育的大课堂、开展实践育人的大舞台。第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叶楠感慨道:“我们在西部从事教师工作的同时,很感谢西部的学生给予我们的另一种教育:坚忍不拔,勇于追梦。”如今,叶楠在海南万宁市任市委常委、副市长,继续在基层一线服务乡村振兴。第10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陈国渊说:“支教的一年教会了我,无论强大或弱小,都要坚定初心、勇往向前,努力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虽力微却不懈。”2023年,陈国渊挂职隆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带着“初心”回到西海固地区,继续为教育振兴乡村贡献力量。活动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范围有力传播。

  (四)锚定小目标,规划大蓝图,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助力“小鱼”成“巨鲸”

  锚定“让每一个西部山区孩子上好学”的目标,“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秉承“不抛弃每一条小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原则,25年如一日深耕教育助学领域,逐渐绘就出教育振兴乡村的大蓝图。2003年,助学活动共募集资金10余万元,资助了海原县中学的近400名学生,关注度超10万,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西部助学项目。2023年,助学活动募集的资金已达210余万元,资助了海原县、隆德县、彭阳县、闽宁镇的7所支教中学总共3000余名学生,关注度突破了1.5亿人次,相当于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被“小鱼”温暖到、感动到、影响到。“这条小鱼在乎”活动在教育的“海洋”中已呈现出规模大、覆盖多、影响广的特点,形成“巨鲸”般的示范引领效应,赢得了百姓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五、下一步考虑

  (一)用好“巨鲸”流量,力争将“关注量”转化为“资助量”

  当前,“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在社会中已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关注,学校将用好“巨鲸”流量热度,在持续讲好“这条小鱼在乎”故事的同时,创新资助方式、拓展资助渠道,进一步优化资助服务、完善反馈机制,让更多资源更好更快地投入到“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中,将更多的“关注量”转化为“资助量”。

  (二)关注“小鱼”需求,努力将“温度值”升级为“效度值”

  学校将进一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上深化资助育人实效,既做到生活上关爱、学习上关心,还要在成长成才上加以引导,鼓励更多山区学子“靠近光,成为光”,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练就一身本领,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家乡,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三)写好“接力”文章,持续以“山海情”助力“中国梦”

  学校将继续做好“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的“接力交棒”,以隆德、海原、彭阳等帮扶支教地为支点,持续讲好“这条小鱼在乎”的动人故事,倾情倾力融入闽宁协作大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宁夏建设发展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振兴乡村的山海情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聚焦“教育”赋能,持续将“教育振兴乡村”和“振兴乡村教育”有机结合

  如果不是因为教育,“这条小鱼在乎”很难“火”起来。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百姓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的热点、焦点和亮点。学校将借鉴“这条小鱼在乎”助学活动的优秀做法和典型经验,继续发挥教育优势赋能乡村发展,持续聚焦乡村教育振兴发力,为实现“教育振兴乡村”和“振兴乡村教育”的“双轮驱动”贡献更多的厦大方案。

(责任编辑:许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