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连理工大学:产业振兴与成果转化共振,赋能百亿级绿色硅光伏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2025-02-13 来源:规划司收藏

  大连理工大学按照中央部署,2013年开始定点帮扶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学校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特别是牢牢把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这一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将高校自身特点与龙陵县特色资源相结合,针对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思想引领、智力帮扶、成果转化,深耕龙陵自身的资源禀赋,找准帮扶路径,以产业振兴和乡村建设为着力点,帮扶10年来,实现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振兴与定点帮扶的有机结合,并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实现五大振兴系统推进,助力龙陵实现高质量、自主、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情况

  学校通过深耕龙陵县的资源禀赋,针对其硅产业的支柱产业,努力为龙陵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链条,为龙陵县引介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招商推介龙陵资源优势。在学校时任挂职副县长的努力下,经过学校相关部门、保山市和龙陵县各单位的全力配合,2016年促成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单晶硅棒建设项目签约落地保山市龙陵县,从一期单晶硅棒建设项目总投资34亿元、年产能5GW、年产值33亿元,到目前三期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年硅工业产值超过300亿元,每年为龙陵县乡村人口创造就业收入10.8亿元,再造了整个龙陵县的工业生态,为全县、全市乃至云南省构建绿色硅产业链生态贡献决定性力量。

  单晶硅棒建设项目引进后,学校重点发挥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的学科优势,选定学校张振宇教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带领的新材料及智能装备技术创新团队13人面向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开展科技帮扶,解决了10余项制约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技术的应用累计为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创造新增利润20.8亿元,尤其2023年在全球硅产业发展低谷期,大连理工大学的帮扶成果为龙陵绿色硅产业新增利润4.5亿元,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为龙陵绿色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23年学校加强龙陵绿色硅的帮扶力度,力争延长产业链条,学校原校长工程院院士郭东明同志亲自牵头,聚焦单晶硅棒拉伸、切片、清洗、封装中的重大工艺难题,组建帮扶队伍进行全面攻关并制作加工样机,项目实施后预计可优化提高隆基在云南产值的10%(每年可增收约70亿元),进一步增加龙陵县绿色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受此鼓舞,在2024年全球硅产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云南通威高纯晶硅股份有限公司在保山完成了110亿元二期投资,隆基硅材料实施了投资28亿元的三期技改,各项指标做到了全球少有的逆市上扬,大连理工大学的科技帮扶效果逐步显现。在2023年9月11日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滇定点帮扶十周年座谈会上,龙陵县人民政府李永标县长作为唯一的受帮扶县代表发言,大连理工大学发挥学科特色打造“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帮扶举措得到了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和云南省王予波省长的高度肯定。

  二、项目实施进展

  (一)绿色硅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实施进展概况

  学校以产学研重大项目合作为契机,为龙陵县引介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促成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单晶硅棒建设项目签约落地保山市龙陵县。一期投产后在学校的维护和帮扶下顺利促进了二期、三期项目继续落地龙陵县。到2019年9月3日龙陵县的单晶硅棒建设项目全部投产,成为全球产能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棒制造车间。绿色硅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的陆续落地,促进龙陵县从仅能生产矿山原料工业硅的低附加值产品,向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的高附加值产品迈进,促进了龙陵县绿色硅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龙陵县、云南省构建起了硅光伏产业上游产业链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再到单晶硅的全产业链生态。

  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全链条帮扶下,龙陵全县工业产值从2016年的50亿元跃升到了2023年的300亿元,累计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绿色硅占据了龙陵县GDP的大半壁江山,造就了龙陵县支柱产业“绿色硅产业”的工业基础。绿色硅产业带动龙陵县3000户的乡村人口就业,为龙陵县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贡献了大工力量。

  (二)大连理工大学先进技术赋能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概况

  隆基绿色硅建设项目引进后,为保证该项目在龙陵县更好发展,学校兑现招商引资时的承诺,全力在先进技术上赋能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连理工大学于2017年与保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依托研究院这一新型研发机构作为服务龙陵县产业振兴的创新载体平台,以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张振宇教授领衔的新材料及智能装备技术创新团队(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为科技帮扶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发展的技术力量,围绕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实现从招商引资到企业科研服务到企业产品布局及成果转化的多方面发展。

  2017年至今,学校张振宇教授团队重点为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攻克单晶硅制造所需的碳碳保温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难题,通过高效拉晶成套装备改造提升技术、单晶硅加料控制系统搭建技术、碳碳气相沉积高质高效增密工艺技术、复杂构件多能场辅助化学机械抛光工艺与装备制造技术。目前已经具有覆盖单晶硅棒产品生产全流程的前瞻性研发能力,具备低氧单晶高效生长工艺、单晶棒极限机械抛光工艺、金刚线切割硅片工艺、碳碳预制体制备技术工艺、曲面硬脆材料石英坩埚的磨抛工艺、可复用硅料清洗工艺等10余项制约龙陵绿色硅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工艺,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上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9件,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龙陵绿色硅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技术的应用累计为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创造新增利润20.8亿元,尤其2023年在全球硅产业发展低谷期,大连理工大学的帮扶成果为龙陵绿色硅产业新增利润4.5亿元,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大连理工大学帮扶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三、项目主要特点

  (一)发挥学校的教育、学科、科研优势,围绕龙陵县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龙陵县产业创新价值

  学校根据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资源优势,在校内选定了国家级领军人才领衔龙陵县绿色硅产业的科技创新工作,充分挖掘制约龙陵县主产业“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依托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开展科研攻关,通过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赋能龙陵县主产业“绿色硅产业”的自主、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龙陵县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二)深耕龙陵自身的资源禀赋,以科研促招商,促进龙陵县构建起绿色硅产业链生态,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龙陵县所隶属州市为保山市,保山市硅矿石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远景储量1亿吨以上,其中龙陵县0.4亿吨,水电资源技术可开发量 821.6千瓦,水电装机240万千瓦。2016年保山市实施矿电结合,缓解丰水期“窝电”压力,龙陵全县年生产工业硅 23.24万吨,占全省工业硅产量的 38.7%。但工业硅产品为硅光伏产业的初级加工产品,高附加值的多晶硅、单晶硅制造产业链缺失,为健全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链生态,学校以产学研重大项目合作为契机,为龙陵县牵线搭桥行业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招商推介龙陵硅矿和水电等资源优势,促成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单晶硅棒建设项目落地龙陵,单晶硅棒建设项目建成后,促进了单晶硅上游产业链多晶硅的制造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25万吨的多晶硅建设项目落地保山(多晶硅的上游原材料为工业硅)。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构建了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链生态,促进了龙陵县绿色硅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链水平提升,带动了龙陵县乡村人口就业创收,为龙陵县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四、成效经验以及下一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的考虑

  (一)学校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指示精神,特别是牢牢把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这一指示精神的深刻内涵,将高校自身特点与龙陵县特色资源相结合,针对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振兴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整合校内学科及科研资源,并在校内专门设置对口支援与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统筹管理协调学校驻滇干部、科研团队、专家工作站、科技创新基地等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振兴与定点帮扶的有机结合。

  (二)在帮扶地区建设产业创新载体平台,导入校内高水平科研创新人才,科研服务帮扶地区的产业创新发展

  学校与龙陵县所属州(市)保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围绕龙陵县主要产业的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需求,开展持续、高效的智力帮扶工作。学校选定科技创新师资团队结合龙陵县产业创新发展需求,依托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产业创新平台”,为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创新发展争取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并以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为支撑,“产业创新平台”为载体,系统解决制约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帮扶地区产业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帮扶地区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为帮扶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三)协助帮扶地区开展产业发展定位分析,并围绕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龙陵县在绿色硅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然而龙陵县仅能生产绿色硅产业中的工业硅产品,工业硅产品的下游产业链太阳能级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制备环节缺失,龙陵县发展绿色硅产业的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学校围绕制约龙陵县绿色硅产业高值化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并结合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以产学研重大项目合作为契机,大连理工大学在帮助龙陵县构建从工业硅到多晶硅再到单晶硅的绿色硅产业链生态。大连理工大学重点关注龙陵县绿色硅产业全链条发展,从在引进隆基,将工业硅延伸到单晶硅为载体,又引进了国内多晶硅龙头企业通威;以单晶硅拉伸为载体,郭东明院士牵头积极攻克技术难题将产业链延伸至硅棒切片、切片清洗、切片封装、硅玻璃等下游领域,在保产、稳产的前提下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在此基础上大连理工大学继续将绿色硅产业链进行延伸,利用龙陵县靠近攀枝花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绿色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在龙陵县、在保山市落地。同时大连理工大学帮助龙陵县与广州商品交易所积极对接,推动保山市期货硅交割库的落地建设。

  (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的考虑

  1.扩大帮扶范围:在学校认真总结定点帮扶龙陵县绿色硅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绿色硅产业特点,依托云南省产业特色,将帮扶范围从龙陵县扩大到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州、曲靖市形成全产业链条帮扶,针对目前制约绿色硅产业发展的异质结、PN转换等关键技术环节形成行业帮扶,并召开对口帮扶会议对学校的帮扶工作和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推广。

  2.开展工作交流会:整合国内绿色硅产业相关研究高校,定向邀请帮扶云南的各高校开展工作交流学习会议,交流学习定点帮扶工作开展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成效。

  3.绿色产业的共性技术成果推广:将新开发的绿色硅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助力我国绿色硅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尹瑜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