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新疆大学:培育高素质农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2023-12-11 来源:规划司收藏

  巍巍昆仑云海间,边疆育才近百年。自建校伊始,新疆大学就成为传播革命真理的阵地和培养各族进步青年的摇篮。为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疆大学聚焦民族团结一家亲,融情我为群众办实事,以知识应用促进社会发展,联合叶城县人民政府建立了“新疆大学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开展核桃规模化、智能化种植,构建以智能装备与智慧林果为基本支撑的现代核桃产业链,解决制约叶城核桃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问题,推进叶城核桃产业创新、跨越式发展,架起一座核桃“产、学、研”连接的桥梁。有力推动了新疆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稳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基本情况

  叶城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早在两千多年前,在这片被称为西夜国、子和国、朱俱波州的古老大地上,就已经开始了核桃的种植。近年来,叶城县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全县核桃面积达到58万亩,产值15亿元,核桃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41%,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实现“叶城核桃”品牌打造和产业技术研发、促进核桃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围绕核桃产业链上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新疆大学与叶城县人民政府于2019年12月联合成了“新疆大学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核桃研究院主要组织开展叶城核桃产业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建成需求引导、多元共建、统分结合、体系开放、成为叶城核桃产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先导中心、人才培育重要基地。

  新疆大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作为研究院的负责学院,在研究院内以培养核桃技术人才、提升叶城核桃品质、支撑特色林果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核桃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围绕核桃产业链上各环节存在的关键问题,引进国内外相关专家,培育技术人才,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和集成攻关,构建以智能装备与智慧林果系统为基本支撑的现代核桃产业链,切实解决一批制约叶城核桃品质和产量的关键问题,为推进叶城核桃产业创新、跨越式发展,架起了一座核桃“产、学、研”连接的桥梁。

  二、主要做法

  新疆大学积极推进科技促乡村振兴,面对喀什地区叶城县当前核桃产业区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薄弱,产业链短等诸多困境,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新疆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新疆农科院、新疆林科院为参与单位,由叶城县人民政府主管,成立叶城县-新疆大学核桃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新疆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推动我校科技成果与地方、企业需求对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发展,把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产业研究院成立以来,我校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选派优秀年轻博士及研究生前往叶城调研工作;积极邀请自治区相关科研单位及内地的专家为师资,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农业科技特派员)主题培训;开展了叶城核桃标准综合体建设、核桃精准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核桃病虫害监测防治系统的建立与研究、核桃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和提高智能化研究、农业投入品管控体系研究等建设项目。

  三、取得的成效

  为推动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稳固扶贫成果,制定叶城核桃标准综合体系有助于叶城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都具有特殊重要性。

  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截至目前申请科研项目10项,已完成8项,在研2项,项目经费累计900万元,研制落地果实清扫集条机1台、振动落果机1台、牵引式核桃捡拾机,智慧果园管理系统1套,撰写《叶城县核桃文化内涵挖掘与深化路径研究》研究报告1份;参与研究员、教师、博硕士约60-80人次,累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召开60余场不同规模的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以及农民的科技培训,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达150人次,农户达2000人次。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工作中,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进一步为基层农林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四、典型案例

  2019年5月初,新疆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林科院、相关课题组成员在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会议室进行多次关于“叶城核桃质量标体系建设及区域品牌创建汇报”工作交流。

  2019年5-7月期间,新疆大学相关课题组先后多次前往叶城,对核桃分级、去青皮、烘干设备以及核桃树长势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并指导,并与叶城县领导及相关领导现场调研交流。

  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依托新疆大学人才和组织优势,自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先后组织新疆大学的师生及省内优势资源,为叶城县制定了“叶城核桃标准综合体”地方标准,同时协助叶城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完成“双认证”工作,顺利取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CATL)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CMA)。

  2021年4月初以来,新疆大学研究生与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安排研究人员对叶城县核桃受低温影响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总结,夏合甫乡、依提木孔乡、恰尔巴格镇、伯西热克乡、铁提乡、恰斯米其提乡、洛克乡、萨依巴格乡等8个乡镇30个果园受低温影响现状,分析低温冻害程度,提出了科学低温冻伤的措施建议。研究院组织相关项目组人员对叶城县核桃蛀果类害虫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监测。

  2020年新疆大学与叶城县核桃产业化发展中心签订了,《叶城核桃研究及人才引进项目》项目40万经费,引进了国内林果技术专家为叶城林果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针对核桃树的田间管理进行指导,通过专家进核桃园实地考察并与农户进行田间交流,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专业细致地授课,同时对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也进行了政策解释,之后还现场解答农民群众所遇到的难题,通过科学田间指导促进核桃增产增收。2021年6月初,项目组研究人员协助核桃产业中心领导在叶城县洛克乡5村召开对核桃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现场培训会,参与会议人员:叶城县22个乡镇的乡长及负责农业技术人员,会议中提出了怎么识别核桃腐烂病、具体选择使用的防治措施等关键问题。

  核桃机械化收获装备技术研发与示范:

  目前核桃采收方式主要为人工在树下或树上用长杆对核桃枝敲打,使核桃振落,由人工拿筐或袋子在地面捡拾,最后搬运出果园。此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在树上攀爬敲打很不安全,每年核桃收获季节都有人工坠落伤亡情况;

  2、人工敲打和捡拾的方法效率很低,对于较大的树体来说,每人每天才能收约10-15棵树的核桃;

  3、捡拾后的核桃需要人工搬运出核桃地,费时费力。因此,通过研究核桃机械化采收机械,对符合机械化收获的果园进行采收,能避免因收获而造成的人员坠落伤亡,收获效率最少可提高8倍以上,从而节约劳动成本,增加果农的收入。

  (1)伞式收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由于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标准园还在改造建设过程中,因此根据目前示范园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伞式收集装置。伞式收集装置配合核桃树枝振动落果机,使落果后的核桃由伞式收集装置收集在底部的料框中,省去了由大量人工在树下拿筐子、袋子的捡拾工作。

  根据核桃树冠最大横截面积的平均大小,将收集装置设计展开直径尺寸为6米,移动方式设定为采用手推式。装置可拆卸可折叠,方便转场。

  (2)研制核桃园落果核桃集条机

  根据拟建立核桃机械化作业标准园后的情况,设计了核桃振落后的集条装置。集条装置设计一次收集幅宽约为3米。集条机集条宽度约0.4米。核桃树行间的落地核桃采用去回两次收集,将核桃集中在行距中间,宽度约为0.7~1米。由于集条滚刷工作时带有角度(左前右后),行走装置的左前轮行走轨迹的落地核桃未被收集,行走时会出现碾压核桃的情况,因此在集条装置左前侧设置有清扫刷,将落在左前轮行走轨迹处的核桃扫至集条滚刷工作区域进行收集。行走装置后面悬挂有独立控制大风机,风机出风口向左,作用是将核桃株距间不方便收集的核桃吹至行距间,使集条作业沿直线行走就可完成提高收集效率。

  设计了自走式核桃振动落果机(如图10)和拖拉机牵引式核桃捡拾收获机(如图11)。通过研究在液压伸缩臂上安装振动抱夹的形式完成核桃的振落收获作业。自走式振动落果机由行走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伸缩臂和振动抱夹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可对核桃主干和树枝进行抱夹振动,抱夹可伸缩和旋转,振动频率可调,可满足不同工况的需要;研究由拖拉机牵引的核桃集条后捡拾收获机由捡拾部分、传送部分、除杂部分、传动部分和收集部分组成,可对落地集条后的核桃进行捡拾作业。 

  为了叶城核桃产业优势地位的稳定与提升,以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为依托,在2020年3月在叶城县建立一个占地700亩核桃种质资源圃示范园,通过引进专家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核桃丰产、优质为目标,在研究叶城核桃园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现状基础上,开展核桃生育期叶片养分化学分析诊断和无损诊断技术研发,明确核桃生育关键期叶片营养元素亏缺状况以及叶片、光谱与氮素含量关系,结合核桃树体长势,形成田间快速缺素诊断模式;研发基于土壤和植株的核桃“4R”精准施肥技术,完善核桃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叶城核桃的劳动生产率、果实的质量,推进叶城核桃规模化、智能化种植、生产、经营,2021年10月在叶城核桃示范园2号和3号基地建造智慧核桃果园,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前期研究成果,可实时远程获取核桃示范基地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雨量、虫情病害及视频图像等信息,实现对示范园核桃树主要种植过程进行科学管理与监测等工作,依托叶城核桃研究院,开展技术示范,实现成果转化。

  在2021年9月16至10月10日以“叶城核桃产业研究院”为依托,聘请农、林、牧各领域专家,与叶城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暨2021年度叶城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农业科技特派员)主题培训活动。培训围绕每村林果业、设施农业、畜牧业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以核桃种植技术、畜牧鸽子养殖实用技术、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农业产业扶贫、绿色农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节约利用农业资源保护产地环境、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等为重点,分别在叶城县依提木孔乡、吐古其乡、加依提勒克乡等20个乡镇持续铺开。合叶城县实际种植养殖情况,着力遴选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生产技术技能的科技人才,全面提升叶城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培训采取“课堂理论教学+户外实践活动”的方式,着力提高培训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训期间还聘请技术水平高的“土专家”组建成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各乡镇区在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指导。参加培训的农户纷纷表示,非常感谢党和政府举办这次专业培训,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在后续生产中积极应用培训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农林牧业科学生产技术水平,希望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培训。

  五、下一步计划

  为了进一步实现“叶城核桃”品牌打造和产业技术研发、促进核桃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我校计划在后续陆续开展以下工作。如定期安排相关学院学生、教师前往叶城县各企业一线观察学习,总结成功经验,切实了解企业刚需;发挥“双一流”高校影响力进一步组织相关科研工作者到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能实实在在为当地解决相关技术问题,让科技引进叶城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许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